瑪家鄉[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榮獲109年全國部落社區健康營造績優、創新獎@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8.屏東.瑪家報導】

 衛生福利部為落實改善原住民族健康不平等政策,推動原鄉「部落健康營造計畫」,瑪家鄉[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榮獲109年全國原住民族地區部落社區健康營造「績優營造中心」、「創新獎(族語環境)」。瑪家鄉衛生所主任江麗香醫師將兩項榮譽8/28獻給瑪家鄉部落社區健康營造推動委員會,由兼任[部落社區健康營造推動委員會]主委的梁明輝鄉長代表接受。

瑪家鄉梁明輝鄉長表示,[部落社區健康營造推動委員會]在原鄉是一個志工組織,參與的委員都是無給職的志工,大家無怨無悔、犧牲奉獻,為部落社區的健康而努力,身為主任委員心中有很深的感動、感謝。梁明輝鄉長以「喜樂的心乃是良藥」為題,鼓勵大家繼續奉獻愛心,給部落族人健康的身心,營造「幸福瑪家 健康部落」的理想。

瑪家鄉衛生所https://www.ptshb.gov.tw/mji/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巷86號(08)799-1164、799-2320、799-3120

台北凱撒轉一般防疫旅館推出居家檢疫一泊三食3700元起@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8.台北報導】

 台北【凱撒大飯店】即日起轉為一般防疫旅館,為陪伴入境旅客完成15天檢疫,推出一泊三食「饗家・安心歸宿」專案:

■15天[微享受]住房專案,每晚3700元,同集團的台北【凱達大飯店】行政主廚戴于益設計一系列異國特色餐點:希臘檸檬烤雞、墨西哥蔬菜捲、愛爾蘭燉羊肉等,歡樂週六更加碼提供豪華海陸雙拼-焗烤龍蝦與碳烤豬肋排。

■15天[輕奢華]住房專案,每晚5000元,午晚餐可任選「炭烤美國肋眼牛排佐牛骨汁」、「波士頓龍蝦泰式海鮮酸辣麵」、「冠軍豬腳佐蜂蜜芥末醬」等。

■15天[頂級尊榮]住房專案,每晚9000元。

 【凱撒飯店連鎖】皮金營副總裁表示,凱撒飯店連鎖旗下【台北凱撒大飯店】與位在新板特區【趣淘漫旅-台北】都加入防疫旅館的行列,15天專案每房含三餐只要3700元起,為入境台灣的旅客或短期商務人士服務,共同為台灣防疫盡一份心力,與團結的台灣民眾再打完一場勝仗。

趣淘漫旅-台北http://taipei.chamcham.com.tw/

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39號(02)8951-6686

台北凱撒大飯店http://taipei.caesarpark.com.tw

台北凱撒大飯店FBhttps://www.facebook.com/CAESARPARK.TAIPEI/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8號(02)2311-5151

凱達[百宴自助餐廳]9/1重啟內用 平日820元,假日1020元吃到飽 中正萬華區民享85折@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8.台北報導】

 【凱達大飯店】5樓[百宴自助餐廳]自9/1起推出午、晚餐吃到飽「豪飽海陸饗宴」,採專人位上服務,精緻西式套餐料理呈現,每道現點現做,不論沙拉、湯品、甜點、主菜皆可無限享用(餐點需使用完畢方可續點)。全新推出的六道主菜:「炭烤美國肋眼佐紅酒醬」、「希臘檸檬烤雞」、「法式鴨胸佐葡萄橄欖醬汁」、「香煎鱸魚佐白酒醬」、「德式脆皮烤豬腳」、「日式燒烤松阪豬佐味噌醬」,為西式套餐打造出嶄新而細膩的面貌。

台北凱達[百宴自助餐廳]內用全面防疫升級、餐點升級,平日午餐820元+10%,假日午晚餐1020元+10%,除持餐券可直接使用外,中正區、萬華區里民再享85折優惠,外帶百宴精緻套餐另享8折優惠。百宴自助餐廳訂位(02)2383-6788。

凱達大飯店https://www.caesarmetro.com/

凱達大飯店FBhttps://www.facebook.com/CaesarMetroTaipei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67號(02)2306-6777

原民會原文發中心、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駐臺大使哈菁絲8/27文化交流@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7.屏東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文發中心)】長期耕耘臺灣原住民族的文化發展與人才永續培育,近年來大力推動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人力培訓計畫,開設原住民族文化展示教育、觀光行銷、產業推廣及未來博物館管理等相關專業職能課程;為增加課程豐富及國際元素,8/27邀請臺灣友邦〈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查絲敏‧哈菁絲(H.E. Amb. Jasmine Elise Huggins)大使擔任1日客座講師;哈菁絲大使自2008年即擔任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駐臺大使,竭力為臺聖兩國的經濟及文化關係搭橋,積極參與臺灣公私部門活動。109年9月首次拜訪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行程結束後對原住民族群文化留下深刻印象,110年再度蒞臨園區,除欣賞原住民族文化樂舞、當期展覽及相關文化體驗外,哈菁絲大使也熱情接受邀約,擔任8/27英文客座講師,以全英文授課方式分享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文化歷史,除了與文化英語課程學員交流互動,也藉此機會分享兩國文化推廣經驗,拓展原住民族文化力朝向國際多元發展,進而深耕兩國邦交情誼。

【原文發中心】曾智勇主任特別準備排灣族的琉璃珠項鍊贈送給哈菁絲大使,哈菁絲大使以蠟染畫回贈給原文發中心,象徵雙方友好。哈菁絲大使表示,這次是她第二次訪問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她發現臺灣原住民族跟她的家鄉人民有著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同樣都擁有熱情慷慨的心。

 在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不僅有原住民族樂舞藝術的展演,在文物館也有各族的文物可以欣賞,哈菁絲大使跟著參加不同族群的文化體驗活動(射箭、盪鞦韆、祈福儀式),感受到自己被臺灣原住民族接納的溫暖。

【原文發中心】曾智勇主任、簡明雄副主任表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是臺灣重要的原住民族文化與旅遊景點,更是落實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教育推廣及典藏維護的基地,一直以來中心全力支持培育原住民族文化人才,這次能邀請哈菁絲大使以全英語授課的方式,與學員分享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的文化,相信這樣的交流對促進兩國情誼是有很大的幫助,也證明臺灣可以透過原住民族的文化與國際接軌;未來希望園區的樂舞團隊及博物館團隊能夠回訪哈菁絲大使的家鄉,將臺灣原住民族的樂舞及工藝文化的美好帶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以原民文化為臺灣文化外交盡一份心力。

 【原文發中心】於110年7月底至9月間辦理「2021年原住民族博物館專業人力職能提升課程」,邀請來自紐西蘭的外籍講師-莉莉(Tien-Li Schneider),講授英語詮釋展覽、文物展品、族群文化及園區導覽課程,學員來自原文發中心博物館、地方館、觀光行銷等專業人力,及文化導覽解說人員、文化體驗營服務人員、娜麓灣解說志工、主管人員及相關業務人員共計40名,課程內容從基礎園區環境介紹到中高階族群文物、文化詮釋訓練,課程時數總計40小時。

【原文發中心】邀請莉莉擔任英文課程講師,莉莉老師表示,她自2018年接觸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後,才理解到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與紐西蘭的毛利族有許多相似處,臺紐同屬南島文化重要國家,而臺灣的原民文化甚至更多元,尤其是工藝文化是如此精湛繁複,她認為原住民族語言是最美麗的語言,她也在2020年通過北排灣語中級考試,既然語言是認識不同文化最快最好用的工具,她希望能藉由英文文化課程培育園區英語種子,讓園區人員能以自身角度詮釋園區的文化保存工作,讓外界甚至國際能看見原民文化的精彩。

中華民國外交部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國家相關資訊

https://www.mofa.gov.tw/CountryInfo.aspx?CASN=6&n=166&sms=33&s=91&tabs=4ADF97FA97C9828B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www.cip.gov.tw/

潮州鎮公所政風室推動法務部廉政署政策8/26反貪倡廉宣導@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6.屏東.潮州報導】

 屏東縣【潮州鎮公所】政風室為落實推動法務部廉政署政策,使全民正確認識貪腐對社會之危害,在潮州鎮公所周品全鎮長大力支持下,將廉能政府的核心理念,推展至潮州各社區,在潮州鎮全面推行「反貪倡廉、攜手相連」社會參與宣導工作,第一場次8/26在潮州鎮公所由政風室主任進行廉政宣導。

【潮州鎮公所】政風室主任藉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及有獎徵答,傳達淺明易懂廉能理念,讓與會民眾能印象深刻,並透過宣導將廉能的理念深入家庭,形成一股社會風氣,強化民眾對於國家推動廉政建設的支持,為建立廉能政府創造更有利條件。

潮州鎮公所http://www.chaujou.gov.tw/

屏東縣潮州鎮中山路38號(08)7882371~4

客委會客發中心[行過.六堆客庄人文影像特展]8/27-2022.2/28六堆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7.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8/27至2022.2/28在六堆園區行政大樓一樓常設展北側推出「行過-六堆客庄人文影像特展」,用不同世代的攝影家及外國人的視角,以老照片、手稿文獻及老相機展品,帶領民眾來趟六堆客庄時光之旅。8/27開展儀式也讓與會者化身攝影家,希望鼓勵大家一起持續用心記錄六堆客庄的歷史文化。

客委會鍾孔炤副主委表示,此次展示期望透過攝影家忠實的鏡頭紀錄,深刻喚起大家的記憶,帶更多人認識六堆客庄的特色,凝聚在地文化認同。這次特展以「行過」(hangˇ go)為主軸,運用珍貴的影像紀錄,突顯六堆的常民生活,也讓六堆在地居民的照片及長期關注六堆客家的影像紀錄工作者的作品能夠被看到,規劃了「從空中看六堆」、「六堆客庄正月至十二月歲時民俗」、「從搖籃到搖籃」、「若姐仔蓋靚」、「庄頭庄尾」、「田頭地尾」及「外國人眼中的六堆」等七大主題,一一展現六堆客庄常民生活特色。展覽集結李秀雲、劉安明、邱才彥、曾先郎、彭啟原、齊柏林、劉森松、溫興春、游永福、黃山高、張二文、月光山雜誌社與美濃愛鄉協進會等影像紀錄工作者、在地文史工作者與社團所拍攝的老照片,以及外國學者孔邁隆、渡邊欣雄、巴博德在六堆客庄的田野調查影像與紀錄。在這次展示現場也展出剛辭世的「台灣電影教父」李行導演1980年所拍攝、改編客籍作家鍾理和《原鄉人》的電影劇照與劇本,非常感謝李行導演8/9同意授權,才能讓大家有機會一睹如此珍貴的手稿與六堆客庄特色。

 客委會【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在展覽中,可以看到攝影大師李秀雲、劉安明行遍六堆客庄,用影像留下完整的常民生活樣貌與客家典儀習俗,李秀雲記錄了「敬外祖」、二月初二伯公生之後「掛紙」的習俗、劉安明記錄的「大路關石獅公信仰」等,都是六堆地區珍貴的文化資產;擅長「寫實攝影」的劉安明捕捉生動的伙房生活、菸葉與客庄婦女之美;文史工作者邱才彥擅長刻畫百工職人辛勤工作姿態;游永福梳理甲仙在日治時期焗腦珍貴畫面;行腳全國客庄的彭啟原,透過鏡頭令人回憶起早期六堆地區米糧集散轉運河港-竹田糶糴村達達港與六堆產業的變遷樣貌;藉由作家黃山高記錄下百年活古蹟的竹仔門電廠影像;2009年客委會委託齊柏林導演拍攝的從空中看六堆,以最快而強烈印象展現六堆聚落、地理、風土之美;月光山雜誌完整記錄下美濃意象;美濃愛鄉協進會透過「黃蝶祭」儀式傳達在地對生態的關懷;而在國外學者方面,1960年代來到高雄美濃客庄做田野調查的美國人類學者孔邁隆,也特別越洋再提供當時在美濃龍肚所拍攝紀錄的扶鸞儀式及建造爐灶的老照片,同時高雄市龍肚國小張二文校長更提供他兒時由孔邁隆教授所拍攝的滿月照片,及與孔邁隆教授合影,從這些珍貴的影像,可看出攝影家們費盡心血透過自己的視角,記錄六堆地區生活的軌跡與特色,展現客家文化的多樣性。

【客發中心】表示,除了8/27在六堆園區登場的「六堆客庄人文影像特展」外,9/17在六堆各堆也將推出「人在六堆」戶外藝術創作展,由陳昌仁老師以當代藝術策展手法結合在地文化地景、老照片與裝置藝術的方式,展現六堆客家厚實的文化底蘊,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六堆,愛上六堆。同時「六堆客庄老照片徵集」活動已經開始,歡迎民眾踴躍提供老照片,相關資訊可至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團查詢。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客家委員會https://www.hakka.gov.tw/

原發中心文化園區[民族劇場]鋼構工程8/20上樑典禮@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20.屏東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發中心)】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自民國76年成立開園迄今已34年歲月,園內展示內容及服務設施已不符合現今服務需求,【原發中心】爰提報「綠珠雕琢6年中長程計畫」獲行政院核定補助公共建設經費,大力推動各項園內軟硬體設施改善及充實工作。8/20辦理[民族劇場]鋼構工程上樑典禮,原民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委、原發中心曾智勇主任及簡明雄副主任、原民會教文處楊正斌處長、原民會秘書室陳玫霖主任、族群委員古英勇溫建華、瑪家鄉梁明輝鄉長、三地門及霧台鄉長、縣議員、鄉民代表會主席等地方人士出席觀禮。

【原發中心】曾智勇主任表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民族劇場」重建工程是綠珠雕琢計畫執行項目的其中之一,其經費規模及量體也是僅次於歌舞館,對於園區未來發展具有指標意義。民族劇場由原本露天展演空間,重新設計為一處具有劇場及一般研習、活動使用的多功能場域。完工後除了提供在地鄰近鄉鎮優先使用,更是推動全台灣原住民族樂舞團隊來使用的設施。未來將陸續完成園區內6棟館舍改善,目前已完成八角樓暨工藝商店改善部分,後續還有文物館、餐飲中心、生活形態展示館、歌舞館,未來將應用AR、VR、動畫、影片等軟硬體及智慧科技等新手法,將園區打造成一個活的原住民族文化展示環境及樣貌。

 【原民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委表示,綠珠雕琢計畫對於文化園區而言是一個全面改造的機會,對園區原住民族工程人員這是第二代的建設階段,期許現在所做的設施提供未來30年甚至是50年來使用。對於民族劇場重建工程在艱困環境中,仍能按原訂計畫完成階段性成果,在此對原發中心及承包廠商的辛勞表示欣慰及肯定,更期許文化園區的樂舞團隊能盡快法制化,變成國家樂舞劇團,並逐步成為世界南島文化藝術發展中心。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屏東瑪家梁明輝鄉長提劃設[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獲觀光局認同@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18.屏東.瑪家報導】

 屏東縣瑪家鄉「排灣部落石板屋建築群」自從被亞洲旅行協會選為[2019年文化遺址金牌獎],加上周圍知名景點-排灣族發源地旗鹽山、八大源文化遺址、隘寮南溪護溪護魚區、射鹿吊橋、瑪家部落文化遺址、瑪家桃花源、舊北葉文化遺址、白賓山等地,近年來深受民眾喜愛;梁明輝鄉長推動「瑪家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計劃,8/18交通部觀光局、屏東縣政府、茂管處柯建興處長十餘人至「排灣部落石板屋建築群」及「屏專五道路」沿線景點現勘,認同梁明輝鄉長申請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之必要。

梁明輝鄉長表示,民眾到瑪家鄉遊訪,往往只認識其外觀形態,對於文化意涵不得其門而入,每逢假日唯一的聯外道(屏專五道路)塞滿人與車,一部分居民透過導覽、接駁、餐飲、民宿經營獲取利益,但遊客帶來的影響,例如垃圾、空氣汙染、偷石板、隨便進家屋、佔地露營、不尊重原住民的文化等,也讓居民吃不消。希望「瑪家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計劃能規範遊客遊憩行為,並將居民保護環境、維繫傳統文化的好處留在當地,劃設範圍會尊重各部落開會決議。

 梁明輝鄉長感謝伍麗華立委、屏東縣府對於瑪家鄉申請[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支持,瑪家鄉公所期待藉由[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提供管制進出、聘請專業解說員、合格接駁人員、收費、公基金運用的法源依據;劃設後,期能導入生態旅遊行程,創造部落居民就業機會。

瑪家鄉公所https://www.pthg.gov.tw/TownMjt/

英沛爾診所/吳誌峰醫師建議[局部動脈化療]兼顧生活品質@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17.高雄報導】

 【英沛爾診所】吳誌峰醫師醫診分享,黃小姐2015年辦理新加坡工作簽證而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時,發現子宮肌瘤,當時婦產科醫師告知黃小姐,持續觀察後若無惡化,有機會因年齡將屆更年期而狀況減輕,由於黃小姐本身害怕侵入性治療,如手術等,因而後續多年一直未能於婦科追蹤檢查。不料,黃小姐於109年底突發腹圍增加,食慾下降,下肢腫脹而不良於行,僅能靠輪椅移動且需全日看護。因此於110年1月初前往中部某大醫院急診,發現左側卵巢有顆橄欖球般大小的惡性腫瘤,確診為卵巢癌合併腹腔轉移及大量腹水。黃小姐遂於1月底接受腫瘤減積手術,並被告知需接受全身性化療。

就在黃小姐畏於全身化療可能帶來之副作用時,黃小姐在專業人士的推薦下,至長期專注於癌症診療領域的高雄【英沛爾診所】求診吳誌峰醫師。在吳醫師的細心解說下,採納其治療建議,於110年2/9接受動脈導管植入手術,並執行局部動脈化學治療。在後續五個月治療期間內,癌症CA-125指數從治療前約1600 U/ml,現已降至正常範圍(15 U/ml),腹水狀況亦快速改善,體重因而減輕了20kg,人也變得更有精神。黃小姐欣慰表示,頭一個月動脈化療3次,就恢復正常的行動力,自然也不需要看護照顧,原本不看好她能活過幾個月的親友,現在都驚訝竟然恢復得如此快速。即使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嚴重,黃小姐仍遵照醫囑規律治療,病況相當穩定,除了放心的交予吳誌峰醫師治療外,也同時保有在疾病治療中的參與感和自主權。

 吳誌峰醫師表示,「局部動脈化療」能讓藥物直接進入腫瘤,可有效達到精準控制,讓化療藥物不需「周遊列國」到其他沒有腫瘤的部位,減少重要器官無謂暴露在化療藥物的機會,自然能降低對正常組織的副作用,讓後續生活既有尊嚴,也有品質。動脈化療經驗超過6000例的吳誌峰醫師解釋,動脈灌注化療亦適用於口腔癌,可達到和手術相當的存活率及局部控制。重要的是,對於那些接受此法而達到腫瘤控制的病患,它具有保存顏面外觀及功能的優點。身體原發部位及尚未全身轉移之固體癌,例如頭頸癌、肝癌、胰臟癌、大腸癌、泌尿道癌及其他婦科癌症等,也都有很好的臨床效果。

【英沛爾診所】林成龍醫師提及,現在醫藥進步,癌症末期病患即使嘗試多種藥物無效之餘,也不要輕易放棄治療,可透過「循環腫瘤細胞-藥物敏感性測試」檢驗,只需少量血液,即可找出適合個人最有效的化療、標靶及免疫藥物,達到疾病控制且副作用低的治療效果。

英沛爾診所https://www.imperialcancerclinic.com/

高雄市左營區重立路539號(07)345-6613

[慈濟]高雄分會關懷偏鄉災情8/10運送物資生活箱災區解困@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8.10.高雄報導】

 【慈濟基金會】高雄分會8/10清晨獲悉陳其邁市長欲搭空勤直升機前往高雄市桃源區勘災、發放物資,慈濟志工迅速整理救援物資,侯憶亭、王福星師兄早上11:00載運40件物資生活箱,抵達小港空勤總隊與社會局其他單位救援物資一起裝載,望能暫解道路交通中斷缺糧之困。

【慈濟】志工鄭楊慶、潘機利、方漢武、蔡慧玲、李琇釧、吳宗樺、王洪美玉、張秋菊、陳雪美、郭庭聿等師兄姊8/10到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中興里為八戶土石流受災民眾發放[安心祝福箱]、白米、方師傅麵包、慰問金,並慰問正協助清理受災戶家園的國軍弟兄,期盼儘快恢復家園整潔様貌。

 【慈濟】師兄姊帶著慰問金一同前往探視遭土石流沖走失蹤的謝宜真代表家屬,隨後再前往區公所為搜尋的消防弟兄、第八軍團和區公所送上麵包和八寶粥為他們加油打氣。

【慈濟】鄭楊慶師兄表示,期盼災區收到社會滿滿愛心及[慈濟]香積飯、香積麵,讓受困民眾心不孤單,高雄市府團隊和全球慈濟人願當你們的後盾。

慈濟http://www.tw.tzuchi.org/

「慈濟高雄靜思堂FBhttps://www.facebook.com/tuold

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南路50號(07)398-7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