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翔[鋼筆細字]特展11/3-29高雄科工館2F咖啡藝廊@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1.03.高雄報導】

 鋼筆藝術創作者鄭春翔「我書故我在」鋼筆細字特展11/3至11/29在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F咖啡藝廊展出100餘件書寫精品。鄭春翔同時也是博物館人,23年來寓目數百檔科普及藝文展覽,心中策展語彙焉然成形,因為「自己的展覽自己策」,舉凡展場意像、氛圍營造及各式設計輸出,均不假他人之手。

 鄭春翔認為,對於寫字這件事,隨著書寫的日省與淬煉,觀念與時精進。在紙上,寫出來的字,應該是配角,即(筆<字<故事與觀點。字,絕對永遠因應書寫者的故事而生,否則只是字帖而已。如果說之前佛光緣美術館「佛誕特展」(藝術家聯展)、「見微知著─書寫與景品特展」、「字在方寸山水─唐詩宋詞微境展」是純粹寫字技術的競逐 (愈寫愈小),展示秀美與技法,那麼這次「我書故我在」特展,故事與觀念才是主題,書寫成為喚起故往的一把鑰匙,追憶與緬懷,不見得是全然是感傷,其實「哭到流淚」,與「笑到淚流」,都是自我詮釋的不同罷了。

 鄭春翔一年多來,創了多個專欄系列,其中有幾個寫得特別起勁,例如【我的青春我的歌】、【碎筆瑣憶】、【重要觀念分享】、【金之穗系列】、【其筆其字 其人其事】等,此次特展,精挑一些有意義的篇章,搭配當時貼文時的硬筆字原件、原物,烘托書寫歷程裡的故人與故事。

 鄭春翔目前正打算利用2年半的時間進行<華嚴經>70萬字的書寫工程,現場有書寫規劃的預告說明,而本次另一件吸睛展品「利是極細字<地藏經>1.7萬字寫卷全文」,歡迎蒞臨現場欣賞。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https://www.nstm.gov.tw/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07)380-0089

客發中心六堆秋收祭11/8閉幕 萬巒鄉立幼兒園踩街獲人氣獎@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1.08.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20五穀豐登慶秋收」跨二週的秋收祭系列活動,11/8下午圓滿閉幕,由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屏東縣府客務處陳麗萍處長、高雄市美濃區鍾炳光區長、新埤鄉林志成鄉長及21個高屏地區優秀隊伍,共同慶豐收踩街遊園,並以「蠟燭點光-靚靚六堆」作為共創美好六堆儀式,象徵客家精神綿延不絕,預告「六堆秋收閉幕,客庄活動接續」,接下來高屏六堆各鄉區會非常熱鬧,一鄉接一鄉,春夏秋冬都有精彩活動持續上演。

 「2020五穀豐登慶秋收」活動天天都精采,秋收祭期間吸引近4萬人共同歡慶秋收;六堆客家文化園區11/7上午[2020屏東野餐日]「尞客庄‧趣野餐」串聯周邊機關、館舍及學校一起辦理,讓民眾透過體驗認識客庄美食文化、生活藝術、產業特色;11/7傍晚席開100桌「食福饗宴」推出六堆在地客家好味緒來感謝大家,今年邀請六堆美濃第三代主廚劉春樹師傅,利用六堆在地食材料理出最在地客家美味;甘霖下,大家共下食福真生趣,現場與來客庄之好友,共寫一段六堆美妙記憶。11/8一大早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田園進行「採菜趣」活動,現場吸引近400人來當一日農夫採菜體驗;

 11/8下午「慶豐收彩妝遊園」活動,聚集六堆12鄉區21隊特色團隊及原住民朋友,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好客廣場起沿著迎賓步道至傘架聚落廣場踩街遊行,展現各鄉區特色、技藝、舞蹈、音樂表演與園區民眾齊樂同歡。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感謝所有參與活動之團隊及民眾,對客家的疼愛與支持,同時也向所有參與秋收祭的高屏縣市政府機關、六堆12鄉區及幕前幕後工作人員表達誠摯的感謝,在大家的配合與努力下,客家秋收祭變得更加精彩。此次「六堆秋收」閉幕,就是「客庄活動」接棒啟航時,客委會、高屏縣市政府、六堆12鄉區及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將會一棒接一棒、一鄉接一鄉地展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有精彩活動持續上演,請大家繼續支持。

 「2020五穀豐登慶秋收」在21隊高屏優秀踩街隊伍接力演出下,用在地的舞步、最親切的笑容及歡呼聲中感動收尾,最後,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高屏縣市政府、六堆12鄉區代表將象徵美好六堆的蠟燭一起點亮,舞台後方背景瞬間由「五穀豐登慶秋收」轉變成「靚靚六堆」畫面,除象徵「2020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圓滿落幕外,同時也把滿滿的歡樂與祝福,交棒給【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周邊高屏縣市政府及六堆12鄉區,讓六堆依循數百年來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呈現客庄的美好。

■秋收踩街遊園優勝隊伍如下:

第一名:美濃靚女帥哥隊(美濃區)

第二名:長治森巴鼓隊(長治鄉)

第三名:佳冬歡喜藝陣(佳冬鄉)

最佳人氣隊伍獎:客家美食隊(萬巒鄉立幼兒園)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客發中心六堆園區[農事學堂]11/8親子採菜趣體驗農耕生活@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1.08.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搭配「五穀豐登 慶秋收-2020秋收祭系列活動」活動,11/8辦理農事學堂採菜趣活動,吸引250多位民眾共同參與,讓大家體驗到親子親土的美好時光。採菜趣活動帶領民眾體驗農耕生活、擔任一日農夫,現場除了許多親子家庭參與外,亦有六堆客庄幼兒園「小樹苗」全體師生跟家長、高雄米迦勒社會福利協會的視障朋友們一起同樂。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採菜趣不僅讓民眾親近土地、親手採菜,更透過活動傳達食農教育概念,園區耕作不灑農藥、落實友善耕作,並將現場採收的菜直接製成沙拉供民眾享用,更邀請沙拉達人,教學沙拉製作要點和健康資訊,讓民眾體驗從產地到餐桌零距離,使參與民眾玩得開心、吃得安心。

 園區今年種植萵苣(客語可寫作蕒仔,讀magˋ),利用顏色相異萵苣的線條組合、羅蘭紫和翠玉綠的搭配,讓農田看起來富饒中帶著優雅,且為了慶祝2021年六堆300年活動,利用雙色萵苣種植排成「LIUDUI 300」的巨幅字樣,讓民眾大呼新鮮有趣;活動不僅推廣環境教育,更教導民眾與採菜有關的客語,如「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期將客家文化以更平易近人、生動地推廣和深化。園區為了明年提供更優質多元的農事體驗活動,後續將讓土地休耕、種植綠肥,如波斯菊或向日葵,可讓土壤休養且更加肥沃,同時可讓民眾過年期間來園區欣賞花海,歡迎民眾屆時再來欣賞六堆園區田園之美。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高雄市府青年局[雄校聯]交流平台 開啟學生社團活動新視野@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1.07.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11/7發起首場「雄校聯」派對活動,邀請高雄高中職與大專院校80多個社團、200多名社團幹部及同學加入,分別有來自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流行音樂社、文藻外語大學WBC(Beatbox&Acapella)、三民家商總匯三明治樂團、楠梓高中熱音社四組學生社團帶來精彩演出,並邀請在地知名獨立樂團「謎路人」表演,將活動氣氛帶到最高點,讓青年學子在平日繁重課業之餘,展現青春熱力。活動透過茶會與派對形式,促進不同學校與社團間的互動交流,期待同學間能激盪火花,創造更多合作機會。

 【青年局】張以理局長表示,為促進青年多元發展,在不同學習途徑中找出自己興趣,進而有更多探索職涯之可能,所以青年局打造「雄校聯」作為全新社團交流平台;「雄校聯」提供高雄社團演出機會,可以展現自我及平日努力練習的成果。

 【青年局】張以理局長於活動中介紹市府剛通過修訂的「青年社團補助要點」,2.0版方案除放寬多項補助行政程序,讓同學更便利申請與核銷,也鼓勵社團進行跨域交流學習,於高雄市主辦三校以上跨校活動,每案最高補助10萬元,若屬於十校以上全國活動,每案補助最高更可達20萬元,【青年局】全力支持高雄社團活動發展,讓青年得以大顯身手,辦理屬於自己風格的各項社團活動。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https://youth.kcg.gov.tw/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FBhttps://www.facebook.com/Youth.Bureau.KH

高雄市左營區世運大道100號(07)582-1020[國家體育場尾翼]

客發中心2020六堆秋收祭11/7六堆生態博物館客庄串聯體驗、美和科技大學[屏東野餐日]@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1.07.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20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2020六堆生態博物館客庄串聯體驗活動,結合六堆12鄉區客庄社區、特產業者及美和科技大學「屏東野餐日」,加入國立屏東大學共同主辦,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11/7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主持開幕活動,讓民眾「尞客庄‧趣野餐」。與會貴賓雲集,有美和科技大學翁順祥校長、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屏東縣府代表及25個客庄社團代表,及多位參與活動的在地優質商家負責人合作推出多元的客庄野餐體驗活動。

 【客發中心】結合在地特色產業,首次辦理客庄串聯體驗活動600份[樂玩卡]在預購受到熱烈支持,搶購一空。相關活動結合在地社團,如內埔鄉文化促進協會以可可產業研發「可可護唇膏」、高樹鄉廣興社區「鳳梨醬DIY」,竹田鄉二崙社區「金銀花茶葉蛋」、美濃區中圳社區「客家麻糬DIY體驗」、佳冬鄉茄冬文史協會「闖關認識客庄文化送蜜茶」,杉林的藍染方巾、葫蘆DIY、六龜區新寮社區「檸檬醋DIY」、甲仙愛鄉協會「構樹手(鹿仔樹)抄紙體驗」、屏東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竹田鄉【芸竹工房】「客家花布草莓吊飾DIY」等單位一共40個攤位,讓民眾體驗客庄特色,邀請民眾透過DIY體驗一起認識客庄美食文化、生活藝術、產業特色。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透過客庄串聯體驗活動,更廣泛的宣傳客家文化與特色,讓遊客在寓教於樂與動手做中認識客家文化,同時創造園區與在地社區間良好的互動與合作關係,共同推廣六堆客庄共同的集體記憶,透過手作的體驗連結客庄的記憶與文化。為串連各機關的連結,更邀請了屏東人文生態休閒聯盟的各個公務機關共同參加,如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民毛球DIY」、屏東縣政府連結5個地方館舍(美術館、戲曲故事館、演武場…等)讓民眾從體驗中認識在地的文化記憶,美和科大「2020屏東野餐日」也在今天讓民眾體驗野餐的樂趣,歡迎大家來六堆園區遶尞,體驗在地文化特色,更深層的聆聽在地的故事。

※「毛球」是許多原住民族群喜愛使用的裝飾品,尤其是阿美族,常可在頭飾、服裝上看見,每當跳舞的時候,隨舞步跳動的毛球,更顯出舞者的輕盈與舞蹈的歡樂。毛球通常是長輩做給晚輩的裝飾品,也象徵著祝福的意思。

 【美和科技大學】翁順祥校長表示,美和科技大學從2016年開始,每年都跟客發中心合作辦理「屏東野餐日」,2020年邁入第5年,每年的野餐包都跟在地的小農或是在地的商家合作,讓民眾透過活動實質支持南臺灣優良企業、微型產業業者及客庄社區,共同促進地方創生,今年的野餐包也是秒殺完售,也謝謝與學校一同支持企業的參與民眾。美和科技大學從學校力量出發,透過野餐包及市集形式,提供廠商多元行銷通路的協助,共同為台灣經濟貢獻心力。

 客庄設攤社團[五溝水守護工作站]表示,我們用五溝水的石龍尾水草跟在地素材組成生態瓶,透過活動讓民眾從中了解客庄的水系生態及達到文化及生態的傳承;同時也跟六堆園區合作屏東石龍尾水草移植復育,以異地復育的方式,提供更好的環境給在地的水域生態,讓更多人認識客庄的特色與文化。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東海大學65週年校慶11/1第21屆傑出校友表揚、「特別奉獻」典禮@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1.01.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65周年校慶,11/1舉辦首日一系列活動,包括管院圖書館「創思區」、棒壘球場新建及風雨球場工程奉獻典禮、經濟系與元大投信「年輕世代投資新趨勢與台股展望論壇」、校慶主日崇拜及校慶典禮暨第21屆傑出校友表揚大會、圖書館「藏諸秘府—東海大學創校六十五週年校慶珍藏展」、藝術中心「東海密碼-東海大學佩蓉館典藏展」,晚間在新建完成的風雨球場舉辦校友感恩餐會,場面溫馨隆重。

 路思義教堂下午舉辦65週年校慶典禮暨第21屆傑出校友表揚大會,共有TEFA USA 榮譽董事陳祥文博士、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香檳校區物理系教授彭仁傑博士、新和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許高威總經理、長頌針織暨展頌公司黃呈玉董事長、台北醫學大學特聘教授鄧文炳博士、欣銓科張季明技副董事長、小磨坊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董大斌董事長、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競衡集團張簡珍董事長、伊拉克Jotoleading Co.LTD湛聿晃總經理十位傑出校友受獎人,校方肯定校友在學術、各領域優異的表現,除了受獎人蒞臨,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也到場見證祝福。

 【東海大學】王茂駿校長表示,校友們在各行各業皆有傑出表現,恭喜接受表揚的傑出校友,也是大家學習的典範。近年來,東海大學在各項領域都獲得不錯的成績,也包括THE世界大學排名,以及甫獲得的典範通識學校獎,學校重視專業宏通,重視博雅教育獲得肯定;台灣企業永續獎今天公布,東海大學也獲得台灣永續大學獎肯定。去年也獲得教育部友善校園卓越學校獎、全國大專院校職涯輔導績優學校金等獎、教育部體育績優學校獎等三大獎。這些都是全校教職員生努力以及在校友支持下所獲得的。

 【東海大學】為表揚奉獻金額達300萬以上之海內外校友,舉行「特別奉獻」典禮,感念他們熱心響應興建綜合活動大樓、挹注資源推動AI跨域、集結系友力量,成立物理系「石林紀念基金」、提供會計系豐厚海外實習獎學金等。

 「全球東海大學校友聯誼大會」的成立由【東海大學】台灣校友總會卓春英總會長 (18屆社會系)與總會公關主委吳錫銘(18屆政治系)與海內外優秀校友共同發起,旨在強化全球東海大學校友的聯誼、團結全球校友、關懷母校、協助學弟妹、幫助母校校務發展,以及連結國際學術交流能量而成立。

 晚會在[感恩的心]大合唱中溫馨結束,歌聲中同心期許學校持續作育英才、校友在發揮所學貢獻給社會,傳承一棒接一棒,發揚創校長曾約農「開創將是我們的格言」的東海精神。

東海大學https://www.thu.edu.tw/

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04)2359-0121

東海大學65週年校慶珍藏展10/30-12/31東海大學圖書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0.30.台中報導】

 2020年適逢【東海大學】創校65週年校慶,圖書館共同響應慶祝系列活動,10/30至12/31於圖書館一樓主題展示區舉辦「藏諸秘府」東海大學創校65週年校慶珍藏展。

 [秘府]是古時宮廷收藏、掌理圖書秘籍的地方,此次特展借以象徵圖書館之價值意義,將多年珍藏於圖書館的書籍、文物等,猶如古時之秘府寶藏,藉著校慶之際揭露神秘面紗與師生們見面。

 「藏諸秘府」展出內容以「寶藏」、「典藏」、「珍藏」為三大區塊,包括「佩蓉館」裡孫邦華大使捐贈予東海大學的寶貴蒐藏品、圖書館成立以來的典藏古籍文物。此外,古籍的庋藏,其中不乏手稿、善本,尤以刊於宋紹興十年(西元1140年)之西漢文類,乃罕見之善本,彌足珍貴;與張學良贈書以及其他深具歷史意義的東海建築圖、師長書畫等文物珍藏。歡迎各界一同蒞館參觀,歡慶東海大學的65週年生日。

東海大學圖書館https://www.lib.thu.edu.tw/

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04)2359-0121

客委會客發中心2020秋收祭-千人積福菜10/31六堆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0.31.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10/31舉辦2020秋收祭「共下來藏福-千人積福菜」活動,由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美和科大翁順祥校長、高屏地區立委與各機關學校代表及1200位來自各地的民眾一同為「五穀豐登慶秋收」活動揭開序幕,帶大家體驗客家醃漬文化,了解客家人對食物敬仰與生活的智慧,活動從10/31至11/8二個週休假日辦理。

 開幕式開場由高樹國小鼓隊以隆隆鼓聲熱情迎賓慶秋收演出,接著請到「客庄嬤嬤釀造工坊」鍾秋香老師介紹福菜與酸菜(瓶子菜與鹹菜)及帶領大家進行積福菜,何金樑主任及來賓也捲起衣袖與民眾一同將處理過的芥菜,一片片裝入瓶中並用竹棒緊密壓實填滿整個瓶子後上蓋,完成後民眾就可以將這瓶工序繁瑣的福菜(瓶子菜)帶回於陰涼處倒覆(倒立)放置3個月,待完全浸漬發酵後,就成為客家人最傳統、美味的「福菜/瓶子菜」,透過積福菜讓大家將福氣與美味帶回家。

 何金樑主任表示,客家人習以大自然時序來安排生活作息,可以從客家聚落流傳的諺語中得到證明:「立秋有雨,秋收大喜」、「霜降見霜,米穀滿倉」等,這都是農民極其寶貴的實踐經驗;還有今天秋收祭開幕式,特別安排大家來「積福菜」,藉此展現客家人在秋冬時,會將收成的蔬菜加以曬乾和醃製,到了夏季天氣濕熱、颱風等天候條件不利於蔬菜生長時,保存的醬菜就可以取出來食用,這也是客家人生活智慧與保存食物的寫照,值得大家學習。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說明,在客家庄會將芥菜統稱為「長年菜」,又稱作闔家團圓菜、平安菜或吉祥長命百歲菜,因此藉由積福菜活動來慶祝六堆豐收,並讓大家一起將這樣的福氣延續到各自的家中。六堆園區今年「五穀豐登慶秋收-2020秋收祭系列活動」除了積福菜活動,還有「客家小棧-傳統甩肉丸」限量購,每日限量200份每份100元優惠價,就可以品嚐到六堆客庄隱藏版的節慶美食;園區內並規劃許多農村裝置、彩色蔬菜田及晾曬蔬菜及曬稻米等拍照體驗區;規劃6條「客庄秋收體驗遊程」帶大家深入探訪六堆客庄,並實際體驗秋天採收與手作的樂趣;11/7上午「尞客庄趣野餐」活動,傍晚辦理100桌「食福饗宴暨晚會」;11/8上午安排「採菜趣」活動,下午「慶豐收彩妝遊園」活動邀請大家與六堆20多隊特色隊伍一起歡樂遊園。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秋收祭期間,還精心設計「六堆集福趣-集點抽大獎」的活動,只要參與秋收祭各項活動,即可參加「集福趣遊戲」,凡參加1項活動就可獲得1個章,集滿5個戳章,就可兌換摸彩券乙張,11/8閉幕活動將抽出所有獎項,有筆電、GPS智慧腕錶、iPad、折疊腳踏車、LED保溫瓶等。

 10/31至11/8歡迎大家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坐尞及到六堆12鄉區輕旅行。更多詳細活動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及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LOVE.LIUDUI.HAKKA/查詢。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第七河川局設置移動數位監控 24H科技執法查獲違法行為人@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宥憲/2020.10.28.屏東報導】

 【第七河川局】鑒於高屏溪流域因幅員遼闊而且河川偏僻隱密,時常遭不法業者棄置各類廢棄物,例如家具、營建廢棄物及一般家庭垃圾等,設置「24小時移動式數位監控站」,有效遏止不法傾倒廢棄物行為。

 【第七河川局】為追查不法業者傾倒廢棄物行為,設置「24小時移動式數位監控站」,109年已陸續查獲相關違規行為。例如9/12清晨「移動式數位監控站」發現民眾駕駛貨車將家中不要的沙發組丟棄於該處河床空地,行為人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沒想到違法行為全都逃不過監控系統電眼,一舉一動都被錄影蒐證。【第七河川局】將就行為人依違反水利法第78條第7款規定,各處分十萬元罰鍰,並要求行為人立即清除回復原狀。

 【第七河川局】呼籲,河川內丟棄廢棄物除影響環境外更有妨礙水流之虞,民眾千萬不要心存僥倖以身試法,挑戰河川局執法的決心,別任意在河川區域內亂丟垃圾或傾倒廢棄物,以免被查獲重罰後才後悔莫及。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台中第二屆鈴蘭通散步納涼會10/24-25舊火車站~第二市場 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展風華@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0.24.台中報導】

 台中市第二屆「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由【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主辦,10/24中區沿街店家高高掛起手工復刻鈴蘭燈,中區林忠訓區長穿著招財進寶的服裝感謝西川淑敏團隊支持《散步鈴蘭通》。

 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踩街舞從台中舊火車站、第二市場啟程,現場交織濃郁日本風情的和服美女,或浮誇打扮的武士,充滿宛如後現代的拼湊風格,在曼妙優雅的舞踊時達到最高潮,試圖再現中市舊城區車水馬龍、商業與人文鼎盛的昔日風華。

※「納涼會」是日治時期由街上的町會、工商會和店家,合力舉辦的商業活動,期間除了有夜市、變裝遊行、化裝舞會,還有摸彩、選美、攝影比賽,豐富的活動為街道帶來熱鬧的人潮,不僅是當時最新、最潮的購物節,也是彰顯街區向心力的嘉年華。

 西川淑敏老師表示,現在的中區中山路,在日治大正時期稱為新盛橋通,沿途豎立鈴蘭造型路燈,而有「鈴蘭通」別稱,是當時台中最繁華的道路,舊火車站行人出口就設於路的對面,第二市場正門也設於這條路上,新盛橋就位於現在宮原眼科前方,曾是東南亞第一座水泥鑄造橋,這條路見證台中百餘年的滄桑與演變。

 西川淑敏老師這次更帶著【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和台體大舞蹈系合作贊助的種子學生:黃珮綺、陳音妙、饒惠珊、林育儀、李秉儒、郭亭妤、陳翊芯、吳芷云、呂沛嬅、吳鈺瑄、蔡詠聿,以精彩全新舞碼驚豔演出。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蘇弼叡理事長表示,散步納涼會10/25下午在同場地還有一場,為期兩天的活動有五項主題,遊街與市集之外,還有「大墩鈴蘭通啤酒節」與上百家店家串連,「余如季老照片展覽」於舊火車站內展至11/22,今年活動由在地居民、串聯近百間在地店於活動期間掛上鈴蘭燈,營造建立鈴蘭通街道整體視覺意象及節慶氣氛。民間團體與店家合作,目的是提振經濟,讓中區成為台中市無可取代的品牌。

 【壹元書院】創辦人賴慕芬表示,西川淑敏老師2019年領軍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團隊參與《中區散步鈴蘭通》,今年師生們再次參與「鈴蘭通散步納涼會」,西川淑敏團隊攜手【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與在地社團共同主辦,串聯中區店家及學校,透過變妝遊行和表演,邀請大家用這個時代的方式,重新認識舊城與鈴蘭通,也期盼未來年年都能持續舉辦,成為舊城區獨特的慶典,壹元書院學員也將一年所學開心的呈現。

 帶著女兒楊紫甯一起跳舞踩街的【壹元書院】新住民學員,也是知名珠寶設計師卞健文表示,参加【壹元書院】的課程學習融入台灣本地的生活,這次和【壹元書院】的姐妹周蘭臻、慕芬姐、愛馬仕、呂孟庭、陳貞文,在中山路及臺中舊火車站將會有精彩的演出,邀請好友們一同點亮鈴蘭通,日後找時間和姐妹們再一起享受舊城區的美好氛圍。

 「鈴蘭通散步納涼會」10/24(六)14:00開幕,由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的舞踊表演,掀起最高潮,成為台中市最美麗的風景線;西川淑敏從火車站出發,另一支由年輕人擔綱的角色扮演隊伍,從第二市場啟程,他們裝扮多樣又浮誇,包括歐洲武士、古代兵卒、羅馬兵團,最有趣的是「台灣甲冑武士隊」,穿著沉重盔甲,舉旗擊鼓吹海螺邁步向前,過足了戲癮。

 【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前導的隊形穿著西川流家紋黑留袖,代表西川流最高的禮服。藉由這次的穿著來呈現、祝福第二屆散步鈴蘭通的活動能夠更盛大、更成功,希望能夠每年一直舉辦下去。在第二個隊形中,會穿著印有西川流家徽的浴衣,代表著西川流的精神與象徵。第三個隊形中,是一般的浴衣,一般的浴衣較為繽紛,顏色鮮明活潑,一般在夏季慶典時所穿的日本和服。這次的舞蹈是結合西川流古典舞踊的元素及鈴蘭通鈴蘭花的元素做出舞踊的創作,為這次的活動做一個盛大開幕。

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FBhttps://www.facebook.com/Odoritomoie

台中市北區博館二街56號2樓(入口處英才路口)

0965-659668 / 04-232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