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河川局尊敬海洋永續發展 維護美如畫卷的屏東海灣@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宥憲/2020.10.23.屏東.車城報導】

 【第七河川局】10/23結合防汛護水志工及部分社會人士,在屏東縣車城鄉後灣海岸進行淨灘活動,公私部門攜手努力,持續維護乾淨又美麗的屏東海灣,也讓淨灘活動不僅可以達到維護美麗後灣沙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友善環境教育及執行政策的貫徹力量。

 【第七河川局】109年1月及7月分別在東港共辦理兩場淨灘,在進入初秋之際,持續辦理今年第三場淨灘活動,總共已達481人次;且為全力配合推動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平時防汛志工們隨時觀察及協助清理海岸垃圾,也為海岸整體環境建立了一層層防護罩,進而維護海岸環境。

 【第七河川局】除辦理淨灘活動外,平日也藉由河川駐衛警、防汛志工的巡查及民眾通報,再加強海岸環境的維護,另外亦與合約廠商合作推動保護海岸作業,要讓大家手牽手共同來改善海岸垃圾問題,進而「知海」(知道海洋)、「近海」(親近海洋)及「進海」(進入海洋)之目標。

 墾丁後灣海堤鄰近海生館,擁有優美的弧形沙灘,豐富多元的潮間帶生態是生態環境教育極佳的場域。後灣海堤是電影「海角七號」於此取景造成後灣海岸爆紅,亦是105年工程會金質獎優等獎工程,從鮮少人知的私房景點變成熱門打卡點,【第七河川局】利用旅遊淡季空檔舉行此次淨灘活動,希望持續保護的後灣生態及景觀。並提醒民眾旅遊玩樂之餘共同維護美麗的家園,人人都是守護海洋的環保尖兵,共同回復自然海岸及共創永續海洋。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10/24~10/25第二屆鈴蘭通散步納涼會@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0.16.台中報導】

 台中市【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西川淑敏日本舞踊知家主辦第二屆「鈴蘭通散步納涼會」10/24~10/25將在[台中火車站至第二市場的中山路段]封街展開;中區沿街店家高高掛起手工復刻鈴蘭燈,邀請民眾換上日本和服、旗袍等服飾,漫遊舊城、體驗新舊族群與創意產業交融,感受台中舊城的深厚多元文化。

 10/16舉辦活動記者會,台中市政府黃崇典秘書長、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蘇弼睿理事長、西川流日本舞踊知家 西川淑敏老師、西川流日本舞踊知家 西川敏正老師、台中市國際觀光發展協會柴俊林理事長、中城再生文化協會陳冬梅秘書長出席參與宣傳。

 台中市政府黃崇典秘書長表示.「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活動有著歷史的傳承與記憶,是珍貴資產,由民間發起更可長久,希望成為地方重要活動,展現台中文化底蘊。「納涼會」是日治時期由街上的町會、工商會和店家,合力舉辦的商業活動,期間除了有夜市、變裝遊行、化裝舞會,還有摸彩、選美、攝影比賽等等,豐富的活動為街道帶來熱鬧的人潮,不僅是當時最新、最潮的購物節,也是彰顯街區向心力的嘉年華。

 日本舞踊知家西川淑敏老師表示,「鈴蘭通(すずらん通り,Suzu Ran Tori)」是台中市中區中山路在日治時期的街道名稱,這條街道是台中第一條現代化的道路,當年在道路兩旁都豎立著裝飾有鈴蘭花的街燈,在台中的老照片中都還能看見它美麗的身影。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蘇睿弼理事長表示,台中是台灣第一個仿造日本京都棋盤式規劃的城市,最經典的街道在中山路~名為[鈴蘭通],「鈴蘭通散步納涼會」2019年首次舉辦,吸引60多家商家加入,2020年擴大至百家,變裝遊行沿著中山路沿線設置五處跳島式市集,10/24(六)台中百年舊火車站廣場將舉辦納涼會開幕式、還有啤酒節、老照片展覽。邀民眾穿上優雅美麗的夏日和服(ゆかた),一起到鈴蘭通老街悠遊散步,一同感受日本的祭典踩街熱鬧氛圍。

第二屆「鈴蘭通散步納涼會」五大活動:

1.【全員大集合變裝遊行】

活動地點:舊車站前廣場至第二市場旁中山路封街路段

時間:109年10/24(六)至10/25(日)14:00-17:30

2.【中城散策市集落落踅】

將中山路切分為五座島嶼,每座島嶼以特色店家、建築為據點搭配手繪地圖及精心設計的路線指引,讓遊客挖掘屬於自己的漫遊路線、享受舊城悠閒的時光。

時間:109年10/24(六)至10/25(日)13:00-18:00

3.【大墩鈴蘭通啤酒節-舊車站裡的啤酒花園】

於臺中舊火車站一、二月台上以啤酒花園為概念、Change X Beer 舉辦「大墩鈴蘭通啤酒節 」。

時間:2020/10/24(六)13:00-22:00;10/25(日)13:00-19:30

地點:臺中舊車站第一、二月台

4.【余如季老照片展覽】

已故知名攝影家余如季從二戰前開始記錄臺中,超過一甲子的影像照片有不少是以臺中舊車站為主題。

時間:10/24(六)~11/22(日)

地點:臺中舊車站第二月台旁貫穿前後站通廊

5.【在地店家串聯】

串聯近百間在地店於活動期間掛上鈴蘭燈,營造建立鈴蘭通街道整體視覺意象及節慶氣氛。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FBhttps://www.facebook.com/GoodotVillage/

客委會客發中心[2020秋收祭]10/31-11/8六堆客家文化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0.19.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年度重要活動「2020五穀豐登慶秋收-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10/31至11/8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熱鬧登場,10/19舉辦宣傳記者會,由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屏高南縣市政府及六堆12鄉區公所代表,共同進行「福菜去菁活動」為千人積福菜開幕式預作準備,現場充滿濃濃客家福菜香。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六堆12鄉區,自105年起每年秋季皆會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及六堆各鄉區辦理「秋收祭」慶典活動,現已邁入第5年,深受民眾喜愛,今年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肯定,入選為全國重點活動,並特別於全國觀光年曆中推廣,每到秋收之際,大家都會來到南部客家庄一起感受豐收氛圍。今年「五穀豐登慶秋收」活動,規劃一系列「謝天還福祭儀」、「共下來藏福-千人積福菜開幕式」、「六堆客庄文化秋收體驗遊程」、「食福饗宴」、「慶豐收彩妝遊園活動」、「樂豐收展演」、「客家美食小棧-甩肉丸販售」、「傳統客家廚房展示」、「農村裝置藝術拍照與體驗區」及「六堆集福趣集點抽大獎」等跨二個週休假日之豐富活動。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每年秋收祭,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都會放入一些小巧思及創意在活動中,今年主題為「曬豐收、慶豐收、享豐收、樂豐收」,如:「千人積福菜」是將豐收的農作物「曬乾」後積存起來;「彩妝遊園活動」是由六堆12鄉區民眾一起「慶祝」展現豐收的成果;「食福饗宴」則是邀請大家來六堆細細品嚐「享受」在地客家美味;「客庄秋收體驗遊程」帶大家探訪六堆客庄,並實際體驗秋天採收與手作的「樂趣」,系列活動非常受歡迎,開放報名後,很快完售,感謝大家對客家文化活動的支持與熱愛。

 10/31至11/8期間,園區內設置許多農村裝置及彩色蔬菜田等拍照區,可以拍出美美的網美/網帥照片,也有許多免費體驗的設置,如:晾蔬菜、曬稻米及挑擔等,最重要的是連續2週4個例假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還安排「客家甩肉丸」的限量購,這是一道六堆客家庄,節慶時才能吃到的隱藏版客家美食,歡迎全國鄉親朋友共下到屏東六堆體驗客家秋收的樂趣。

 【客發中心】今年規劃6條「秋收文化體驗遊程」活動,透過遊程探訪六堆客庄風土民情,及實地採果、製作農特產品等特殊體驗,讓大家可以更深入感受六堆客庄生活樣貌。同時精心設計限量版「六堆地圖拼圖」要送給參與遊程的民眾,不但可保存與回憶,更可以帶大家認識六堆。

2020六堆秋收祭http://www.rscc.com.tw/

 「五穀豐登慶秋收-2020六堆秋收祭」系列活動,活動期間推出「六堆集福趣集點抽大獎」活動,民眾於活動期間,凡參與秋收祭各項活動,就可獲得1個章,集滿5個戳章,即可參加「集福遊戲」,兌換摸彩券乙張,均會在11/8閉幕活動中抽出所有獎項,獎項有筆電、GPS 智慧腕錶、iPad、折疊腳踏車、LED保溫瓶等大獎,歡迎大家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坐尞。

 活動期間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還有很多活動,如「10/24(六)-11/8(日)2020移墾耕讀遊樂趣」、「10/28(三)客家祭儀的社會變遷與性別平權座談分享會議」、「11/7(六)尞客庄 趣野餐」、「11/8(日)農事學堂-採菜趣」,更多詳細活動內容與報名可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網站及活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LOVE.LIUDUI.HAKKA/查詢。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美和科大2020屏東野餐日11/7六堆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10.13.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美和科技大學合作辦理第5年屏東野餐日,2020年結合「六堆生態博物館客庄串聯體驗活動」,11/7將於六堆園區舉辦;

 10/13「尞客庄‧趣野餐」記者會與會貴賓雲集,有美和科技大學翁順祥校長、國立屏東大學林曉雯副校長、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簡明雄副主任、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倪國鈞副處長、甲仙區許烱華區長、客庄社團代表,及多位參與活動的在地優質商家負責人,共同為全國客庄最具代表的野餐活動揭開序幕。

 「2020屏東野餐日」活動主軸為「食在屏安」、「在地品牌」、「私房名廚」、「跨界同萌」、「客庄慢活」,野餐日結合六堆生態博物館活動,邀請在地社區發展協會共40個單位,以六堆客庄產業為DIY內容,像可可護唇膏、植物染杯墊、鳳梨醬、沉香甜酒釀等,可以讓民眾體驗到多元且知性趣味兼具的客家產業和文化。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園區多年來連續舉辦野餐日活動,除以園區為平台增進親子感情交流,拉近人群間互動距離,今年客發中心攜手美和科大,邀請南部各大學育成中心、屏東創育機構聯盟的輔導廠商,更邀集屏東30家特色美食商家進行大會師,期藉由親子野餐活動推廣,呈現屏東特色美食的多元能量和新氣象,更讓民眾透過活動實質支持南臺灣優良企業、微型產業業者及客庄社區,共同促進地方創生,歡迎大小朋友11/7來到六堆園區,在碧綠如茵的草原上、波光粼粼的湖畔旁,享受愜意野餐時光,同時也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美和科技大學】翁順祥校長表示,美和科大與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作辦理野餐活動今年已第5年,基於大學社會責任的立場,美和科技大學投注資源,以學界力量搭起產、官橋樑,透過活動展現屏東產業能量及學生創業的創新力。106至108年度野餐日入園人數:106年5/21計1萬1785人次;107年6/24計1萬682人次;108年5/18計1萬535人次。網路預購野餐包早鳥組合共650份已售完,野餐包共500份,至今早9:50數量僅剩約50份。

 「2020屏東野餐日」共有70攤野餐及DIY體驗,也將有一系列藝文演出,有阿卡貝拉樂團、烏克麗麗演奏、民謠吉他輕音樂、客家合唱團等,還有600份特別禮物等著大家,活動精采可期,歡迎大家共下來六堆園區坐尞。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僑勇國小第三屆學生領袖高峰會9/28新任會長暨內閣就職@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28.屏東.恆春報導】

 9月28日除了是教師節,更是【僑勇國小】學生領袖高峰會一年一度新任會長暨內閣就職典禮盛事。由新加坡籍沈氏企業家所創立與獨立資助的學生領袖高峰會,今年進入到第三屆,此屆所有高峰會成員都是透過海選精選出來,分別由入選者欲選會長、副會長者登記參選,公開政見發表,由全校投票,會長與副會長分別都有四位候選人,競爭非常激烈,最後,會長由曾獲2019半島歌謠祭名謠大賽個人賽甲等獎的六年級林宜靚同學當選,副會長由曾任第二屆會議委員的六年級王迎臻同學當選,秘書長則由曾任第二屆副會長,並且擔任過60週年校慶護旗手邱豔秝同學出任;擔任環保大使的陳界霖同學之前是恆春國小學生,除了品學兼優更是鋼琴比賽常勝軍,因為知道僑勇國小學生領袖高峰會公共事務課程的高度與層次,毅然決然轉學到僑勇國小,為了就是要加入學生領袖高峰會。

 創辦人沈先生表示,這是值得欣慰與肯定的事,過往這一年在黃順利校長全力支持,家長會楊小萍會長用行動相挺,胡詩怡總幹事無私付出,一次又一次的舉辦公共事務活動,補教名師呂捷演講《恆春半島有史以來最大型演講》全程免費開放、總統御用主廚阿基師上菜囉!演講、與恆春鎮長陳文宏對話有約、公益讓愛無礙端午節訪貧活動、環保淨灘活動、法治專輯認知、認識故鄉重返牡丹社事件…,太多太多課程,一次又一次提升孩子的視野。

 【僑勇國小】黃順利校長表示,第三屆任期正式開始,要完成的公共事務更具體更豐富,與日本沖繩小學交流互訪、與總統府小英總統有約、登101大樓看台灣、台灣大學學術之旅、拜訪新北市烏來區公所、兩校互訪《與新北市福山國小交流》,期待孩子在第三屆更謹慎、更深入、更用心提升自己的能見度,讓大家看見真正最棒的自己,成為恆春鎮未來領袖,未來國家的不凡希望。

 新任會長林宜靚表示,有信心做好準備,帶領所有內閣成員投入新年度所有公共事務領域:閱讀、公益、法治、環保、外交…等。

 今日也有一位特別來賓,就是遠道而來的新北市福山國小陳進德校長,兩校即將在11月份交流,一南一北《森林與海洋的對話》進行圓桌論壇,陳進德校長得知高峰會的高度與表現,特地來取經與祝福,除了肯定鼓勵學生,也親自邀請僑勇學生領袖高峰會所有成員到福山國小作客。

 

 出任總幹事的胡詩怡老師表示,【僑勇國小】學生領袖高峰會在恆春當地各方的祝福之下,全校師生家長的肯定支持下,期盼第三屆的全體成員更前進、更成長、更高度的提昇自己成為讓台灣更好的一股未來領袖力量。

僑勇國小http://w3.chyps.ptc.edu.tw/

僑勇國小FBhttps://www.facebook.com/chiaoyongprimaryschool/

屏東縣恆春鎮西門路146號(08)889-2141

藝術家張立曄Aura靈光個展9/12-12/12【洪易美術館】藝點點457小畫廊@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12.彰化報導】

 藝術家張立曄9/12-12/12在【洪易美術館】藝點點457小畫廊舉辦「靈光」個展,作品色彩與圖像在畫面中較早期作品飽滿;主題與天地間的眾生之間,大小對比關係一如既往的強烈,而世界的建構多了許多細節供觀者尋味。從創作方法的角度來看,張立曄在作品中追求一種繁華似錦的圖象結構,在永不滿足的呈現中,與畫布的邊界斡旋。

 靈光~取自西方哲學家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傳達藝術家在心裡頭點盞微光,把能量喚醒並與自己連結,透過大自然與大樹,深入我們生活與文化。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生命的觸動,藉藝術療癒自我與大眾。

■展期:2020年9/12至12/12(週二~週日10:00~17:00)

■地點:藝點點457小畫廊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彰南路六段443號

※展覽開幕式&座談會:9/12(六)15:00

○開幕座談會與談人:黃文勇教授&黃志偉教授

https://youtu.be/-mCbqxottok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表示,有別於早期作品(台灣跑馬燈、檳榔西施),藝術家在此次「靈光」個展的近作中,鮮少將自己的形象放進去。張立曄稱自我形象的缺席為「我執」的缺席,然而在這樣的魔幻世界中,我們似乎是鑽進了張立曄生命核心中的花園,我們身在張立曄的身體裡。

 「創作對我來說是在我心中點起一把燈光,或是點起一把火焰。把自己的能量喚醒,跟自己連結,分享給大眾。創作是一種點亮,所以光一直吸引著我。」

 張立曄是善感的創作者,素人出身的他,以不同於藝術學院的方法,建構自己的繪畫方法與色彩和構圖的觀念。透過具象的變形來表達他眼睛所望向的世界。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光都會以不同的型態,再次在張立曄的生命中給予他啟發與感動。有時候是風景、有時候是人,有時候則是為了滿足原始欲求的創作欲望。

 光是讓他著迷的東西,特別是那些大自然中的生命奇觀。他興奮地分享了在各地體會到的靈光瞬間。像是與朋友前到三義的森林遊樂區中看見成群發光飛舞穿梭在樹林間的螢火蟲,這麼多發光的小昆蟲飛來飛去,像宮崎駿裡面的光。「一種能量滿溢的流動感,圍繞在環境當中,」 光在漆黑的夜晚,使他感受到環境中生機充滿。

 張立曄談起生命中的第一道「光」、第一顆〈黃金樹〉,對那超過20年的記憶依舊清晰。在談到〈黃金樹〉之前,必須先提及藝術家創作黃金樹的概念來源。1999年,張立曄與友人在遊覽北京的途中,與大覺寺的千年銀杏樹相遇。望向幾乎佔滿視域的巨大銀杏樹,張立曄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崇高與巨大。面對1000年的生命,32歲的藝術家顯得渺小,微不足道。

 生命的偉大感動就這樣存於藝術家的記憶之中,等待藝術家於生命匱乏之際的再次召喚。

「2000年的時候我住三峽白雞山,白雞山莊冬天好冷,常下雨、溼氣重,連在芝加哥念博士回國借住的朋友都覺得冷。」張立曄說,「我有一個火爐,但她引起的熱輻射只有一小圈而已。就在屋裡來回踱步的時候,我靈光一閃,乾脆來畫一顆溫暖、燦爛又可以發光的樹吧。」

 大樹公生命樹,大地的祝福與禮物!

每個人都要成為大樹,完成自己,發光發熱!

迎向靈光消逝的時代,讓靈魂歸位,靈光重現!

人間有大美,完成自己,就是大美!

天地有大美,每一隻動物、每一棵植物都帶著神性!

每個人完成自我,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發出自己的靈光,那就是大美!

大自然也是一樣,大樹奮力生長成大樹,它完成了自己,綻放燦爛靈光!大花放大花的光!大魚放大魚的光!大獅放大獅的光!生命成長的每個故事,都是令人驚嘆、極致美麗的!

四季交替、萬物得時、繁衍生長、盡性發光!因萬物有靈,而萬物有光!

大美,而大發光!

張立曄

生於台灣嘉義

東吳大學社會系

【個展】

2019「 植物組構的萬物小宇宙」沃沃美學空間,新竹,台灣

2017「美麗國度-幻境.換境 張立曄,陳威宏雙個展」東門美術館,

台南,台灣

【聯展】

2019「轉譯-2019 黑金段藝術節」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台灣

「聲色現場Note colors」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台灣

「2019AArt上海城市藝博會」上海,中國

2018「第21回JAALA國際交流展」東京都美術館,東京,日本

「2018-熾熱靈魂」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嘉義,台灣

「地方x他方-身土不二」屏東美術館,屏東,台灣

「94狂-241英雄弄頭花」新竹241空間,新竹,台灣

藝點點文創美學http://www.artsdot2.com/

藝點點文創美學FBhttps://www.facebook.com/artdot2/

彰化縣彰化市彰南路六段443號

高雄市府環保局推動公廁特優場所認證9/26表揚典禮@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26.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9/26在大東藝術中心演講廳舉辦「公廁雄乾淨 如廁金安心」公廁特優場所授證頒獎,共有168個單位考核評鑑後賦予公廁管理單位榮譽認證,表揚其長期努力之成果,亦能培養民眾對於公廁管理維護單位長期付出辛勞,建立感恩及惜福的態度。

 【高雄市府環保局】持續配合行政院環保署推動「公廁特優場所認證」,以聯合管理、資源整合及自主改善概念,賦予具完善制度之公廁管理維護單位榮譽認證,用以表揚其長期努力之成果,同時培養民眾對於公廁管理維護單位長期付出辛勞之感恩及惜福的態度,期許提升公廁環境,推廣優質公廁文化及如廁禮儀。

 【高雄市府環保局】張瑞琿局長表示,公廁特優場所認證需要有公廁的整潔、通風、明亮及無異味外,除硬體改善外,同時加強清潔與維護管理工作,為消費者打造賓至如歸的如廁感受,使顧客獲得更深層感動仍持續進行公廁精進升級計畫。環保局亦感謝公廁管理單位全年無休的清潔維護,也希望帶動民眾共同維護良好舒適的如廁空間,形塑優質如廁文化,以期全面提升我國公廁潔淨品質,達到「不髒、不濕、不臭-新三不原則」的目標。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https://ksepb.kcg.gov.tw/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FBhttps://www.facebook.com/kaohsiungepb/

高雄市鳥松區澄清路834號(07)735-1500

賽珍珠基金會、花旗基金會協助新移民理財、新二代就業9/23新移民培力方案分享會@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23.台北報導】

 【賽珍珠基金會】與花旗基金會攜手推行新移民理財教育已逾8年,9/23(三)與內政部移民署、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共同辦理「新移民培力方案分享會」。由參與單位提出方案摘要,賽珍珠基金會尤姵文董事、花旗(台灣)銀行政府暨公共事務長暨發言人潘玲嬌、內政部移民署林萬益副組長分別以「理財知能培力」、「就業培力」、「新二代培力」三把鑰匙和參與單位共同為新移民家庭開啟幸福生活;大會由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系鄭麗珍教授主持,展開「新移民培力方案分享會」。

【賽珍珠基金會】基金會尤姵文董事表示,與花旗基金會合作的計畫,一開始以服務新移民姊妹為主,而後將觸角延伸到新移民家庭、第二代與社工人員,透過實體課程、營隊、線上教育、桌遊等多元的服務形式,其中最主要的方案為「幸福理財帳本」,八年來全國共有58個在地組織合作,總計開辦87班的課程,參與學員有1647人。為期三個月的課程,由「節流」概念出發,新移民透過最基礎的記帳能力、學習設定理財目標執行,累積儲蓄金額超過3210萬元。

 【花旗(台灣)銀行】政府暨公共事務長暨發言人潘玲嬌表示,花旗銀行一直以推動社會進步為目標,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更是長期投入的公益重點。自2004年以來,花旗發揮金融核心實力,提供各個年齡層與族群金融理財教育的課程,受惠人數超過50萬人,投入的教育總金額超過1.2億元。新移民已經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理財能力、就業狀況以及子女教育環環相扣,都會影響新移民家庭的財務健全狀況,也因此花旗呼籲未來要推動新移民理財教育時應該要同時考慮「理財知能培力」、「就業培力」、「新二代培力」等三大面向。

【賽珍珠基金會】賽珍珠基金會蕭秀玲執行長表示,為瞭解推動新移民金融教育的成效,針對2016年-2019年共342名學員,進行前後測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7%的學員上完「幸福理財帳本」課程之後,能夠掌控家裡的開銷,90%的學員學會如何記帳分類,超過8成的新移民姊妹知道如何分辨「需要」與「想要」並減少不必要花費,7成以上的學員了解如何設定儲蓄目標、掌握家中開銷並擁有規畫預算的能力。儘管推動新移民理財教育成效顯著,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賽珍珠基金會建議串聯在地社福組織提供理財教育服務,結合其他語言課程或透過參與式課程,增加學員互動與強化融入社會能力,以依照學員程度及背景,調整課程難易程度,並定期追蹤成效。透過與金融財務機構合作、提供社工人員理財知識相關訓練,共同推動理財教育,以擴大社會影響力。

 社團法人桃園市愛筵社會服務協會以「運用優勢觀點於婦女培力」表示,與賽珍珠基金會合作理財課程帶領扶助姊妹做到「節流」,再透過桃姊妹格子舖培力計畫協助創業並透過網路、臉書增加其產品曝光和銷售量,做到「開源」。

來自印尼的新移民邱喜春以「愛的時光機」分享個人因為愛嫁到台灣,努力學習理財知識讓自己擁有打理家庭能力,甚至後來因為姐妹、同鄉之愛,她成為課程副帶領人,陪伴無數新移民從理財、生活中走出人生新道路。

 來自中國廣東的新移民劉春靈則是「幸福理財帳本」學員,她運用課程所學習的知識使其「媽媽滷味」獲得收支平衡,再輔以網路行銷,最終建立穩定客源,得以創業成功。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原民特教組則將主體延伸到新二代,看見他們在融合跨國文化上的優勢,經由國際職場體驗和職業技能精進計畫,不僅可以有效擴展國際視野和競爭力,未來更是台灣經濟發展向東南亞拓展的契機。

 內政部移民署移民事務組林萬益副組長指出,透過產官學界及社會大眾的合作,創造友善的環境、培養個人及家庭更多的知能及行動力,新移民家庭將能創造更好的願景,台灣社會也將更為進步。

【賽珍珠基金會】尤英夫董事長表示,「新移民培力方案分享會」除希望集結眾人之力,協助新移民脫離貧窮、安居樂業之外,該會也已將多年教學成果彙編成手冊,將贈送各社福夥伴,協助大家推行理財教育。也將多年教學心得製成「小資理財新人生」桌遊,歡迎各社福組織合作推廣,讓新移民可以透過遊戲輕鬆學習理財、理生活的要訣。

 不論是分享會的手冊、「幸福理財帳本」教學手冊、「小資理財新人生」桌遊工作坊,【賽珍珠基金會】歡迎相關服務單位洽談合作事宜。

■關於花旗

 花旗是全球金融服務的領導品牌,在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擁有約兩億名顧客。花旗向消費者、企業、政府及機構客戶提供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業務範圍包括:消費金融與信用卡、企業金融與投資銀行、證券經紀服務以及財富管理。更多資訊請參考花旗網站www.citigroup.com

■關於花旗基金會

 花旗基金會矢志在全球服務營運的社區,提供弱勢的個人與家庭各類機會,提昇經濟條件。在全球各地,花旗基金會提供「微型企業融資與微型創業」服務,以幫助個人達到經濟上的自足;也協助「小型且成長中的企業服務」協助經濟擴展與創造就業機會。「教育」工程幫助年輕一代邁向個人與事業上的成功。「金融理財教育」則協助個人在做出與財務有關的決策時,能有充分的資訊。「環境永續發展」計畫聚焦於能兼顧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與保育環境的永續事業。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http://www.psbf.org.tw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FBhttps://www.facebook.com/psbf.taiwan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32號4樓(02)2504-8088

客委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榮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21.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今年代表屏東縣參加環保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9/21捷報獲得機關組「特優」,也是全國首位獲得特優獎的文化保存單位,成功打破傳統框架和侷限。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以保存高屏六堆客庄深厚的人文資產為營運方針,發展「生態博物館」為目標,並於園區內呈現客家最原始風貌,在環境教育推動上是政府機關少數文化保存類環教場域,實際操作要將其融合並呈現出來有其難度,但園區透過傳統生活,如踔田(客語的除草)、實體典藏(菸樓、礱間)、客家文化體驗教育等,以簡單、自然的模式將文化推廣與環境教育結合,並賦予生命力。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園區積極推動環境教育,在無數的課程與活動中接獲許多民眾的回饋,是我們進步的動力,亦是我們繼續推廣環境教育的決心與意念,我們亦不斷提醒我們夥伴,環境教育是永續的教育亦是雙向的溝通,並非單向的知識傳播,如此推廣環境教育才令人感動,我們尊重土地給予的一切,就像是先鋒堆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的花肚鯽魚苗在園區水圳進行異地保種工作,鯽魚長大後再放回五溝社區水圳,那個小魚游過大魚身邊時會說「阿太𠊎歸來了」(曾祖父我回來),我們除了感動更深刻體會到,做客家文化傳承,也能夠跟自然環境保育一起結合,建構出一個永續環境教育的文化傳承。

 國內作為文化保存類的環境場域甚少,「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作為文化環境教育場域,也期盼讓更多人參與環境教育,在參與中發現臺灣豐富多元的客庄文化生命力。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賽珍珠基金會、花旗基金會關懷新移民9/23理財培力分享會@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22.台北報導】

 【賽珍珠基金會】為呼籲社會大眾關注新移民理財教育議題,與花旗基金會9/23(三) 13:30-17:00於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三樓)辦理「新移民理財培力分享會」,邀請產、官、學代表、專家從「理財知能培力」、「就業培力」及「新二代培力」三方面分享具代表性的方案,邀請社會大眾共同進行探討,期望集思廣益思考出更具成效的方案,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詳情可見賽珍珠基金會官網或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vqEZjzgBr8UZdTb77

 【賽珍珠基金會】與花旗基金會自2012年起攜手合作,推動新移民理財教育,其中「幸福理財帳本」至今總計上課人數超過1500人,累計每位學員於三個月上課期間的儲蓄金額,已突破3000萬大關。雖課程成效斐然,但也發現要協助學員脫貧自立,需要在就業及其子女培力上再提升。

 因此該會與花旗基金會9/23舉辦「新移民培力方案分享會」並與內政部移民署、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共同主辦,由該會分享如何協助新移民培養理財知能,並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桃園市愛筵社會服務協會分享新移民就業培力上的發展與限制;國教署原民特教組分享新二代在職涯上如何提升跨國性視野及就業能力。會中更邀請新移民姊妹從自身經驗深入探討在理財、創業上會遇見的困難,以及她們如何克服,進而走出一條人生新路。

 「新移民培力分享會」是臺灣難得匯聚產、官、學、新移民理財、培力經驗的分享會,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報名共襄盛舉,為在臺新移民及其二代思考政府、民間組織,甚至是新移民本身還能再多做些甚麼,以提升其經濟與生活境況,讓每位新移民也是台灣人,都能在台灣安居樂業,一起攜手打造多元文化社會榮景。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http://www.psbf.org.tw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FBhttps://www.facebook.com/psbf.taiwan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32號4樓(02)2504-8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