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園區8/24-8/29【2020六堆後生種子隊】@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蔡佳芬/2020.08.24.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鼓勵後生青年認識六堆文化,8/24-8/29舉辦「2020六堆後生種子隊」活動,8/24上午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開訓典禮,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將六堆小隊旗授予學員代表,鼓勵、期許後生青年透過這次的巡禮,更深入的瞭解六堆客家文化。在6天5夜的營隊活動中,將安排6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後生學員走訪六堆忠義祠、客庄聚落歷史古蹟,以歷史文化探索、客家音樂文化分享、產業探訪等多元方式學習,並安排企業家、六堆青年創業家、在地客家社團,共同交流分享。

 何金樑主任表示,非常開心看到本次六堆後生種子隊熱情參與,相信所有後生青年樂於瞭解及認識不同族群的文化內涵,體現臺灣多元族群文化交流與族群共榮的精神。在客家文化傳承的路上,最重要的人是在場的各位後生青年,最重要的時間點就是現在這一刻,期許學員在營隊期間更深入認識六堆客家文化,爾後也能持續投入客家相關事務,讓臺灣客家越來越好。

 「六堆300年慶典活動籌備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廖松雄召集人到現場勉勵後生學員表示,自108年12月蔡總統來到六堆,指示將以國家節慶典活動規格辦理「六堆300年慶典」,客委會隨即緊鑼密鼓開始籌劃。另有感於客家文化亟需年輕世代投入,特別籌辦六堆後生種子隊,期許更多年輕後生認識瞭解客家文化,進而參與客家事務的推動與傳承。

 就讀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所的後生學員廖芳瀅表示,從小在萬巒成長,國小因父親工作關係搬到臺北,在臺北參與了大大小小的客家活動,遲遲未有機會好好了解家鄉六堆的客家文化,很高興參與這次六堆後生種子隊,可以更認識兒時成長的地方,發現更多六堆之美,也希望能在後生種子隊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共同發揮所長參與六堆事務,讓六堆客家聚落注入新的生命力。

 2019客家流行音樂大賽首獎卡拉少女主唱黃稚嘉亦參與本次六堆後生種子隊,黃稚嘉表示,在都市生活當中,不講客家話很難分辨是否為客家人,所以希望透過後生種子隊與臺灣各地的客家後生朋友認識交流,也希望藉由種子隊活動更深入的了解六堆的客家文化、客庄的文化景點等,期透過交流及本次營隊經驗,能在客家音樂的路上找到新的創作靈感,以及不一樣的成長經驗。

 何金樑主任提及,六堆客家族群立足臺灣300年,2021年將盛大舉辦「六堆300年慶典」活動,除展現六堆客家自身的文化特色、推動六堆客家文化的復振之外,也將邀請周邊的族群共同參與,一同呈現多元族群文化交流與共好互動,8/29將有更多各界人士組成「六堆300年慶典」籌備委員會,大家共同打拚,使靚靚六堆更多元展現。

六堆後生種子隊FB

https://www.facebook.com/六堆後生種子隊-105815384547465/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第七河川局因應8/22巴威颱風海警發佈加強防汛整備應變@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宥憲/2020.08.22.屏東報導】

 【第七河川局】鑒於中央氣象局8/22發佈輕度颱風巴威海上警報(目前位置在花蓮東南東方海面),未來因為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台灣南部地區會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山區亦會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必須高度戒備,8/22上午10:30成立三級防汛應變小組開設,加強移動式抽水機在防汛熱點預佈等防汛整備工作,並通知防汛志工隨時啟動協助通報即時水災情,協助【第七河川局】即時掌握現場情況。

 【第七河川局】對於枋寮鄉、佳冬鄉及林邊鄉等防汛熱點區域,8/10已重新完成移動式抽水機預佈整備;8/21再做一次確認,以確保因應輕度颱風巴威可能帶來的局部大雨或豪雨。【第七河川局】針對預佈的移動式抽水機再次確認,並確保132台妥善率百分之百,以便發揮最大抽水功效。

 【第七河川局】強調,因應輕度颱風巴威可能帶來的大雨勢,加強防汛應變,並完成相關防汛整備工作。也請民眾留意降雨情形,注意溪水暴漲,遠離河川,恆春半島空曠地區易有8至9級強陣風,海邊活動須注意安全,並請預做防汛準備以減少損失。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鵬管處[大鵬灣Cruising 300]8/22-23大小騎士尬車大鵬灣@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8.22.屏東.東港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鵬管處)首次在大鵬灣環灣公路辦理「大鵬灣Cruising 300活動』活動,8/22(六)「輪轉大鵬灣單車馬拉松繞灣活動」大人激戰登場、8/23(日)「鵬灣勁瘋小騎士一第二屆Slip Bike滑步車大賽」小朋友尬車接棒,競賽活動緊張刺激又有趣。

 8/22清晨曙光乍現前,單車挑戰車友聚集濱灣碼頭,由鵬管處陳煜川處長、屏東縣府交通旅遊處倪國鈞副處長、鍾佳濱立委特助郭泊諭、周春米立委服務處主任陳文昌、警察局東港分局副分局長吳思勤及大鵬灣周邊崎峰社區、大潭社區、嘉蓮社區協會理事長等人鳴笛出發。

 鵬管處陳煜川處長表示,109年為歡慶大鵬灣23歲生日,並配合觀光局「2021自行車旅遊年」主題,展現大鵬灣國家風景區運動觀光場域之氛圍,於濱灣公園舉辦「大鵬灣Cruising 300活動」:

■系列一「輪轉大鵬灣單車馬拉松繞灣活動」是以大鵬灣特殊環灣公路11.7公里繞圈26圈計300公里騎乘競賽為主,近200位頂尖各路好手騎聚大鵬灣首次以挑戰繞彎公路26圈方式突破自我極限激戰爭取最佳獎金。

■系列二「鵬灣勁瘋小騎士-第二屆Slip Bike滑步車大賽」則分組有自行車滑步樂及滑步障礙賽,藉由幼兒滑步車運動 (Slip Bike) 建立正確自行車騎乘及提升幼兒的肢體協調平衡感,來推廣自行車成為普及化運動,活動共計200位小鵬友報名挑戰,可愛指數爆表的小娃兵分組尬車,萌翻全場。

 「大鵬灣Cruising 300活動」系列活動8/21晚上6點在濱灣公園並以「選手之夜」歡迎各地前來的選手,包含在地歌手和八點檔主角民雄的精彩演出。

 鵬管處陳煜川處長提及,「大鵬灣Cruising 300活動」系列活動8/21至8/23邀請味益食品等屏東在地農漁產品業者呈現另類的BIKE市集,歡迎一起品嚐屏東好滋味。活動詳情請上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連結查詢。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s://admin.taiwan.net.tw/dbnsa/

潮州鎮聯合辦公大樓興建工程8/17動土典禮@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8.17.屏東.潮州報導】

 【潮州聯合辦公大樓】建工程8/17舉辦動土典禮;周品全鎮長表示,潮州鎮內各公務機關分散,屏東縣政府為提升民眾洽公效率,爭取經費籌備潮州聯合辦公大樓,新辦公廳舍位於潮州鎮公所旁,建造結合財稅、地政、戶政及衛生所等機關之辦公大樓,以提供縣民有更舒適、便利的洽公環境。

 屏東縣政府財稅局表示,【潮州聯合辦公大樓】為地上5層、地下2層建築,初步規劃1樓為衛生所及日照中心,2、3樓為地政事務所,4樓為戶政事務所,5樓則是屏東縣政府財稅局潮州分局,而地下2層預計提供212席汽車停車位。該工程耗資5.4億,交通部公路總局補助1億1851萬餘元、衛生福利部補助5320萬元,其餘由縣府自籌,工程預計670個日曆天,預計111年6月即可以全新面貌呈現給外界,未來可望提供便利優質的辦公空間及舒適的洽公環境。

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立康公司「偏鄉遠距醫療巡迴車應用計畫」8/15屏東縣三地門鄉發表會@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宥憲、吳富正/2020.08.15.屏東.三地門報導】

 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立康興業有限公司辦理「復健來到家門口—偏鄉遠距醫療巡迴車應用計畫」,8/15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部落文化健康站舉行應用計畫成果發表會,透過遠距醫療巡迴車深入偏鄉,提供居民輕鬆簡便的醫療服務,獲得屏東縣三地門鄉、泰武鄉等地區民眾熱烈回響,會後更邀請陳信穎醫學博士進行義診服務,吸引地方耆老與居民諮詢交流,充分展現出偏鄉醫療計畫的高度需求與必要性。

 「復健來到家門口—偏鄉遠距醫療巡迴車應用計畫」是屬於經濟部工業局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補助計畫的創新服務類,由財團法人資訊工程策進會管理,並委託立康興業有限公司辦理,於7月中旬啟動後,便在屏東縣三地門鄉與泰武鄉兩地區展開醫療巡迴車的服務,針對居民常見肌肉骨骼系統病變造成的疼痛進行復健診療。

 立康興業有限公司張祐禎董事長表示,在此次承辦「偏鄉遠距醫療巡迴車」計畫的過程中,看到山區居民們在接受醫療巡迴車的診療服務後露出滿意舒暢的笑容,就是最大的滿足。張祐禎並指出,該公司正規劃「立康移動生活(LIKON MOBILE LIFE)」,不久就會以手機「移動」代替「定點」,從事各項服務,例如健康、美容及醫療等。需求者不須出門,在家就可以藉由手機下戴立康設計的app程式,接受上述的服務,方便又省錢。

 正因為知道偏鄉居民就醫不便,醫療資源缺乏的困境,所以立康積極配合政府計畫推動執行,歷經一個月以來的巡迴後,充分感受到在地居民的熱烈期盼,今日的發表會更特別邀請台南仁村醫院醫療副院長暨復健科主治醫師―陳信穎醫學博士蒞臨現場,爲偏鄉居民提供義診活動,吸引地方耆老與居民前來諮詢,希望能更加滿足偏鄉居民所需,現場互動十分踴躍。

 立康興業的偏鄉遠距醫療巡迴車,除了整合功能完整的遠距醫療設備,更兼顧偏鄉電源與通信線路不便的需求,配置小型無線基地台提供wifi連接使用,更設計以太陽能板發電存入蓄電池中的方式提供電源,能供應連續8小時的電療程序,以充分因應特殊環境所需提供最適切的復健醫療服務。

立康興業有限公司http://www.likon-met.com.tw/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建館舍[民族劇場]8/12動土典禮@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8.12.屏東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發中心)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開園營運迄今歷經33年,長期承載著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藝術傳承、推廣及發展的重任。原發中心三年多來戮力改善園區部分老舊之硬體設施,以完備整體園區符合目前的環境需求。其中「民族劇場」為近20年來第一個新建館舍工程,由原本露天展演空間,重新設計新建為一處多功能的展演劇場,8/12舉行動土典禮,由原民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委、原發中心曾智勇主任共同主持,出席貴賓有原民會王慧玲參事、伍麗華立委、瑪家鄉梁明輝鄉長等屏東縣原鄉鄉長、縣議員、代表會主席、屏東縣府原民處及地方人士等,儀式中安排原住民部落pulingau(祭師)以傳統儀式進行祈福,再由夷將Icyang主委、曾智勇主任及貴賓一起持鏟動土,祈求工程能夠如期如質完成。

 原民會王慧玲參事提及,「民族劇場」的興建對於園區發展具指標意義,民族劇場隨開園設置至今,是作為戶外活動及露天展演備用空間,經過30多年歲月,部分設施已老舊破損,影響樂舞演出及民眾觀賞品質,故列入優先改善的設施。

 夷將Icyang主委表示,為落實蔡英文總統的原住民族政策將成立「國家原住民族樂舞劇團」,亟需符合國際樂舞展演標準的場域來配合呈現,今天這個多功能展演劇場的動土,就是落實蔡總統政策的具體實踐。原發中心109年度刻正辦理「民族劇場」的動工作業,預計110年完工後,隨即進行「歌舞館」整建工程,民族劇場則作為歌舞館施工期間的替代展演場域,待兩棟建築物完成後,提供原住民族樂舞人才培訓及符合國際標準的展演空間,期盼將能帶動更多民眾入園參觀及原住民族樂舞藝術的發展。

 原發中心曾智勇主任表示,「民族劇場」新建工程總經費9400萬元,主要空間設置有展演舞台、民眾座位區、公共使用空間及周邊環境營造等工項。文化園區致力推動原住民族文化藝術,要讓文化園區不僅是在地瑪家鄉的園區,更是全屏東、全臺灣、全世界的文化園區。伍麗華立委表示文化園區就是原住民的家、我們的鄰居,人類的歷史離不開歌舞,文化園區擁有16族群的樂舞,新建後的民族劇場將使文化園區更上一層成為引領世界的樂舞潮流專業基地。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第七河川局嚴防[第六號颱風] 8/10加強防汛整備減少災損@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8.10.屏東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因應第六號輕度颱風形成,未來對台灣南部會有大雨至豪雨情況發生,必須高度戒備,8/10再次加強水利建造物及水門安全檢查、防汛器材及防汛搶險隊整備;並且重新整備完成移動式抽水機在防汛熱點預佈等防汛整備工作,並通知防汛志工隨時啟動協助通報即時水災情,協助第七河川局即時掌握現場情況;也請防災自主社區隨時準備啟動,落實平時演練成果,自主防災。

 

 【第七河川局】對於枋寮鄉、佳冬鄉及林邊鄉等防汛熱點區域,重新整備移動式抽水機預佈;8/10再次確認,以確保因應大雨或豪雨帶來的大雨勢出現時能有效防範。【第七河川局】針對預佈的抽水機再次進行整備及盤點,以確保百分百的妥善率,發揮最大抽水功效。

 【第七河川局】李宗恩局長表示,因應第六號輕度颱風可能帶來的大雨勢,第七河川局與高雄市政府及屏東縣政府均會保持密切聯繫,相互合作,互相提供必要之警戒資訊與支援,現已完成相關防汛整備工作。也請民眾留意降雨情形,預做防汛準備以減少損失。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文資園區7/27-9/27跨國聯展 藝術大師洪易邀[睞去西班牙]@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8.08.台中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洪忍文創美學7/27至9/27於【文化資產園區】雅堂A、B、C、D館舉辦「睞去西班牙」跨國聯展,由台灣藝術大師洪易、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家皇.雷普耶斯、台灣新銳藝術家黃柏維攜手合作,讓民眾身在台灣也能浸染西班牙鮮豔動人的藝文饗宴。

 策展人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廖仁義教授表示「睞去西班牙」跨國聯展,洪易皇‧雷普耶斯作品座落文創園區各角落,注入熱情活力跨越歐、亞的人文藝術風采;復興路正門旁大草坪,巨型熊貓團團圓圓、銅雕奔跑男孩Running boy營造「睞去西班牙」異國氛圍;雅堂館內洪易純手工鍛造超大型銅雕創作-太陽(國王)椅、月亮(皇后)椅,與亞洲首次登場雷普耶斯先生世界唯一八米乘八義大利知名murano玻璃西洋棋,王者對弈即刻登場。搭載洪易創作的動物雕塑群的船隻,快樂出航動物群,呼應年底受邀前往西班牙[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舉辦個展。新銳藝術家黃柏維,隱藏版10連幅大型畫作【微霹靂-擬天人合一態】大氣展現。

 主辦單位洪忍文創分享,「睞去西班牙」8/8開展典禮,西班牙駐台代表正式頒發邀請函,洪易受邀至西班牙藝術科學城舉行個展,「睞去西班牙」展覽為2020年底前往西班牙個展的暖身;洪易成為第一位在西方藝術殿堂西班牙舉行個展的華人藝術家,洪易堪稱華人藝術家之最。

 擔任開場表演西川淑敏日本舞踊團隊,特別將日本古典舞踊融入民族舞蹈及其他各種舞蹈元素,全新創作了「光年之愛- Forget Me Not」,以當代舞蹈語彙詮釋不同時空脈絡之藝象呼應跨國藝術交流。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表示,「睞去西班牙」兩國的藝術家分別運用了自己家鄉的文化、民俗元素及媒材等加以創作,在舊酒廠工業遺址的文化資產園區展出,即是利基於文化歷史,進一步創造與突破,將作品的價值提升至更高的境界。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提及,秉於推動文化藝術國際合作,且值此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在全球肆虐時期,期望以正向的藝術能量來撫慰及提振大眾的精神,讓台灣藝術能量更為多元、持續發光,邁向國際。

 【華巍藝術】新聞總監賴慕芬表示,台灣當代藝術家洪易作品色彩繽紛風格獨特,將台灣傳統文化符號、用語及配色運用在他的創作上,傳遞福爾摩沙在地風俗文化。皇‧雷普耶斯被譽為畢卡索和米羅的繼承者,聞名國際、同時也是西班牙家喻戶曉的當代藝術大師,作品以豐富的想像力與斑斕的色彩聞名,具有喜樂的童真、讓人見之愉悅的內容,富含深度又具有魔幻神秘。此次展覽,亦特別邀請台灣新生代藝術家黃柏維共同參展,透過2位大師與新生代的串聯,藝術創作展現彼此獨特的風格,讓民眾感悟藝術突破國界與心智框架的誘人魅力,撫慰因疫情而沉寂的心靈

 一場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卻無法澆熄我們對藝術的熱愛,希冀透過3位藝術家的展覽與對話,讓民眾藉由藝術找回身心靈,迎向更好的未來;適逢暑假,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展覽空間開闊,非常適合親子戶外活動,民眾可利用時間『睞』園區,一起藉由探索藝術找尋美好生活。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s://www.boch.gov.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https://tccip.boch.gov.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ccip981107/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04)2217-7777

109年環保戲劇8/8南區決賽 台東竹湖國小暨幼兒園獲第三@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8.08.台東.長濱報導】

 環保署「109年環保戲劇競賽」分南、北2區進行決賽暨頒獎典禮,由各縣市初賽脫穎而出的22支決賽隊伍,爭取最後的區冠軍殊榮;南區決賽8/8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演講廳舉辦,11組隊伍經評審團激烈討論後,【台東縣長濱鄉竹湖國小暨幼兒園】奪得第三名,獲頒4萬元獎金。

https://youtu.be/jvtwYETBbto

 台東縣府環保局郭建成局長表示,【台東縣長濱鄉竹湖國小暨幼兒園】表演劇本結合阿美族文化與海洋生態議題,將生活與環境保護產生連結,讓現場觀眾印象深刻,達到環教的目的,獲得評審一致肯定。

 環保署表示,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與工業的發展,環境的污染愈趨嚴重,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永續中取得平衡,是每個世代共同面臨的課題。環保戲劇競賽已成功舉辦5年,結合環保領域及戲劇專業的老師們組成評審團,透過專業的評審團陣容及精彩的演出,讓環保戲劇競賽變得更加多元與精彩。期望透過戲劇的展現,將環境教育理念深植在民眾心中,讓更多民眾認知與參與環保議題,並展開行動,讓「環境保護」跳脫口號與教條,而是融入日常,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自帶技能。

台東縣環保局http://www.taitung.gov.tw/Environmental/

台東縣環保局FBhttps://www.facebook.com/ttepb089221999/

台東市興安路一段150號(089)221-999

《海洋博物誌(北台灣)》圖鑑 了解海洋生物、提升保育意識@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8.06.高雄報導】

 為提升民眾對於海洋保育知識,潛水教練趙健舜和海洋博士WoxLee攜手出版台灣第一本非官方圖鑑《海洋博物誌(北台灣)》,是目前最完整的北台灣生物大全,盼望帶大眾從故事中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知道如何用友善的方式觀察和親近,不會危害其生存。

 每逢夏季,便是大眾親海玩水的時節,但因為對海洋環境不熟悉,往往踩壞潮間帶、踏破珊瑚礁。於此同時,也是海洋生物們的繁殖期,但這時許多親子來海邊玩樂時常手持漁網捕撈小魚,容易造成許多幼小的魚蝦死亡。這些威脅,都使擔任護卵責任的魚爸爸們備感生存威脅。大多海洋生物為傳播後代,常將孩子們以浮游的型態撒入大海。不過,有些魚爸爸們更有責任心,會對魚卵呵護有加。許多鰕虎、鳚魚還有小丑魚,都會仔細地將卵產在隱蔽之處不讓天敵把卵吃掉。小丑魚更會將卵產在海葵之下,用海葵的觸手細心呵護他們珍貴的後代。而大眼睛的天竺鯛在繁殖期時,魚爸爸會以將魚卵放在口中進行「口孵」,在孵化為止都用嘴巴保護魚卵直到孵化。期間天竺鯛爸爸幾乎不吃不喝,十分辛苦。同樣的,在春夏季也是海馬交配繁殖的季節。雌海馬會把魚卵產進公海馬的育兒袋裡,讓公海馬代替她孵育魚卵。經過約一個月的發育後小海馬終於孵化,此時公海馬會如陣痛般鼓動育兒袋,將迷你的小海馬產出。

 這些造型迷你如吻仔魚般的仔稚魚在誕生後,常常需要不同的條件和環境,才有辦法成長茁壯。而沿岸的潮池、海藻叢、珊瑚礁,都是不但是小魚們成長茁壯的幼稚園,也識他們賴以維生的避風港。而若這些環境被破壞,或在此捕撈,都將嚴重影響相關魚類和生物的生存。所以一旦珊瑚礁被破壞,危及的並不僅是現存的成魚,更是成千上萬的魚仔,所以在夏季珊瑚礁及海洋環境是最需要保護的時候,不僅物隨意踩踏礁石,防曬油更應選擇友善海洋系列,避免戲水的同時也扼殺了許多海洋生物。

 推出《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的潛水教練趙健舜和海洋博士WoxLee表示,當大眾對於海洋生物有足夠的認識,人們將更可以發現牠們的可愛之處,願意加入保育的行列,也因為了解生物的習性和需求,我們才更可以知道那些舉止會對牠們造成傷害,應該極力避免。希望《海洋博物誌(北台灣)》出版,能為近日的報復性旅遊和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找出一條和諧的共處之道,讓台灣因為大眾的親海、近海促使海洋生態得到保護而非破壞,讓每一位正在辛苦孵育魚仔的魚爸爸,能跟我們一起歡度父親節,讓台灣海域不僅被我們所擁有,也是小魚仔們可以安心居住的家。

BlueTrend藍色脈動https://bluetrend.media/

BlueTrend 藍色脈動FBhttps://www.facebook.com/BlueTrend.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