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府原民會2019高雄山籟愛玉、千人喜愛玉暨原住民假日市集12/21-22蓮潭物產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12.18.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鑑於愛玉清涼爽口,長期深受大眾喜愛,為把愛玉推廣到全國每個角落,結合桃源、茂林、那瑪夏三區公所,推廣高雄的優質愛玉,12/21(六)、12/22(日)10:00至20:00於高雄物產館-蓮潭旗艦店舉辦「2019高雄山籟愛玉、千人喜愛玉」暨原住民YES假日市集活動,同時舉辦千人洗愛玉活動,自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歡迎民眾踴躍報名。

※[千人洗愛玉]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23417f05df719f0c0b3f

■高雄物產館蓮潭旗艦店:高雄市左營區翠華路1435號

 高雄市府原民會吳慧琴主委表示,除了讓民眾體驗洗愛玉的樂趣,現場還有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原味烤肉和原味咖啡都是部落中最佳首選,原民服飾更展現原民朋友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還有香味四溢的馬告香腸,現場更安排的歌手演唱,讓市民朋友聽聞媲美天籟的原住民音樂,歡迎市民朋友前來體驗千人洗愛玉的清涼之旅,享受原味美食的市集文化深度體驗之旅遊。

高雄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http://www.coia.gov.tw/

高雄e啦原住民FB」https://www.facebook.com/elaindigenous/

高雄市鳳山區光復路二段132號(07)740-6511

美濃客家庄陳文榮推教學農場榮獲客委會客家事務專業獎章12/1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表揚@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2.13.屏東報導】

 客委會為獎勵對客家事務有功人士,經廣邀各界踴躍推薦,計有近300人通過審查獲頒,12/13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南區頒獎典禮(北區12/23臺灣客家文化館),公開表揚。其中,美濃客家庄(教學農場)庄主陳文榮繼民國99年獲得教育部「社教公益獎」後,此次榮獲客委會李永得主委頒贈「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實至名歸,可喜可賀。

 陳文榮1999年創立【美濃客家庄】,當初為紀念祖父蓽路藍縷、刻苦耐勞、勤奮儉僕的精神,把祖父親手製作的農耕道具保留,以當作後代子孫緬懷感念。陳文榮於是打造夢中的樂活農村「美濃客家庄-教學農場」.提供學校戶外教學活動、鄉土體驗聯誼、國內外遊客參訪DIY體驗、農特產品加工、伴手禮銷售、擂茶、控土窯等活動,為全國唯一榮獲教育部「社教公益獎」的戶外教學農場。

 陳文榮為實現理想,辭去高雄市府的工作,返鄉務農,歷經88水災艱困之後,發揮客家人堅忍之精神,持續奮鬥,把「農業鄉土體驗」結合「客家文化產業」,開創美濃客家庄[教學農場],推廣戶外教學、鄉土體驗活動、文化餐飲、農特產品研發加工為職志,讓國內外遊客、學生在休閒體驗活動課程學習各種知識與甘苦,進而懂得感恩、惜福、惜緣的態度,找回社區農民的價值與尊榮,達到寓教於樂,樂活農村之目標,成功打造為台灣學校戶外教學、團體鄉土體驗、客家文化產業及國際兩岸交流參訪等活動的最佳模範教學農場。

美濃客家庄.教學農場http://hak.com.tw/

高雄市美濃區中興路二段6-1號(台28線34K前紅綠燈左轉)

電話:(07) 681-0800/0932-739094陳文榮

e-mail:hak6810800@yahoo.com.tw

原發中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拉阿魯哇族部落傳統建築展示屋竣工12/13祈福儀式@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2.13.屏東報導】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發中心)12/13舉行「108年度園區拉阿魯哇族部落傳統建築展示屋重建工程」竣工祈福儀式

 本項重建計畫案經由桃源鄉公所推薦拉阿魯哇文教協進會承辦,該協會邀請當地領袖長老展開討論,表示將以最原始、完整及堅固樣貌呈現,並利用此機會傳承兩族興建傳統建築智慧、工法及祭儀給年輕人,進而達到文化傳承目的。本案重建之傳統建築於108年9月中旬正式開工,歷經1個多月的復建工作後,部落長老帶領部落族人來到園區進行落成儀式,展現傳統建築新風貌於遊客面前。

 原發中心曾智勇主任表示,感謝拉阿魯哇族耆老謝垂耀、游仁貴提供歷史經驗記憶,完成本案最後的考古拼圖;族群文化的復興,在拉阿魯哇族傳統建築展示屋興建之後,將會踏出重要的一步。

 原發中心致力於教育、保存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及落實部落傳承,並藉由族群傳統文化以增進各族群對自我文化的認同,近幾年更是強化部落參於及傳統文化技藝傳承的理念來推廣原住民族文化,依此理念進行「拉阿魯哇族」之傳統聚落展示計畫,以正確傳達「拉阿魯哇族」之傳統文化給參觀園區的各界人士。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墨海藝術協會2019新加坡交流 黃文棟會長15藝術家國民外交@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12.12.台中報導】

 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黃文棟會長領軍台灣藝術家阮玲、蕭志夫、吳榮宗、蕭美珠、張若綺、林育如、兆慧、沈芊安、荀武、李蕙瑾、江宇、李有福、紀肇聲、張秀燕,代表團一行15人參與【2019新加坡國際藝術論壇暨國際藝術交流展】,在新加坡展出期間,受到極高度重視和禮遇。

 除墨海藝術協會黃文棟會長代表台灣獲聘為新加坡國際文聯顧問,代表各國顧問團接受新加坡教育部副部長何家良博士頒發委任證書,新加坡文聯主席鄧文章也以本次交流展主題「藝韵騰輝」書法贈送墨海藝術協會留念。

 新加坡國際級抽象畫大師黃意會(Ng Yak Whee)與黃文棟(Huang Wen Tung)為舊識,亦常與台灣藝術圈友好交流展出,黃大師也在會場熱忱接待台灣代表團。

 

 台灣駐新加坡大使梁國新除開幕式蒞臨剪綵外,並多次和副大使戴輝源蒞臨觀賞台灣代表團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在畫作前和各位作者合影留念,給予代表團髙度的重視和肯定,展出之畫作也受到極高之評價。

 台灣駐新加坡大使梁國新戴輝源副大使,百忙中接待台灣代表團,熱烈歡迎台灣藝術家的参訪,讚許此次交流展是非常成功的國際民間交流及國民外交。

 黃文棟會長代表台灣藝術家感謝駐新代表處的支持與鼓勵,黃文棟會長並將他此次在新加坡參展的油畫作品《門裡門外的故鄉》贈送給駐新代表處。

原文發中心108年主題展覽[幽默思路-阿旦的雕塑故事]12/14-109.3/1八角樓展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2.11.屏東報導】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文發中心)今年第二場主題展覽「幽默思路-阿旦的雕塑故事」12/14至109年3/1於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館舉辦;

 由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以排灣族藝術家阿旦.達魯札隆的雕刻創作為展覽主軸,作品看似不拘泥細節,卻刻畫出活潑而躍動的生命,呈現出剎那的動態美感;12/14(六)10:30開幕,12/15(日)10:30-12:00舉行藝術論壇,由策展人、藝評人及藝術家,藉由不同領域之藝術經驗分享,給予在座的與會貴賓們及藝術家不同角度的視野認識台灣原住民藝術。

 「幽默思路-阿旦的雕塑故事」為排灣族藝術家阿旦以老人與小孩為題材,藉由觀察部落中小孩與老人的生活互動,發現部落中的老人家,往往透過日常生活的許多動作、談話,來傳承文化內涵、生活情感與智慧倫理,藝術家利用鐵材及漂流木,表現老人的真實與小孩的天真,簡單、幽默又富含傳承的原住民藝術生活。

 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表示,藝術家阿旦創作幾乎不打草稿,身邊的人物、動物就是創作題材,在平凡無奇的鋼鐵、木石、廢棄物上,建構出生命的情感與無限的想像力。展覽開幕當日亦邀請部落耆老、族人一同參與開幕活動並以傳統歌謠來祝福本次展出圓滿順利,最後,由藝術家帶領部落族人及貴賓們進入展場,進行精彩的展場作品導覽。

※展覽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8:30至17:00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客委會客發中心打造文學步道12/11六堆園區客家詩路啟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2.11.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所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再創新景點,12/11辦理「客家詩路」啟用儀式,該步道精選15位當代客家詩人之詩作及8首經典創作曲詞,銘文於此供人賞析;客委會李永得主委殷盼大家走入此幽徑,聞香賞花之餘,也能一窺客語詩、詞之美,從而瞭解客家的族性與文化。

 李永得主委表示,母語代表著文化發展,母語代表著生命延續,客家經歷過噤聲年代,最熟悉的聲音,無法自由陳述,我們曾經歷過母語最艱困時刻,一個無法勇敢大聲說的時代。縱然如此,母語的生命仍維繫在我們客家子弟身上,各界文化人利用手中的筆,譜出一首首動人歌曲,寫下一句句感人詩詞,這就是客家人的擇善固執。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自成立以來不斷推展客家語言文化,如:藝起來寫客家詩書法、客家歌謠觀摩交流及錄製客家音等活動,都是期許藉由活動辦理,讓客家語言能以許多面向留下紀錄得以發展,如今希望透過深化生態博物館之文化底蘊,讓客家文化優美的詩詞文字與聲音亦能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傳頌。

 李永得主委提及,客家話就是客家文化中最重要的脊梁,脊梁穩固了,客家文化才會健全,客家語言是無可捨棄的一環。因此,位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的客家詩路便是在這樣因素下生成。客家當代文學蓬勃發展,許多優秀文學作家,用文字分享自己生命所見所聞,讓客家文化不缺席於台灣文學中,至今更透過公部門策劃,讓更多民眾看見我們客家文學。本次客家文學作品歷經2年時間辦理作品遴選程序及硬體施作,作品中包含優美客語新詩及經典創作曲詞,其中有曾貴海、葉日松、張芳慈等詩人之詩作,及林生祥、羅思容與陳永淘等歌手之曲詞,得以從詩詞字裡行間看到每一個作品都展現客家人生命歷程與文化背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本來就環境優美,如今在園區同仁的用心經營與創造之下更具特色,相信這條客家詩路,一定是全台灣最棒最具客家味的文學步道,歡迎大家常來此遶尞。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客家詩路」12/11正式啟用;客家詩路所處環境,位於六堆園區行政大樓西南側,該場域具備多樣水陸生態景觀,將客家詩路設置於此呈現客家文學融入地景地貌,並精心安排從形容客家花的詩詞開始,循序可欣賞、探索文學大師們筆下的客家美食、伙房生活,以及客庄的童年、信仰與文精神等內容;這是一處富含人文氣息之觀景步道,俾利遊客充分體驗客家文學之美,且具文化傳承之效。此外,在遊客漫步於人行步道時,可看見不同樣式之文學平台,分別以客家文素為雛型,客家衣飾藍衫、客家窗花、紅磚、屋瓦、甕樣式,讓遊客行走觀賞客家詩詞文學時,更加體會文學融入客家元素之滋味,並種植草花樹木,襯托整體景觀,彷彿走進客家風味之文學花園般。

 何金樑主任提及,「客家詩路」不會是一處冷冰冰的環境,而是提供民眾體驗客家語言場域,從閱讀詩詞文字感受不同作者的客家文化養成外,尚可透過手機QR Code聆聽客語朗讀聲貼近客家文化生命泉源。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原文發中心推6年中長程計畫[綠珠雕琢]再造原民文化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2.06.屏東報導】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為使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整體環境煥然一新,打造出一座重視人文傳承、環境保護及綠能科技的新共善園區,辦理「綠珠雕琢再造6年中長程計畫」,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於12/6前往視察;計畫總經費經行政院核定為8.143億元,是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創園以後最大的公共建設計畫,主要目標是針對歌舞館、民族劇場、文物館、傳統展示建築、遊客服務設施及載運遊園車等老舊設施及車輛進行改善及充實,預計於民國112年完成。

 夷將主委首先聽取文發中心的計畫執行簡報,並於會中表示對於文發中心同仁這幾年執行計畫的辛勞及努力表示肯定,仍請繼續秉持過去的用心,積極執行各項工作,務必如期如質完成。

 夷將主委隨後參加「綠珠雕琢再造6年中長程計畫」採購兩輛新式電動無障礙遊園車輛啟用儀式,遊園車除了貼心設計無障礙的車款,以便長者或乘輪椅者順利搭乘,並結合原住民族藝術家彩繪原住民文化於車身,其中一台象徵與遠方好友結交的連杯紋,另一台則象徵美麗與相聚的雙蝴蝶紋。文發中心曾智勇主任特別邀請園區鄰近好茶部落文化健康站的長者,作為第一批搭乘者,感受舒適、便利、無障礙的乘車空間。夷將主委表示採用電動遊園車是響應政府綠能政策,改善園內空氣品質,希望朝此目標繼續努力落實。

 夷將主委為確實瞭解計畫工程執行情形,前往「園區停車場及迎賓區興建工程」施工現場聽取工程進度簡報及檢視施工實際情形,並要求文發中心除務必嚴格要求施工品質以外,強調工程設施必須與園內自然生態景觀、原民文化元素、無障礙理念、科技創新等結合,藉由該計畫的推動,提供社會大眾更舒適、便利、友善的遊園環境。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www.tacp.gov.tw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acp.tw

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08)799-1219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12/2六堆在地觀點座談會@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2.02.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讓女性入宗祠、入祖塔、入家塚議題逐漸發酵擴散,繼6/19在苗栗舉辦姑婆牌、姑婆塔座談會後,12/2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家塚及女性禮生-六堆在地觀點座談會」,加入六堆在地個案分享,並邀請專家、宗族代表、女性禮生等共同分享南北客庄多元的文化表現,現場近百名民眾參與交流。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重視性別平權、建構無性別歧視的文化禮俗儀典,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目標。客委會自93年起透過獎補助研究及客庄文資調查,進行相關社會祭儀中的性別議題研究調查,有不少宗族逐漸重視家族女性的地位及權益,開放讓女性也能成為派下原享有祭祀權、擔任禮生、奉祀姑婆牌、讓女兒入祖牌、入祖塔、入家塚安葬、甚至將女性寫入族譜內,對於女性權益的提升,著實向前躍進一大步。客發中心也自107年開始深入瞭解並記錄各宗族的推動歷程及所遇到的困難,逐步盤整及訪問客家地區相關宗族個案,期望透過個案分享,讓更多宗族瞭解感人的故事及社會脈動。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擴大討論,12/2再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客家社會祭儀姑婆牌、入家塚及女性禮生-六堆在地觀點座談會」,邀請屏科大曾純純教授以「六堆在地觀點」分享六堆個案。另外,座談會播放北部客庄訪查紀錄影片,並邀請六堆鄉親美濃朱屋、美濃林屋、佳冬戴屋等分享姑婆上祖牌及入家塚個案,其中還有清代的春姑婆入家塚個案,與北部案例對話。也邀請到吳秀媛、賴瑩芸、張麗芳三位女性禮生分享執禮過程,由屏科大曾純純教授、高師大洪馨蘭所長、台灣展翅協會何碧珍副理事長等共同與談。


 曾純純教授表示,客家人二次葬的習俗,讓六堆客庄女性得以有進入家族墓的機會,早在日本時代,甚至更早即有附葬的情形。曾教授認為六堆家族在重建家塚時,若挖掘到無主骨灰罈,也會在家塚旁蓋一座所謂的「古老大人之墓」一同祭祀,她說對無主鬼魂都能有如此對待及尊重,對自己的女兒難道不應該接納嗎?這點與影片中張昆和祭祀公業的張添熹董事長曾在宗族祭儀中提到「那沒人祭祀的閒神野鬼、你們都在拜了,自家異母同胞的姊妹,比較沒緣分、她來不及長大,你竟然不收留她。你對嗎?」,同樣是讓人動容的一句話,突破大家心房,一致認同未出嫁或離婚的姑婆身後也應得到家族的尊重。北部有姑婆牌、姑婆塔,南部是讓女兒上祖牌、入家塚,雖然南北客庄讓姑婆回家的方式不太一樣,但都讓姑婆這條漫長回家的路,逐漸看見曙光,期望透過這次在六堆分享與討論,讓更多人了解性別平等的觀念。


 何金樑主任表示,隨著性別平等觀念的改變,有許多客家宗族開始跳脫傳統,對宗族祭典或民俗做出了改變,臺灣推動社會祭儀的性平作為經驗非常寶貴,值得大力推廣。最近也把研究訪查紀錄成果,進行出版及放置於中心官網性平專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lp?ctNode=1900&mp=1)、南北園區FB粉絲頁及透過電視廣播等媒宣分享,並提報行政院「108年度性別平等深耕獎」,希望透過博物館「論壇平台」持續分享,讓臺灣客家宗族祭儀中的性別平等觀念與實際作為,能成為良好的社會示範,讓此性平議題逐漸發酵擴散,共創友善平權的社會,甚至創造未來於學術研討時與國際對話機會。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2019秋糧好收成-六堆秋收祭11/16閉幕晚會[客家食福宴]@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19.11.16.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9秋糧好收成-六堆客家秋收祭」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跨三週6天的文化慶典活動,11/16晚上由客委會范佐銘副主委、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甲仙區長許炯華、萬巒鄉長林國順及其他12鄉區代表共同進行五穀豐登糧入倉儀式,象徵六堆豐收糧滿倉,為六堆客家秋收祭畫下最溫馨完美的句點。

 「六堆客家秋收祭」閉幕儀式後,大家期待的「客家食福宴」在高樹鄉何文山廚師父子聯手上菜秀後隆重登場,現場120桌1200人一邊享用著美味的客家料理,一邊欣賞精彩的歌舞演出,邀請到歌手方寧、林芯儀、人聲樂團La Bee,以及2019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吉那罐子等歌手輪番上陣,最後中心主任帶領同仁、志工及來賓以接龍排舞遶全場與賓客一起同樂作ending。會場周邊還展出11/9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公共藝術創意寫生比賽作品,展期到12/31。

 晚會安排「六堆福米」義賣,今年六堆客庄整體發展規劃推動小組召集人廖松雄及東帝炭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奕瑄分別向六堆園區購買250公斤福米並捐出義賣,義賣所得將全數捐贈給有需要的弱勢團體,現場認購非常踴躍,250公斤福米很快就被認購一空;這次美和科技大學翁順祥校長也參與認購六堆福米,翁校長表示,3/9很高興在六堆園區參與「大家來種樹,共下來蒔禾(譯:插秧)」活動,親自將秧苗種下,所以這次一定要認購些六堆福米,要將成果帶回去,跟家人朋友分享。

■「六堆福米」認購單位及社會人士:

認購二千元:翁順祥、海豐潮州木瓜牛奶、陳實毅、徐苑展、李玉英、林志偉、曾鏡榮

認購三千元:張曜鑠、張媽媽涼麵、張矅鑠、林進源、萬永豪

認購一萬元:鍾享權、培正幼兒園、東興紙傘鍾志恒、羅家鴻

 客委會范佐銘副主委表示,今年三周的六堆客家秋收祭活動辦得非常成功,各項活動都受到大家的喜愛,第一週「千人彩繪笠嫲」開幕式有來自英國、印尼、蒙古、史瓦帝尼、尼泊爾等國的學生及1200位民眾參與,第二週「彩妝遊園趣」聚集六堆12鄉區20隊特色團隊近1000人,有阿美族原住民朋友和一群來自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捷克、日本、史瓦帝尼等國的國際學生,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踩街遊行與民眾齊樂同歡,這麼有意義的活動未來一定要持續辦理。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今年「客家食福宴」邀請六堆高樹鄉開業近三十年的何家餐廳,以在地客庄食材細心料理出10道具客家好味緒的料理,120桌推出不到一週便已完售,很高興來自全台各地的民眾及國外朋友一起參與客家食福宴,還吸引許多國內外媒體前來採訪,尤其國家地理頻道,從還福謝天祭儀的供品一直到食福宴擺桌、備料到所有料理的呈現,他們透過祭儀食材帶到客庄的文化活動,為六堆客家秋收祭做一個完整的報導及紀錄,未來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會將客家元素更多元的展現,讓秋收祭活動更有特色。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2019西拉雅玩水酷11/23-24「玩庫子弟」歡樂單騎逍遙遊@RUN NEWS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11.13.台南報導】

 「2019臺灣自行車節-西拉雅玩水酷~水庫騎跡」系列活動11/23(六)、11/24(日)在烏山頭水庫舉辦,活動路線串聯4大水庫、台3線、175咖啡公路等,單車活動路線已納入法國極限運動俱樂部自行車聯合會(Brevet De Randonneurs Mondiaux,簡稱B.R.M)國際認證之精華路線。本次活動除了不收報名費,還是全臺唯一可以玩水庫,同時取得BRM國際認證的自行車活動。

 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推廣運動觀光,結合轄區4大水庫舉辦「2019臺灣自行車節-西拉雅玩水酷~水庫騎跡」單車極限活動,系列活動報名參加人數超過700人,屆時歡迎大家一起暢遊西拉雅【玩庫子弟】趣。系列活動包含認證組200K&300K及60K逍遙騎單車活動、【玩庫子弟】tag好友抽獎、【玩庫子弟】拍照分享拿獎金、及【玩庫子弟】全員大集合、【BIKE訪西拉雅野餐日】等,期間於10/31抽出運動涼感袖套50名、現金5000元6位得主並發佈在活動專屬FB網頁,遊客於活動日11/23來到烏山頭水庫活動現場掃QR-code則有機會獲得GoPro運動相機、無線藍芽KTV麥克風、市集100元抵用卷等。

 11/23單車活動認證組200K、300K車友於凌晨6點鳴笛起跑,逍遙騎60K則於8點出發騎乘,舞台區搭配野餐遊客安排有精采樂團表演、攤商市集、玩庫子弟摸彩活動,陪大家一起歡度水庫好時光;臺灣嘉南農田水利會烏山頭水庫風景區配合當天活動,也特別祭出強檔優惠:4歲以下兒童免費入園、滿4歲以上每人只收取40元門票,就是要歡迎大家一起來玩水庫。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許主龍處長表示,「2019西拉雅玩水酷~水庫騎跡」單車活動己經是第2年舉辦,而200公里及300公里路線是國內外車友引領期盼的國際認證路線,騎乘路線串聯烏山頭水庫、尖山埤水庫、曾文水庫、虎頭埤水庫等4座水庫,騎乘路線結合轄區自然人文景觀、特色美食等,車友除體驗在地人文美食之外,沿途還可飽覽水庫風光,留下難忘的回憶。「臺灣自行車節」系列活動正要開始,「2019西拉雅玩水酷~水庫騎跡單車活動」歡迎大家趁著秋高氣爽好時節攜家共遊西拉雅風景區樂當玩庫子弟。

 活動詳情請上交通部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FB」查詢。

■全區導覽地圖

2019西拉雅玩水酷FBhttps://is.gd/VFKoEY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s://www.siraya-nsa.gov.tw/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FBhttps://www.facebook.com/sirayatrip/

臺南巿白河區仙草里仙草1-1號(06)684-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