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博物誌(北台灣)》圖鑑 了解海洋生物、提升保育意識@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8.06.高雄報導】

 為提升民眾對於海洋保育知識,潛水教練趙健舜和海洋博士WoxLee攜手出版台灣第一本非官方圖鑑《海洋博物誌(北台灣)》,是目前最完整的北台灣生物大全,盼望帶大眾從故事中了解海洋生物的習性,知道如何用友善的方式觀察和親近,不會危害其生存。

 每逢夏季,便是大眾親海玩水的時節,但因為對海洋環境不熟悉,往往踩壞潮間帶、踏破珊瑚礁。於此同時,也是海洋生物們的繁殖期,但這時許多親子來海邊玩樂時常手持漁網捕撈小魚,容易造成許多幼小的魚蝦死亡。這些威脅,都使擔任護卵責任的魚爸爸們備感生存威脅。大多海洋生物為傳播後代,常將孩子們以浮游的型態撒入大海。不過,有些魚爸爸們更有責任心,會對魚卵呵護有加。許多鰕虎、鳚魚還有小丑魚,都會仔細地將卵產在隱蔽之處不讓天敵把卵吃掉。小丑魚更會將卵產在海葵之下,用海葵的觸手細心呵護他們珍貴的後代。而大眼睛的天竺鯛在繁殖期時,魚爸爸會以將魚卵放在口中進行「口孵」,在孵化為止都用嘴巴保護魚卵直到孵化。期間天竺鯛爸爸幾乎不吃不喝,十分辛苦。同樣的,在春夏季也是海馬交配繁殖的季節。雌海馬會把魚卵產進公海馬的育兒袋裡,讓公海馬代替她孵育魚卵。經過約一個月的發育後小海馬終於孵化,此時公海馬會如陣痛般鼓動育兒袋,將迷你的小海馬產出。

 這些造型迷你如吻仔魚般的仔稚魚在誕生後,常常需要不同的條件和環境,才有辦法成長茁壯。而沿岸的潮池、海藻叢、珊瑚礁,都是不但是小魚們成長茁壯的幼稚園,也識他們賴以維生的避風港。而若這些環境被破壞,或在此捕撈,都將嚴重影響相關魚類和生物的生存。所以一旦珊瑚礁被破壞,危及的並不僅是現存的成魚,更是成千上萬的魚仔,所以在夏季珊瑚礁及海洋環境是最需要保護的時候,不僅物隨意踩踏礁石,防曬油更應選擇友善海洋系列,避免戲水的同時也扼殺了許多海洋生物。

 推出《海洋博物誌(北台灣)》的潛水教練趙健舜和海洋博士WoxLee表示,當大眾對於海洋生物有足夠的認識,人們將更可以發現牠們的可愛之處,願意加入保育的行列,也因為了解生物的習性和需求,我們才更可以知道那些舉止會對牠們造成傷害,應該極力避免。希望《海洋博物誌(北台灣)》出版,能為近日的報復性旅遊和生態保育之間的衝突,找出一條和諧的共處之道,讓台灣因為大眾的親海、近海促使海洋生態得到保護而非破壞,讓每一位正在辛苦孵育魚仔的魚爸爸,能跟我們一起歡度父親節,讓台灣海域不僅被我們所擁有,也是小魚仔們可以安心居住的家。

BlueTrend藍色脈動https://bluetrend.media/

BlueTrend 藍色脈動FBhttps://www.facebook.com/BlueTrend.Media/

洪易大師與西川淑敏舞藝對話[光年之愛- Forget Me Not]8/8「睞去西班牙」跨界聯展@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8.06.台中報導】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雅堂A、B、C、D館7/27至9/27舉辦「睞去西班牙。洪易&皇˙雷普耶斯&黃柏維『對話』」聯展,台灣洪易大師超大型3米5尺雕塑-團團圓圓(熊貓)將首次亮相;皇•雷普耶斯 世界唯一一件-murano玻璃大型雕塑群【西洋棋】也於亞洲地區初次登台,作品採用義大利知名玻璃murano玻璃製成,棋組與真人同高;新銳藝術家黃柏維,隱藏版10連幅大型畫作【微霹靂-擬天人合一態】大器展現。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有感於這場台灣與西班牙跨國聯展交流,特邀日本古典舞踊大師西川淑敏,在8/8開幕記者會上進行跨界藝術演出,以當代舞蹈語彙詮釋不同時空脈絡之藝象,再創台灣藝術繽紛瑰麗。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表示,2020年疫情籠罩全球,卻無法阻擋人們對藝術的熱情,亞洲當代藝術大師洪易與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大師皇.雷普耶斯(Juan Ripolles),8/8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攜手舉辦「睞去西班牙」對話聯展開幕,兩位藝術家平面和立體多面向作品,串聯園區室內外的空間,也為2020年底洪易先生西班牙參展暖身,洪易大師將是西班牙藝術科學城第一位展出的華人藝術家。

 西川淑敏老師及西川流日本舞踊團隊鼎力支持跨國藝術交流,特別將日本古典舞踊融入華人民族舞蹈等元素,透過肢體語言跨領域之解構與重生,以當代舞蹈語彙詮釋不同時空脈絡之藝象,特別創作「光年之愛- Forget Me Not」,這支創作舞踊主要在闡述:「即使歷經無數光年,那銘刻於心的“愛之詠”依舊為你我奏鳴,勿忘 ~ 永恆不變的約定。」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提及,每個人成功一定有他的道理,當主辦單位邀請西川淑敏團隊参與洪易大師8/8開場大戲,沒想到西川淑敏賞完展區作品再與洪易大師深談後,帶領排練指導李秉儒林育儀陳君永,及體育大學舞蹈系的種子學生黃珮綺、陳翊芯、吳芷云、吳鈺瑄、呂沛嬅,重新編排新的舞序。西川淑敏老師更是重新裁製全套演出服裝配飾,能在這麼短的時間真的非常精彩也令人感動。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https://tccip.boch.gov.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ccip981107/

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04)2217-7777

客委會客發中心8/1-110.4月推出[大獅兄靚靚六堆劇場]@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8.01.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8/1至110年4月期間,每月第一個星期六,推出全新「大獅兄靚靚六堆劇場」6大限定活動,為喜愛大獅兄家族人偶的民眾帶來全新體驗。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今年有別以往,讓大獅兄家族人偶們走出戶外與大家見面同樂,並精心規劃豐富有趣的系列活動:

■「人偶戶外劇場」六堆園區傘架廣場將成為大武山與黃蝶翠谷,民眾可化身劇中人物與人偶們一同探險演出。

■「人偶躲貓貓」民眾將變成小偵探幫大獅兄家族人偶們,到園區各展廳找出他們的分身,找到者都可獲得精美小禮。

■「人偶遊園列車」園區特別打造了一部人偶遊園小火車,民眾可以和喜愛的人偶一同搭乘小火車遊園同樂。

■「人偶故事屋」故事屋中由說書人與人偶們共同演繹故事情節,民眾可以更輕鬆聽故事玩故事。

■「大獅兄扭蛋抽好禮」園區特別打造一部大獅兄扭蛋機,顆顆扭蛋皆可換大獅兄家族人偶及客發中心限量商品帶回家。

「大獅兄體驗護照」凡購買大獅兄扭蛋一顆,即可獲得一本體驗護照,民眾拿著護照到園區店家與六堆周邊商店購物可享優惠。

 何金樑主任提及,六堆園區[大獅兄家族人偶劇團]成立至今5年,除了編創演出寓教於樂的客家音樂故事劇外,也不斷創新規劃有趣又富有文化意義的活動,也安排「生態博物館文化列車」與全台各客家縣市、鄉鎮活動串聯搭配進行更多元的客家藝文推廣活動,讓大家輕鬆認識客家文化及學習客家話。客發中心一直很用心的營造客家生活文化教育環境,同時也獲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勝機關的殊榮並取得決審資格,未來將更積極的爭取特優榮譽獎項,讓客家文化持續被保存及宣揚推廣。8/1同時也是原住民族日,客委會楊長鎮主委希望各個族群能互相交流互動,也向原住民族致敬,大家透過不同的方式互相學習及欣賞各族群文化,達到文化融合傳承的目標。

 自8/8起至8/29每周六晚上7點「露天電影院」可以欣賞,歡迎大家暗晡頭(客語晚上)來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月光下看電影。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創意妝點 雕塑藝術大師洪易統籌大彩繪 歷史建築融合當代美學新面容@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7.30.台中報導】

 台中復興路舊酒廠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最近妝點改造,以藝術的新面貎讓園區重新點亮百年的歷史風華,7/30辦理「2020閃耀文資 藝術創新」開幕典禮。

 「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於2018年轉型為「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為了讓園區呈現更豐富的文化與藝術氛圍,邀請來自澎湖的「海洋景觀創作者」顏佳榮、「以畫筆紀錄故鄕東港王船慶典」黄志偉、「以自由形象壁畫聞名的眼蟲計畫二人組」呂沐芢與焦聖偉、「當代木雕創作者」黃靜萱、「以社會與人性百態為題的塗鴉藝術家」Mr.OGAY黑雞先生、「以擬態的繪畫創作形式呈現新意象」黃柏維、「以靈光來表達萬物有靈論」張立曄、「活用古今中外各式符號具國際視野」洪易,9位藝術家發揮創意,以地方宗教風俗、歷史古蹟和傳統技藝等符號元素,對園區內建物、牆面及酒桶等區域,進行實作粧點彩繪,讓民眾可以近距離體驗當代藝術與在地歷史建築相互對話火花。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施國隆局長表示,感謝「藝點點文創美學工作室」國際雕塑藝術大師洪易統籌,組成堅強的藝術團隊,與來自全台各地的8位台灣新生代藝術家,以活潑親民的創作語彙,讓民眾貼近及了解文化資產的元素。園區藝術粧點整體規劃內容為「八大藝師、四大亮點、閃耀文資、藝術創新」,藝術家為期一個多月共同參與聯合創作妝點彩繪園區酒桶及建物牆面等,與民眾互動、對話,創造當代文化資產新亮點。以文化資產為基礎,運用當代美學與色彩來創作,使傳統的歷史文資意象融合並注入新藝術的美學與活力。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此次藝術創作妝點:

■雅堂館後方的七座大釀酒槽的彩繪工程-第一座由黃志偉來創作「民藝彩之華」、第二座由眼蟲計劃與黃靜萱共同以「美好時光」為題、第三座顏佳榮「萬龜祈福」、第四座張立曄「國泰民安.三太子」、第五座黑雞先生「Retro City」、第六座黃柏維「龍鳳呈祥」、第七座由洪易「風華重現🞗點亮文資」的壓軸創作。

※在7月酷熱的天氣下,藝術家在搭造4層的鷹架上爬上爬下汗流浹背創作,大酒槽高約8米,由每位藝術家分別獨立彩繪,其艱辛過程考驗體力與耐力,但卻賦予釀酒槽生龍活現的新生命!彩繪過程中逐漸成形的色彩與形象,令許多參訪的民眾讚美不已!

■渭水樓S02 的走廊牆面-藝術家們共同集體創作「八仙過海會龍王」。每個藝術家選擇一仙來創作,不同形式的風格互相交融混搭成豐富而趣味橫生的當代新八仙圖。藝術家們於現場構思即興創意,在雨夜的渭水樓熱烈揮灑畫筆,集眾人之藝將八仙與龍王全部請到園區來一遊。

■生活設計館的正面與背面-由黃柏維設計的「覆花布」和張立曄設計的「創意繁花盛開,生活豐華無限」以帆布輸出的方式來呈現。黃柏維以台灣傳統布花來演繹古今與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新意象,其流動的線條構成,產生古代「曹衣出水」的視覺感受。張立曄以飛翔的孩童、燦爛的星光、大腦的太空船、頭頂開花的男女形象與龍形寶船,比擬人類無盡的想像力能夠幻化成璀燦的美麗世界。

■中央廣場的地磅與青色小屋-由藝術家黃柏維擔任設計。地磅圖像以黃柏維代表性的「指菊」為主要元素,而青色小屋的花窗則以剪紙圖騰創作,使用紅紙剪黏各式文資圖像裝置於青色小屋上,其繽紛的效果十足展現文資無窮的豐富度。

 施國隆局長提及,「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的藝術妝點,就如同藝術引領著美學力量,在園區渲染傳遞更活潑而美好的文藝氛圍。而建基於台灣歷史與土地情感的文化資產,也將因這次洪易率領「藝點點」團隊的參與妝點當代美學的新面容,以軟性的藝術來妝點硬性的文資,使文資園區成為民眾更樂於來尋訪屬於我們本有的文化資產之地。文化有美、土地有情、社會有光,期待能夠邀請民眾到園區體驗與分享那文化資產散發的美與光。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https://www.boch.gov.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https://tccip.boch.gov.tw/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tccip981107/

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04)2217-7777

第七河川局防範南海低氣壓釀災 加強屏東常淹水區防汛整備@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7.30.屏東報導】

 由於南海低氣壓持續發展,8/2轉偏南水氣增多,預計西南季風會北上,中南部會有降雨趨勢發生,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積極針對屏東地區常淹水區進行抽水機預佈檢討,再度盤點轄區防汛整備情形,來因應此波降雨。

 第七河川局李宗恩局長7/30上午前往林邊佳冬地區,督導移動式抽水機預佈情形,並要求試抽整備,妥善率達到百分百。目前屏東縣已完成林邊、佳冬、枋寮、南州及東港等抽水機預佈完成,共132台,該局另備有18台支援,並已調動4台到林邊鄉公所支援,隨時出勤抽水。

 第七河川局表示,防汛重點工程之林園堤防已完成防汛整備,現場佈置太空包及消波塊,搶險隊隨時備勤出動。另外美濃廣林護岸已提前完工,可有效發揮防洪功能。牛角灣溪佳義護岸也提前完工,有效保護原民鄉聚落安全。

 在河川疏濬方面,第七河川局在旗山溪,荖濃溪、隘寮溪、武洛溪及高屏溪本流加強疏濬,109年汛期前完成疏濬617萬立方公尺,每年疏濬可有效讓高屏溪流域水位在颱洪期間下降,大河川水位下降,流入大河川的小支流可有效加速排水,減少淹水機率及時間。

 第七河川局提醒,8/2至8/5降雨可能會集中在中南部地區,請民眾遠離河川,避免接近河川,以確保安全。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第七河川局輔導河川公地養殖 現存魚塭依法取得使用許可書@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7.28.屏東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第七河川局鑑於高屏溪河川公地的現存魚塭由來已久,為減少河川區域內違規使用行為,在河川防洪安全前提下,得以保障高屏溪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輔導河川區域內現存魚塭依河川管理辦法申請許可使用河川公地養殖,首梯輔導兩位魚塭養殖業者取得河川公地圍築魚塭使用許可書,創下高屏溪首例。

 第七河川局李宗恩局長表示,以往河川管理辦法原規定,申請圍築魚塭者,以河川區域寬度三百公尺以上之河口區或感潮河段之不影響水流區域為限;近年來考量社會需求及河川管理實務需要,在無妨礙水流及河川防洪安全前提下,現存魚塭,經水理科學數據分析無妨礙河川防洪安全,並符合河川管理辦法規定者,即可申請高灘養殖魚塭許可。第七河川局依據現行法規進行科學數據水理分析後,規定在河防建造物二十公尺範圍內及經常水流區域中心點向兩岸計算河川寬度之三分之一之範圍內,嚴禁劃設魚塭申請許可範圍,其餘範圍現存魚塭可申請河川公地許可使用,讓申請人與管理機關有明確的依循。

 因河川區域申請圍築魚塭還需要地方政府水權及南區水資源局水利建造物興建證明,經各單位多次研商協調簡化水利建造物及水權申辦流程,讓申請程序簡便快速;另為配合推動法令鬆綁政策,檢討其圍築魚塭使用的保證金,以每使用面積0.1公頃1000元計收,並將水井視為圍築魚塭使用之附屬設施,其保證金以原許可使用行為計之,不另收取保證金。因應此次新型冠狀肺炎對河川區域內種植及養殖產業衝擊,降低使用人經濟負擔減少生活衝擊,於109年1/1起至12/31止為期1年,免徵規費(含行政規費及使用規費)。

 李宗恩局長提及,經第七河川局加強宣導後,從事魚塭養殖倆位業者,加入首梯輔導對象,經取得水井之水利建造物及水權證明文件後,向第七河川局申請圍築魚塭使用許可,使往後使用河川公地獲得保障,父子倆人對這項措施予以肯定。呼籲民眾依法申辦河川公地,不要在河川內違規使用,以維持河道通洪順暢,保障高屏溪沿岸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瑪家鄉2020紅藜親善公主選拔7/20-8/11網路投票、8/14決賽@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7.27.屏東報導】

 瑪家鄉公所7/27舉行【瑪家鄉2020全國紅藜親善公主選拔大賽】宣傳,梁明輝鄉長表示,「紅藜親善公主選拔」不但提供更多有心學子及青年朋友參與,更將瑪家鄉的好山、好水、觀光、人文、藝術、農業、紅藜產業推至世界各地,持續綻放出燦爛花朵。紅藜親善公主選拔共有20位佳麗報名參賽,歷經7/11及7/18培訓課,兆詠妤(排灣族/排灣村)、吳思函(漢族/高雄市)、李岱玲(排灣族/北葉村)、邱宇芯(排灣族/涼山村)、卓莪冷(排灣族/北葉村)、林詩語(排灣族/獅子鄉)、連家蓉(漢族/台中市)、童若甯(排灣族/北葉村)、賴品涵(排灣族/佳義村)、盧郁惠(泰雅族/苗栗縣)、謝易潔(漢族/高雄市)、韓嘉郁(排灣族/台中市)12位佳麗通過晉級,8/14將於瑪家國中進行決賽。

 7/20至8/11進行網路投票,透過網路投票及現場投票將選出最高票數的公主將獲得最佳人氣公主獎,獎金1萬元。

■「瑪家鄉2020全國第二屆紅藜親善公主選拔大賽-網路票選人氣王

https://forms.gle/vcd3R3u78yJzkHuJ9

 梁明輝鄉長提及,紅藜(北排灣族語為dulis)是瑪家鄉特色產業及傳統作物之一,對鄉民而言具有共同的傳統記憶,又為原住民特殊傳統作物主食之一,是排灣族與魯凱族釀製小米酒所需酒麴發酵用的原料。瑪家鄉為紅藜的故鄉也是屏東縣紅藜主要生產地區。瑪家鄉栽種均遵守無毒有機方式,因此種出來的紅藜檢驗都是合格的,凡有參加產銷班及協會組織的農民,都很安全有保障(因為他們都有先與廠商或公司簽契作合約),賣價也穩定。梁明輝鄉長上任即積極推動原鄉特有產物「紅藜」,冀由生產及開發、傳統文化利用及觀光價值等,帶動瑪家鄉「紅藜」與【觀光】產業同步發展、提振原鄉觀光產業。

 梁明輝鄉長說明,為保持【瑪家紅藜】的優良品質,提升產品價值與多元開發,瑪家鄉堅持無毒有機栽種,嚴格管控品質,並與生技公司、工研院及大學相關科系合作,提高紅藜產量及品質,研發各項新產品,提高鄉親收入,向上級政府爭取經費興建集貨場、冷凍及加工廠,透過各種媒體與網路,加強宣傳紅藜作物功能、吃法、用法,讓更多國內外人士瞭解,加強行銷通路,開拓穩定的市場。為幫助農民行銷紅藜,瑪家鄉公所也向農民收購合格紅藜總收1947台斤,並委託鄉內雜糧產銷班代工成伴手禮,部分分送到學校營養午餐及文健站的午餐。

 8/14【瑪家鄉2020全國紅藜親善公主選拔大賽】暨農特產品、手工藝展售活動,活動詳情請上瑪家鄉公所網站查詢或洽詢0800-800-121分機41林梅花

瑪家鄉公所https://www.pthg.gov.tw/townmjt/

屏東縣瑪家鄉公所FBhttps://www.facebook.com/majiatownship/

縱管處2020 East of Taiwan[花東海灣盃自行車挑戰]9/12-9/13花蓮縣瑞穗鄉開騎@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7.25.花蓮報導】

 【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縱管處)主辦「2020 East of Taiwan 花東海灣盃自行車挑戰台9-11線200K、400K」,9/12至9/13在花蓮縣瑞穗鄉開騎。

 縱管處郭振陵處長表示,「2020 East of Taiwan 花東海灣盃自行車挑戰台9-11線200K、400K」與以往最大差別是騎乘路線將於9月向「法國極限運動俱樂部自行車聯合會(Brevet De Randonneurs Mondiaux,簡稱【B.R.M】)申請國際認證,本次200K/400K活動為B.R.M前哨站自行車賽,其中一條400K路線目前將是台灣唯一向B.R.M提出認證的路線,縱管處希望藉此機會打響臺灣東部自行車在國際知名度,邀請國內外熱愛自行車玩家、樂於挑戰的騎士們,搶先體驗山海一色、稻浪搖曳、風光明媚的東臺灣經典路線。邀請民眾體驗「2020 East of Taiwan 花東海灣盃自行車挑戰台9-11線200K、400K」瘋系列自行車活動,即日起至8/11在「伊貝特」開放報名。

■伊貝特報名網「2020 East of Taiwan花東海灣盃自行車挑戰活動

https://bao-ming.com/eb/www/activity_content.php?activitysn=4417

 活動騎乘路線將由縱管處處本部出發,串連台9線及台11線優美景點、純樸的社區、部落,並將車友口中的秘境路線像是193縣道、花75縣道、台23線(小天祥)、台30線(玉長公路)、跨越板塊的玉富自行車道,經典小鎮花蓮縣的鳳林鎮、瑞穗鄉、吉安鄉、富里鄉以及台東縣長濱鄉、關山鎮、成功鎮、池上鄉等絕美地段做為結合,報名成功並完成繳費的車友,活動當日完騎200K及400K的車友,還有機會抽中國際知名設計師安德烈為本次活動設計的限量車衣。

 縱管處也規劃75K、「關山小鎮自行車逍遙遊」,歡迎民眾到花東,享受安心自行車逍遙遊,一起品味在地小吃美食、欣賞知名歌手王宏恩等精彩音樂表演及集章體驗趣味。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s://www.erv-nsa.gov.tw/

花蓮縣瑞穗鄉興鶴路二段168號(03)887-5306

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愛無國界、真愛台灣」弱勢關懷7/19高雄市鳳山捷運站前廣場@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7.16.高雄報導】

 由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主辦,全國理事長張晉祥、全國執行長黎氏王燕、高雄會長黎垂楊、台南會長阮氏雪愛共同發起「愛無國界、真愛台灣」弱勢關懷公益活動,結合協會幹部與邱臣遠立委、李雅靜議員服務處、中華圓夢公益展望會許旗成理事長等共襄盛舉,7/19(日)10:00於高雄市鳳山區中華街49號(高雄市鳳山捷運站前廣場)辦理,預計16:00-18:00發放愛心包子、饅頭共6000顆,發放對象:街友、弱勢團體、低收入戶民眾。

 張晉祥理事長表示,本著愛眾親仁、無私奉獻的服務精神,以「愛無國界、真愛台灣」做公益,為協會核心價值,與大家共享福氣。此次活動,意義非凡,藉由愛心肉包、饅頭發放讓姐妹們走出自信、走出尊嚴,讓大家學習分享幸福分享愛,藉由活動讓台灣民眾認識我們,也多一份包容的心,讓世界看見台灣,「應為我們在(愛)不曾被遺忘」,也讓新住民感受到台灣就是我們的家,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黎氏王燕執行長表示,協會幹部踴躍參與此次活動並捐贈共襄盛舉:

■贊助10000元:金氏紅歌。

■贊助5000元:楊莎莉、范珮琳、尤氏花、黎碧絨、簡曼林、蘇于玲、阮明明。

■贊助3000元:楊氏惠。

■贊助2000元:吳金瑞、陳姷諪、陳碧鸞、黎玉宣、黎碧文、張曉恵、胡暄梅、阮翠妙、黎盈佳黎碧枝

■贊助1200元:阮映玉、黎氏柳。

■贊助1000元:黎紅福、陳小錢、武美玲、阿梅、胡氏娥、胡翠維、陳玉泉、小白、黎氏映月、黎美芳、黎寶珠、阮氏金鸞、黎夢𣏹、喬美蓉、范氏嬌、賴秋水、朱雪明、楊玉碧。

■贊助600元:潘竹梅、美芳、小真、阮小真、范氏碧。

■贊助500元:伍貴芳…..等人。

■政德肉品60斤豬肉。

 黎氏王燕執行長提及,協會也感謝那些默默支持的捐贈者與工作人員,沒有你們,我們就沒有機會幫助更多弱勢族群,協會就是你們的家,大家是一家人,雖然只是回饋台灣的一點小小的心意,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因此受惠,對於行動不便的民眾,也會協助派員親送到家,秉持做愛心的精神,給予需要幫助的人關懷、照顧,讓弱勢家庭感受「新住民姐妹」的溫馨與關懷。也特別感謝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全國理事長張晉祥,平時不遺餘力地幫助新住民,並輔導協助新住民的(1)人權協助(2)聯誼活動(3)弘揚佛法(4)技能輔導(5)弱勢關懷(6)急難救助等等,將協會當成『家』在經營,讓協會發光,讓姊妹有面子,也期許幫助更多在台灣的新住民都能安心生活。

 中華圓夢公益展望會許旗成理事長表示,【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舉辦國際性「愛無國界、真愛台灣」弱勢關懷、愛心公益活動,已持續三年餘,協會也將服務內容持續擴大,並藉由與民意代表、愛心人士結合,拋磚引玉,讓活動場面更溫馨,物資更豐富,也期許更多善心人士、志工加入,共襄盛舉。

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FB

https://www.facebook.com/社團法人台灣新住民人權展望協會-110718703632224/

客委會客發中心客家文化繪本「伯公您好神」7/8新書發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7.08.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為讓小朋友認識豐富的客家文化,近年來陸續出版以客庄節慶、傳統工藝為主題的優質文化繪本,也結合客家文化與環境生態教育內涵,推出多部「大獅兄家族人偶劇」,持續受到大小粉絲喜愛。今年出版《伯公您好神》文化繪本,是首度改編自同名大獅兄人偶音樂劇,透過生動有趣的繪圖與文字,讓讀者跟隨著大獅兄家族返回阿公阿婆家遊歷的腳步,與獅兄家族一同認識客家人重要的信仰神祇─伯公(bagˋ gungˊ)。

 客發中心7/8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舉辦《伯公您好神》文化繪本新書發表會,何金樑主任特別致贈繪本給基督教信望愛家園、飛夢林家園、慈幼之家等育幼院代表,希望帶給院生不同的族群文化洗禮。

 園區吉祥物「大獅兄家族」偕同「伯公」熱情演出,讓現場貴賓共下感受伯公的滿滿福氣。會中也邀請客語薪傳師羅紫菱為小朋友說故事,並舉辦有獎徵答活動,贈送全新出版的繪本及周邊文創小物,現場氣氛熱烈。

 何金樑主任表示,大家一起為文化推廣共同打拼的感覺真好,感謝文化工作者和教育界人士耕耘付出,客發中心將持續推辦更多文化活動、出版文化繪本,與各界攜手合作,使族群文化繼續傳承。本書以客庄巷弄最常映入眼簾的廟祠神祇「伯公」為主題,與其他族群通常一個村落只有一個土地公廟祠是很大的不同之處,也是客庄的特色,是客家人重要的民俗信仰與心靈寄託。藉由大獅兄兄弟姊妹四人回到阿公阿婆家遊歷及參與伯公生的生動故事,讓讀者認識客庄中不同形象的伯公,也透過融入客語字辭、互動機關與電子有聲書DVD,增添閱讀與客語學習的樂趣。

 民眾如欲購買客發中心出版的繪本,可在客發中心臺灣客家文化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國家書局、五楠書局購買,歡迎大小朋友閱讀及分享客家文化繪本。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