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醫院、敏惠醫專5/27簽訂MOU培育咀嚼吞嚥長照人才@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5.27.高雄報導】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葉至誠校長率領營新醫院5/27赴小港醫院參訪咀嚼吞嚥機能重建中心,由郭昭宏院長及多位主管一同接待;小港醫院郭昭宏院長、敏惠護專葉至誠校長雙方以提昇國內咀嚼吞嚥和口腔衛生保健專業知能為前提,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培育咀嚼吞嚥障礙專才,持續深化社區照顧網絡,打造全國首選咀嚼吞嚥訓練中心。大同醫院馮明珠高專、營新醫院張淑貞副院長與高雄市衛生局林妙玲技正等人出席見證。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2018年3月起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長者因退化需依賴鼻胃管灌食,統計發現台灣復健期腦中風病患咀嚼吞嚥障礙盛行率為53.61%,中風個案合併吞嚥障礙者之5年死亡率為無吞嚥障礙者的1.84倍。小港醫院關注到此問題,率先組團至日本取經學習,107年成立全台首座「咀嚼吞嚥機能重建中心」,由跨專業團隊組成,成立專屬檢查室並配置先進的醫療設備,並建立個案相關評估、診療等標準,制定客製化診療計畫,成功移除30%個案的鼻胃管,擺脫「象鼻人生」。

 郭昭宏院長表示,小港醫院長期致力於培育咀嚼吞嚥醫療人才,並接受高雄市政府委託,創建咀嚼吞嚥障礙照護標準認證課程並辦理人才培育課程,足跡從南到北,深獲好評反應熱絡。

 小港醫院在咀嚼吞嚥障礙病人整合照護上,108年獲得SNQ國家認證最高品質榮耀,並成為全台灣第一個與公部門共同合作的單位,與敏惠醫專合作除可協助學校培育跨領域、創新能力,畢業即就業精準健康照護人才,更是透過小港醫院的力量將長照服務推廣至全國各個角落,建立典範,成為他國競相學習的榜樣,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http://www.mhchcm.edu.tw/

敏惠醫專FBhttps://www.facebook.com/mhchcm.family/

台南市柳營區中山東路二段1116號(06)622-6111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http://www.kmhk.org.tw/

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號(07)803-6783

人工掛號(07)805-9152[開放至16:00]

語音掛號(07)807-0210

小港醫院「小港林園大聯盟」5處C級巷弄長照站5/25揭牌@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5.25.高雄報導】

 小港醫院長期深耕社區,為在地長輩提供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2020年獲得政府核准設置5處[C級巷弄長照站],5/25在醫院大廳舉辦揭牌典禮,高雄市府衛生局張秋文簡任技正、社會局黃淵源局長、小港區公所李元新區長、小港區衛生所蔡智仁所長、小港區及林園區里長、高醫體系醫院長官等人共同揭牌。

 小港醫院郭昭宏院長表示,小港醫院本次設置5處[C級巷弄長照站],地點分別位於小港區大林蒲、大坪頂、港興及青島里和林園區王公里,每周一至周五服務,項目包含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關懷訪視、電話問安、轉介及諮詢等等。郭昭宏院長率領院內團隊,除向各界貴賓致意感謝外,更感謝政府對小港醫院長期投入長照資源網絡的支持,將醫院結合社區,與在地里長攜手服務從小港區延伸至林園區,落實「醫社一家親」。

 高雄市府衛生局張秋文簡任技正表示,小港醫院推動優質長照服務,深入鄰里社區,建構ABC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透過醫院與各據點的里長們一起合作,並結合社區志工來服務長輩,藉以增強鄰里居民彼此之間的連結。感謝小港醫院及里長們,打造舒適空間,讓長者走出戶外,維持人際關係、持續社會參與,活出自信與尊嚴,希望小港醫院能持續落實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服務,嘉惠更多長者。

 [C級巷弄長照站]除了讓長輩參與課程活動外,中午時段亦能留在據點享用營養美味餐點,港興里志工提及在[C級巷弄站]大家可以一起呷飯配話,各自帶拿手菜一同分享,日常又很自在的生活樣貌,是獨自在家沒有的溫暖。

 小港醫院期待C據點的設立能發揮長照ABC的網絡功能,以點線面的延升將在地老化及社區照護模式得以向下扎根,實踐在地照顧、在地安老的目標,就如禮運篇大同章所言「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http://www.kmhk.org.tw/

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號(07)803-6783

人工掛號(07)805-9152[開放至16:00]

語音掛號(07)807-0210

瑪家鄉公所培訓導覽解說人才 梁明輝鄉長推動觀光旅遊產業5/21第二期導覽解說員結業式@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5.21.屏東報導】
 瑪家鄉公所梁明輝鄉長為強化部落觀光旅遊產業與農特產品之營造,因應專5道路周邊觀光發展,因而需培育更多瑪家鄉族人導覽解說實作能力與技巧之課程,近日與大仁科技大學休閒觀光系合作,辦理「瑪家鄉109年在地導覽解說紮根化人才培訓班」,分別有「導覽解說專業知識及技術、實地戶外導覽訓練、實地部落資源盤點及實地部落踩線」等課程,培訓班推出後受到族人熱烈迴響,原本計畫報名人數需20人,但到開課前二天報名人數暴增到38人,顯示瑪家鄉族人對在地觀光產業專業的覺醒及需求;瑪家鄉「109年在地導覽解說紮根化人才培訓班」5/21舉行結業式,大仁科大郭代璜校長、大仁科大觀光系鍾招正副主任、長榮百合國小陳世聰校長、瑪家國中劉應德主任、瑪家代表會杜文來主席、屏東縣府原民處處長助理雷正輝、陸月嬌議員助理陸宥熹、各村村長、社區理事長到場觀禮。


 梁明輝鄉長表示,看到鄉民報名踴躍,學員認真學習的態度,讓他非常感動。瑪家鄉要發展觀光,條件良好,得天獨厚,再加上政府同意瑪家鄉申請的專五道路(自然生態旅遊最新路線,禮納里到舊瑪家部落,並延伸到舊筏灣、巴大源)及屏37線、屏185線觀光計畫,因此前景看好。目前需要加強的就是從事觀光業人才的不足,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瑪家鄉公所2020年訂定目標辦理下列人才培訓班:
1、導覽解說員培訓(目前已經開課)。
2、接駁車人員培訓(有職業證照者優先,沒有證照者安排參加職訓局駕訓班)接駁車人員還必須要參加導覽人員及急救人員培訓。
3、餐飲業人員培訓(有丙級證照之業者優先,沒有證照者安排參加職訓局培訓班)。
4、民宿業人員培訓(業者房屋合格者優先,沒有證照者給予指導改善)。
5、觀光網頁製作及套裝行程的安排(目前已開始製作)。
6、觀光果園導覽解說人員培訓班。
7、其他班別


 梁明輝鄉長提及,瑪家鄉觀光事業2020年至2021年的重點發展:
■瑪家專五道路啟用(軟硬體設施的加強)
■打通佳瑪道路成為台灣最佳自行車、機車旅遊專用道
■觀光導覽手冊或摺頁的編印
■各部落神話傳說故事撰寫成冊
■從事觀光工作人員培訓(導覽人員、接駁人員、餐飲、民宿、溯溪等)
■觀光網頁的製作及旅遊套裝行程的安排
■遊客接待中心的設立及禮納里停車場、舊瑪家接駁站、舊筏灣接駁站的營運
■登山步道及北葉翔鷹步道的建立
■笠頂山風景區與佳義四層瀑布的開發
■涼山牛角灣溪親水公園及觀光步道之串聯
■部落市集的啟動
■爭取設立[瑪家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
■各部落的亮點計畫
■各部落露營區的開發
■佳義喝水溪生態保育整治計畫及步道工程


 梁明輝鄉長期許學員們能回到原鄉部落,積極推展旅遊產業、生態觀光,讓原鄉各部落擁有高度多樣性的自然生態、人文藝術景觀、多元文化及豐富物產等優勢條件,以利提升瑪家鄉的觀光能見度及經濟繁榮,讓瑪家鄉成為台灣的觀光亮點勝地。


【瑪家鄉公所】https://www.pthg.gov.tw/townmjt/
「屏東縣瑪家鄉公所FB」https://www.facebook.com/majiatownship/

第七河川局因應豪雨等級雨量 5/21屏東地區防汛整裝保安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5.21.屏東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繼5/14黃蜂颱風視訊會議,5/21再次召開防汛整備視訊會議後,第七河川局針對屏東地區常淹水區進行抽水機預佈檢討,盤點轄區防汛整備情形,立即啟動3台移動式抽水機整裝待命完成,隨時可出發進行淹水地區抽水作業。受到滯留鋒面影響,高屏地區5/21天氣轉趨不穩定,根據中央氣象局天氣預測,5/21下午開始,西南風會逐漸增強,降雨強度及範圍也逐漸增加,到5/22一整天,西南風轉變成西南氣流,高屏地區出現降雨機率增高,南部地區甚至會出現豪雨以上等級的降雨發生。

 第七河川局於屏東縣已完成林邊、佳冬、枋寮、南州及東港抽水機預佈完成,共115台,該局搶險開口契約有7件廠商,已完成整備,隨時可投入救災搶險;在建工程廠商也成立搶險隊21隊,以確保在建工程無防汛缺口且安全無虞。

 第七河川局李宗恩局長表示,目前七河局針對智慧型防災技術,每次颱風豪雨,根據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提供的3小時淹水模擬資料,第七河川局再將結合淹水感知器及定量降雨預報資料,進行高屏溪及東港溪流洪水模擬,並進行洪水預警資料研判,讓移動式抽水機組能夠靈活調度及預佈,亦隨時注意轄區積淹水資訊,減少淹水機率。未來三天降雨可能會集中在高屏地區,呼籲民眾遠離河川,避免接近河川,以確保安全。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第七河川局因應汛期、黃蜂颱風影響 做好防汛整備降低災害@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5.14.屏東報導】

 第七河川局為因應109年汛期到來及黃蜂颱風形成,依據中央氣象局情資研判,黃蜂颱風可能影響的範圍包括恆春半島及高屏地區,預估颱風影響時間是5/16(週六)下午至5/17(週日)白天,持續保持高度警覺,隨時掌握颱風動態及降雨量即時資訊,做好各項防汛因應及隨時支援作業;第七河川局五月起再次盤點各項防汛整備,啟動防汛作戰。並與屏東縣政府合作,沿海鄉鎮已準備移動式抽水機133台,並都已經提前預佈完成,第七河川局防汛倉庫也備妥18台待命,皆已完成測試及整備,妥善率100%。

 黃傭評副局長表示,第七河川局在應用網路科技防災部分,目前已建置10站路面淹水感知器,6月份會再完成11站,也架接屏東縣政府8處路面淹水感知器,合計共29處;分別設置在佳冬鄉、林邊鄉、枋寮鄉、美濃鎮等地方,其功能是希望應用水位計量測淹水深度,透過網路科技及時掌握淹水資訊,提前預警移動式抽水機調度,減少災害發生。另外在高屏溪流域防洪構造物埋設10處沖刷粒子,也是透過網路科技及時掌握河川高灘地沖刷情況,提前預警搶修搶險開口契約工程調度,搶得先機將颱風災害降到最低。

 對於工地預防搶險,針對凹岸容易沖刷的河岸,吊放太空包或消波塊搶險以防止河岸沖刷;並針對轄區瓶頸段事先清淤疏濬完成,以保持河道暢通。以美濃溪為例,今年截至5/13止,已清淤20.6萬立方公尺土方,可有效降地水濃溪水位及美濃市區淹水風險。也針對轄區內各工地防汛搶險組織進行盤點,保持密切聯繫,適時可機動性調度,以因應汛期及防範颱風來襲。

 第七河川局提醒,颱風季節已到,民眾可透過智慧型手機下載行動水情APP,輕易掌握氣象及各地區水情即時訊息,也呼籲提前作好防颱整備,降低減緩天然災害。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林采瑩,徐巧玲,徐靖軒繪畫展「無了時」5/4~5/17柳美術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5.04.台中報導】

 鄭薇策劃「無了時over and over again」5/4~5/17【柳美術館】展出林采瑩、徐巧玲、徐靖軒三位創作者的繪畫;該展以台灣俚語「無了時」為主要概念,透過永無止盡、無窮盡的意義,指向人們在追尋未來時內心所止不住的慾望之火。

 華巍藝術新聞總監賴慕芬表示,對於剛畢業、社會階層卡在中間的20多歲年輕人而言,追求美好未來的過程,總是伴隨著一些如同人生絆腳石的關卡,不論是兵役、進入職場,還是重新適應家庭,這些躲避不了的種種無奈,總是像無情大海般的一次又一次打擊著內心所有對於未來的美好想像與希望。然而,這個內心屢遭挫敗的慾望之火,卻又總能自我療癒、蓄勢待發、不知好歹的隱隱跳動。

 賴慕芬提及,「無了時over and over again」試圖探討人在這無無了了看不見盡頭的人生追尋中,如何自我療傷、信心喊話、抑或是選擇躲避等情境。藉由「無了時」的概念,嘗試以樂觀自在的態度,瀟灑的看待人在社會枷鎖中的妥協與無奈。

「無了時 over and over again」

日期:5/4(一)~5/17 (日)12:00-18:00[週三休館]

地點:柳美術館(台中市中區中山路257巷14號)

展覽贊助-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柳美術館https://www.liuartmuseum.com/

柳美術館FBhttps://www.facebook.com/LiuArtMuseum/

遠雄海洋公園5/7-25招待媽媽 5/11~6/30醫護同仁免費遊園@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5.07.花蓮報導】

 【遠雄海洋公園】5/7~5/25免費招待媽媽遊園(需搭配一位子女購票-需依身份別臨櫃購票,或持各通路票券、兌換券者皆適用,入園時出示二人身份證件或戶口名簿;此專案適用於孕婦媽媽,需持媽媽手冊,及亦需搭配一名購票者)。

 【遠雄海洋公園】為表達對醫護人員抗疫的敬意,推出「醫護人員免費入園優惠」,醫護人員5/11~6/30憑醫護證件(醫院員工證、醫院志工證、執業執照、工作識別證)享入園免費,期望讓第一線醫護人員休假時可以放鬆身心。

 【遠雄海洋公園】今年暑假前將陸續推出全新主題設施,「大章魚沙灘遊戲場」、「鯨魚大冒險」,全新動態遊戲場,專為1~6歲及6~12歲兒童設計;另外,「水漾動感噴泉」將於今夏登場,沁涼的玩樂氛圍,有夢幻水幕區、舞動水花區、奇幻水霧區、水晶隧道區等,是今夏不可錯過的必玩設施。今年園區內兩大場館體驗升級,提供全新的數位娛樂體驗;全台唯一的海洋主題音樂劇「奇妙洋慶典」,以華麗服裝造型及舞台設計,營造海洋慶典的節慶氛圍,並加入了全台唯一的環景劇場光影特效,延伸舞台效果,藉由演員穿梭觀眾席間,增加與遊客的零距離互動;受大、小朋友喜愛的「探險島水族館」除了原有豐富的水族生態介紹外,園區更耗資千萬打造軟、硬體設施;互動科技及藝術創作,結合海洋生物,透過光、影變化,讓您猶如置身海洋中的奇幻空間。

遠雄海洋公園http://www.farglory-oceanpark.com.tw

遠雄海洋公園FBhttps://www.facebook.com/fargloryhop

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福德189號(03)812-3123

美和科大、屏東太平洋百貨產學聯盟 培育學子提升技職能力@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5.08.屏東報導】

 美和科技大學攜手【屏東太平洋百貨】5/8舉行產學策略聯盟簽約,由美和科技大學翁順祥校長與【屏東太平洋百貨】郭惠凰店長共同締約,象徵雙方緊密合作、共榮共享,同時開啟屏東地區產學合作的新里程碑。

 郭惠凰店長表示,美和科技大學是一所創校超過50年的「名牌大學」,長期在地深耕,培育眾多屏東子弟,並擁有傲人的學生就業率,同時該校也積極結合在地企業,發揮自身優質的教學實力與研發能量,營造產學雙贏的共榮局面。【屏東太平洋百貨】1997年在屏東落地生根、萌芽,並一躍成為屏東最幸福的購物響食天堂,更成為屏東的時尚指標,而身為在地企業楷模的屏東太平洋,此次與美和科技大學的產學合作,除希冀透過雙方產、學優勢,以強化雙方競爭力外,更彰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社會企業理念。

 翁順祥校長表示,證照第一與就業優先是美和科大辦學的兩大指標,除打造傲人的就業率,近年來推動國際化的同時,更秉持「越在地,越國際」的精神,積極結合在地優質企業團體,以落實「在地出發、邁向國際」的發展理念,此次與【屏東太平洋百貨】合作,正是著眼於該公司的經營實力與創業理念,透由實際合作,發揮彼此優勢,提供產學合作、學生工讀、學生實習與在地就業,創造雙贏局面。

 郭惠凰店長提及,【屏東太平洋百貨】一向熱衷在地事務,善盡社會責任,此次與美和科大的合作更是看中該校優質的辦學績效與研發能力,希冀透過產學合作計畫,引進優質的人力資源與產品,為雙方未來的發展創造互榮互利的加乘效果,「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相信很快就能開花結果。

 【屏東太平洋百貨】劉忠志副董事長當選美和科大董事長後,積極引入企業管理理念,銳意革新校務,為美和科大的永續發展奠定雄基,此次在劉忠志董事長促成下,美和科大與屏東太平洋百貨必能提供屏東學子一個求學與就業兼顧的優質學習環境。

美和科技大學http://www.meiho.edu.tw/

屏東縣內埔鄉美和村屏光路23號(08)779-9821

屏東太平洋百貨http://pd.pacific-mall.com.tw/indexStore.php

屏東縣屏東市中正路72號(08)732-5666

屏東地檢署、第七河川局共構優質疏濬工程@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5.08.屏東報導】

 為防範屏東縣內河川砂石盜採及暴力等情事,屏東地檢署黃謀信檢察長、陳怡利主任檢察官、陳彥竹主任檢察官等人5/8至水利署第七河川局瞭解疏濬工程作業及第七河川局預防不法之具體措施;第七河川局李宗恩局長、管理課張簡進賢課長及政風室劉慶龍主任等人分別就疏濬工程之監控管理方式及建構水利機關與司法機關之廉政平臺實施簡報說明。

 李宗恩局長說明第七河川局監管中心作業流程與機制及如何對疏濬作業車輛所裝載的砂石土方量進行監管及管控,及時透過河川疏濬現場傳輸系統傳送資料,智慧統計各家廠商疏濬量,以避免超量。另疏濬現場亦透過影像監視系統,監督現場挖土機及砂石車輛運作情形及藉由人力保全管控機制,避免盜採砂石等具體防範措施。

 屏東地檢署黃謀信檢察長肯定第七河川局在河川疏濬工程及防範盜採砂石諸多措施之努力,並表示公務員係代表國家執行公務,要勇於任事,若在執行上遇到困難或暴力威脅之徵兆,能事先透由雙方之廉政平臺及時反映,屏東地檢署一定會支持每位依法行政的公務員及最堅強的後盾,透由跨域合作,共同推動疏濬工程之行政透明,杜絕盜採砂石及暴力事件之發生,有效嚇阻不法情事,共同維護河川安全及國土保育之目標。

水利署第七河川局http://www.wra07.gov.tw/

瑪家梁明輝鄉長感念婦女辛勞 5/7模範母親暨婦女楷模表揚@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美蘭/2020.05.07.屏東.瑪家報導】
 瑪家鄉梁明輝鄉長為關懷鄉內默默付出的母親及婦女們,5/7在涼山社區集會所辦理瑪家鄉109年度「溫馨五月天」母親節暨婦女節活動,表揚「模範母親」、「婦女楷模」,藉以表達對鄉內所有母親及婦女們衷心的祝福與感謝。活動邀請涼山社區當地教會及文化健康站共襄盛舉,一起為此活動帶來精采演出。佳義國小及附設幼兒園也以表演傳統歌謠及吹奏薩克斯風的表演感念母親的辛勞。


■模範母親-
瑪家村:童花娘   涼山村:蔡涼秋   佳義村:鄭春美
排灣村:石春妹   北葉村:王秀菊  玉泉社區:陳含笑
三和社區:高秋妹  美園社區:盧杏花


■婦女楷模-
瑪家村:鄔淑華   涼山村:方惠妹   佳義村:孫春妹
排灣村:蕭阿惠   北葉村:張麗雪  玉泉社區:歐初霞
三和社區:陳月梅  美園社區:戴櫻香


 梁明輝鄉長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趨緩,及避免造成防疫破口,此次遵照「公眾集會因應指引」辦理,除活動前後委請鄉公所清潔隊全面消毒會場,另實施實名制監測體溫,更利用社區集會所空間優勢,全程呼籲與會民眾配戴口罩並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活動中最讓人動容的「親子洗腳禮」是讓孩子們透過清洗及觸摸母親的雙腳,感受歲月風霜在其雙腳上所留下的烙印,期能深刻體會母親無怨無悔的付出。


瑪家鄉公所https://www.pthg.gov.tw/townmjt/
屏東縣瑪家鄉公所FBhttps://www.facebook.com/majiatow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