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雄海味料理主廚PK賽 [翰品酒店]冠軍、[漢來飯店]亞軍、[圓山大飯店]季軍@RUN NEWS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07.27.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為推廣高雄海味,7/27在高雄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9 高雄海味料理大賽」,由超級美食家徐天麟、台菜女王黃婉玲、台灣餐飲產業工會林登春理事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侯智耀老師及新加坡同樂飲食集團研發主廚湯淯甯等美食界專家組成評審團,以公平、公正、公開方式現場進行嚴謹評分外,現場更由知名美食主持人吳恩文擔任賽評主播,並透過高雄海味地圖粉絲專頁直播讓全國民眾同步收看。

 9家四星級以上連鎖餐飲飯店主廚發揮創意用海洋五寶入菜,經激烈競賽後結果出爐,翰品酒店江進華賴穎男陳俊隆以「高雄五寶·幸福高雄」技壓群雄勇奪冠軍;漢來美食王誌雄店長、陳奕皓主廚以「幸福海味·盡在漢來」拿下亞軍;圓山大飯店黃昱銘徐偉翔陳世章以「虱鄉魷仔」榮獲季軍。由李四川副市長頒發由在地新銳文創品牌山津塢,以取材自船家祝福寓意特別為活動量身打造,繪有高雄海洋五寶漁獲的大漁旗,祈願得獎業者未來以高雄海味料理在旗下飯店餐廳實現,豐收滿載、生意興隆。

 李四川副市長表示,高雄是海洋都市,除了漁業資源相當豐富及多元化,產量更佔全國50%,因此海鮮是高雄很重要的元素,期待透過這次料理比賽讓民眾更瞭解高雄五寶,未來獲獎的前三名得獎業者會將菜色列入餐飲菜單於飯店販售,讓所有來高雄觀光的消費者、好朋友,都可享受在地最優質澎湃的海鮮料理。海洋局將會在下半年辦理一系列的漁產品推廣活動,要將高雄的海味推薦給全台灣的好朋友。更多活動詳情可洽高雄海味地圖粉絲專頁。

高雄海味地圖FBhttps://www.facebook.com/kaohsiungoceanmap/

台商曾國華建台灣小鎮美術館 獲邀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 2019兩岸書畫名家展7/28揭幕@RUN NEWS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07.25.江蘇.句容報導】

 台中企業家曾國華在中國大陸江蘇省句容市籌建「台灣小鎮美術館」經營有成,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2019年1/9舉行2018年度年會時,邀請台灣小鎮美術館參與聯盟,由台灣小鎮文創園區藝術總監黃文棟與江蘇省美術館簽署協議,正式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與江蘇57家美術館合作,互享藝術資源,蔚為兩岸藝壇盛事。

 「台灣小鎮美術館」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後,首次登場的大展,是由江蘇省美術館主辦「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邀請展」,首站7/27至8/26在台灣小鎮美術館,7/28上午九點舉行開幕式,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張大春局長將偕同台灣藝術家共同參與盛會。有台灣24位知名藝術家獲邀參展【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邀請展】,在台灣小鎮美術館展出一個月後,隨後將在江蘇省包括江蘇省美術館、揚州市美術館、鎮江市美術館、淮安市美術館、常州劉海粟美術館、張家港市美術館、蘇州基業美術館等其他7個美術館繼續巡迴展出一整年,堪為兩岸文化一大盛事。

 藝術總監黃文棟表示,江蘇省「台灣小鎮美術館」2018年7/2由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前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及前文化部政務次長林金田與江蘇省黨政及藝術家代表共用剪綵揭幕,現場貴賓雲集,盛況空前;台灣中部23位知名藝術家亦應邀前往參加開幕首展「兩岸三地2018書畫名家邀請展」,和來自新加坡及南京在地的重量級畫家同台展藝,熱烈交流,為台灣小鎮美術館成功打響第一炮。「台灣小鎮美術館」在2018年正式開館前,已多次邀請台灣藝術家與江蘇當地書畫同好展藝交流,充分彰顯兩岸特色,而引起江蘇各地美術館的重視,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龍頭「江蘇省美術館」更是諸多肯定;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是江蘇全省性美術館聯盟組織,由江蘇省美術館倡議成立,成員包括江蘇省範圍內省級美術館、各市縣美術館、名人美術館、院校美術館及各地優質民營美術館,目前總共有57家美術館,藝術資源相當豐厚。

 藝術總監黃文棟提及,「台灣小鎮美術館」係於25年前到江蘇開創事業的台商曾朝慶、曾國華父子,在鄰近南京的句容市胼手胝足所打造的造鎮開發計畫,曾朝慶2006年因病去世後,曾國華秉承父志,大力建設這座極具文化特色的大型社區。曾國華一方面帶領當地台商成立助學機構「朝陽興學會」幫助當地貧困學生,12年來發放的助學款已逾100多萬元人民幣;另為推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曾國華這幾年還積極籌建美術館,精心打造的「台灣小鎮美術館」充分彰顯台灣特色文化元素,深受當地民眾喜愛,2018年7月經江蘇省文化廳批准成立兩岸特色明顯的美術館,2019年1月更進一步獲邀成為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成員。「台灣小鎮美術館」為兩層樓展覽空間,內部設施均比照江蘇省美術館,往後館際聯盟成員的鎮館之寶等典藏品,均會在台灣小鎮美術館展出,每年也會邀請台灣傑出的藝術家前往展覽。

 「2019兩岸書畫名家巡迴邀請展」邀請參展對象,包括美術館館長、大學美術系敎授、曾任或現任文化部門領導、美術協會理事長等,均是一時之選。參展的台灣藝術家計有:台藝大美術學院羅振賢院長、中部美術協會廖本生理事長、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黃文棟理事長、台藝大國際藝術聯盟吳榮宗理事長、台中市彰化同鄉美術會黃騰萱理事長、前修平科大博雅學院游昭晴院長、建國科大美術館許文融館長、建國科大前商設系主任許世芳、南開科大文創設計系游守中主任、南開科大藝術中心柯適中主任、前台中市文化局長林輝堂、凡亞藝術中心負責人蔡正一、前南投美術學會理事長林進逹、賴威嚴、吳季如、曹天韻、廖迎晰、王亮欽、胡國禧、葛映惠、黃秋月、阮玲、游世河、邵文鳯。

 江蘇參展藝術家包括:江蘇省美術館徐惠泉、李嘯、張興來、金田、王國斌,江蘇省國畫院美術館方向軍、傅抱石紀念館黃戈、江蘇省現代美術館趙震、金陵美術館劉春傑、揚州市美術館安玉民、鎮江市美術館楊雷、淮安市美術館欒劍、常州劉海粟美術館李慶、張家港市美術館陳三石、蘇州基業美術館沈建國。

▓江蘇省台灣小鎮美術館:華陽北路與福地路交界

野薑花詩社與臺中詩人「詩的恆河」聯合詩展7/14至8/4臺中文學館@RUN NEWS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07.14.台中報導】

 臺中文學館鑑於105年野薑花「六月戳詩」、106年吹鼓吹詩社及野薑花詩社共同舉辦的「詩的方城市」等活動之成功,造成熱烈迴響,再次邀請野薑花詩社在該館舉辦詩展及朗誦活動,以期推動臺中市民對現代詩的賞讀與創作。野薑花詩社與臺中詩人聯合詩展「詩的恆河」7/14至8/4在臺中文學館常設二館熱鬧登場,7/14開幕舉辦國台語「為詩發聲」演出令人難忘。

 社長浮塵子致詞介紹野薑花在旗山成軍的艱辛,感謝每位参與活動佈展的夥伴,詩展的成功是大家的努力;白靈老師表示,恆河的浩瀚以及金剛經等描繪出《詩的恆河》當之無愧。

 野薑花詩社參與詩展的詩人為浮塵子、靈歌、千朔、曼殊沙華、張家齊、寧靜海、劉曉頤、卡夫、漫漁、迦納三味、林瑞麟、天岸馬、王婷、蘇家立、陳明裕、至卿、邱逸華、張育銓、魯爾德,野薑花詩社顧問喜菡、丁威仁、顏艾琳、蕭蕭、汪啟疆等,台中及少數其他地區蘇紹連、游鍫良、紀小樣、白靈、李長青、龍青、離畢華、蔡三少、嚴忠政、馮瑀珊、林廣、廖亮羽、岩上、周忍星、王羅蜜多等詩人,還有野薑花雅集平台上常見佳作的林錦成、許哲偉、劉金雄、吳添楷等數十位詩人們的詩作,及野薑花詩刊及詩集叢書的展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tl1R3e9Wo

 「詩的恆河」7/14開幕式,除了有野薑花大世紀、土地關懷–成龍濕地專輯之外,還有由九位野薑花詩人攜手以快閃方式開場朗誦野薑花詩社總編輯千朔詩作,也邀請詩人們以朗誦、演詩、演唱及微電影等不同形態演出。提供詩作朗誦的詩人有蘇紹連、白靈、離畢華、靈歌、紀小樣、劉梅玉等詩人,朗誦表演的詩人分別為紀小樣老師、頑石劇團郎亞玲團長及受邀讀詩的華巍藝術總監暨策展人賴慕芬、名講師詩人李明璋、曼殊、魯爾德、寧靜海、至卿、迦納三味、張家齊、天岸馬、蘇家立、張育銓、漫漁、陳明裕、邱逸華、王羅蜜多、游鍫良等詩人,喜菡老師、浮塵子、迦納三味、卡夫等詩人的微電影,還有詩人柯柏榮地台文詩作演唱、台中創作歌手孫懋文(圓圓)為蕭蕭老師及詩人張家齊的詩作譜曲及精彩的演唱。

 賴慕芬總監首次参與讀詩的盛宴,表現優雅不俗令人驚艷。而即將全台巡演諾貝爾《青鳥》兒童劇製作人郎亞玲舞出自己的兩首詩作,當音樂聲突然停止,郎亞玲依舊演完不受音樂干擾,展現35年劇場的穩健台風經驗。本次詩展的總召曼殊,壓軸的演出翠綠系個人詩作《露水》因筆電問題,音樂出狀況,曼殊大將風範絲毫不受影響精彩演完。讀詩演詩兼具感性與知性,帶給觀眾們一場別開生面的藝文盛宴!

野薑花雅集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8201609628284/

臺中文學館http://www.tlm.taichung.gov.tw/

台中市西區樂群街38號(04)2224-0875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 (週一休館)

藝術植髮 小提琴音樂家型男找回自信 專業醫師髮際線分析 打造植髮後自然美形

RunNews高雄報導

藝術植髮  小提琴音樂家型男找回自信

專業醫師髮際線分析 打造植髮後自然美形

擔心掉髮害票房? 小提琴家靠藝術植髮找回舞台自信

49歲的洪先生是位知名小提琴家,二十年前出現掉髮困擾,每次洗完頭排水孔都是一把一把的頭髮,雖嘗試吃藥與塗抹生髮產品,仍無法改善稀疏的髮際線。之前看到朋友接受傳統植髮手術後,髮際線就像戴頭套一樣很不自然,便打消了念頭。最近看到自己音樂會表演照片,驚覺髮際線幾乎退至頭頂,自信心大受打擊,也擔心樂迷的第一印象會影響演出票房,決定接受藝術植髮,術後效果讓他相當滿意,期待能以煥然一新的樣貌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植髮新選擇  AI機器人+藝術植髮大幅提高滿意度

    黃柏翰皮膚專科美容醫學診所院長黃柏翰醫師表示,男性掉髮成因主要是遺傳,外觀呈現以M型禿及地中海禿居多,而女性則以缺鐵性落髮及產後的休止期落髮較為常見,治療上會依據不同掉髮狀況採取口服藥物、外用生髮水或植髮手術來改善缺髮問題。目前台灣的植髮手術水準愈來愈高,從過去傳統的FUT、FUE手術到AI機器人植髮,現在更將植髮技術藝術化,結合機器人手臂及藝術植髮,讓植完後的髮際線更加自然,大幅提升患者滿意度。

 

    黃柏翰醫師說,傳統的FUT植髮手術是將後腦勺頭皮取下,分離出健康毛囊再種植於掉髮區域,會留下線型疤痕,需要約兩週的恢復期。後來的FUE手術雖以電動鑽刀單株摘取毛囊、傷口較小,但手術時間長,不適合大範圍植髮。相比其他兩個手術方式,AI植髮機器人具備高科技3D影像輔助,以及自動化機器手臂快速精準取髮,微創傷口小、恢復快,加上醫師專業美學分析髮際線,成為民眾植髮治療的新選擇。

 

專業醫師美學設計髮際線  藝術植髮打造術後自然美形

黃柏翰醫師補充說明,許多因禿頭或髮量稀疏來植髮的患者,都會擔心植髮後的髮際線不夠自然,因此導入新式的藝術植髮概念,藉專業醫師美學素養進行髮際線分析,充分評估患者術後頭髮密度、髮流走向,再搭配AI植髮機器人取髮後,依先前設計完成植髮,達到個人化自然髮際線效果。

如何檢視是否有異常掉髮問題?黃柏翰醫師提醒,每日掉髮100根、洗頭時掉髮200根左右都算正常,若是掉髮數量超過上述範圍,或發現頭髮有明顯稀疏情形,就應懷疑是異常掉髮並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以利釐清掉髮原因、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遠離掉髮帶來的禿頭困擾。

 

引入AI植髮機器人  用藝術植髮造福國內外求診患者

黃柏翰醫師指出,診所秉持「內外兼具的美」之信念,不只提供專業醫美服務照顧患者健康,更打造視覺聽覺雙享受的看診環境、設立Hskin藝術沙龍,定期舉辦藝術講座、小型音樂會,讓大家從內到外都感受到美的存在。此次特別引入藝術植髮手術,除了就近服務南台灣民眾,也希望外縣市甚至遠從海外前來求診的患者,能獲得最新穎、完善的植髮技術,藉此讓世界看見台灣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實力。

竹科助醫材廠商躍升國際舞台 10月及11月進擊歐日市場

(新竹訊)為協助新竹科學園區醫材廠商加速產品擴展國際市場通路、國外技術加值與資金媒合,提升園區醫療器材產業整體產值,竹科管理局今年(108)專案推動新竹科學園區醫療器材廠商國際交流計畫。將針對園區醫材廠商產品特性,客製化媒合歐洲及日本潛在合作夥伴,同時規劃於10、11月帶領園區醫材廠商赴日本Medical Japan及德國Medica,進行雙邊實質商談,持續拓展市場版圖。

竹科管理局許增如副局長(中)同與會貴賓合照

  竹科管理局於108年7月19日上午10時舉辦「國際交流媒合行程暨歐、日法規說明會」,並由受託單位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說明該計畫執行規劃內容,以及日本醫療器材及歐盟MDR法規的介紹,幫助有意進軍日本及歐洲的園區醫材廠商,對該區域法規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現場共計有20多家醫材廠商參與,會場互動氣氛熱絡。

  竹科管理局許增如副局長表示,竹科向為國際ICT產業製造重鎮,醫療器材結合ICT技術,朝跨域整合智慧化應用發展,包括微創手術醫材、體外診斷試劑、精準醫療及治療等,廠商研發產品已發展成熟,拓展國際市場為重要的下一步。本次將透過遴選出智慧化醫材產品廠商,協助進行歐洲及日本媒合活動,促成廠商在技術、資金與市場與國際單位合作,以提升園區廠商研發能量,進而連結國際市場,提高聚落的國際能見度,帶動竹科生醫醫材產業之發展。
「新竹科學園區國際交流媒合行程廠商遴選作業」自7月11日起受理竹科園區醫療器材產業廠商報名,並於7月23日(二)報名截止,也歡迎園區醫材廠商踴躍報名。相關活動訊息可洽金屬中心黃小姐,電話 : 07-6955298#267。(科技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廣告)

嘉義縣「2019舞蹈日+1PLUS」7/20-21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RUN NEWS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07.16.嘉義報導】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舉辦【2019嘉義縣舞蹈日】7/20(六)、7/21(日)15:00-19:00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涼亭劇場」熱鬧展開。為期兩天的舞蹈活動包括三大部分:「舞蹈匯演」邀集6所學校舞蹈社團、11個社區參與,學校從民雄鄉立幼兒園一直到嘉義大學、11個社區媽媽們則有各式多樣的風格的演出。「+1PLUS街舞大賽」分兩天賽程-團體排舞、個人Battle賽。與國家兩廳院合作的戶外演出「自由步」,專業的舞蹈演出刻意於地黃昏時分,安排於草坪上演出,讓舞蹈藝術真正走出劇場走入群眾。

 吳容輝副縣長表示,【舞蹈日】由嘉義縣府整合文化部兩大專案計畫「劇場營運」的舞蹈節及「藝文扎根」的舞蹈教育,並依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的建議,善用表演藝術中心的園區,每年有個大家作夥來跳舞的日子。所以舞蹈日活動特別強調不同族群的參與,有來自大林、溪口、竹崎、義竹、民維、廘草等不同鄉鎮的舞蹈社團,也有從幼兒園一路到大學的舞蹈演出,更有專業的街舞比賽,就是希望讓所有愛跳舞的人,不分類型都能有個舞台展現自已展現自信,讓藝文的感染力深入社會的每個角落。

 文化觀光局李茂鍾副局長表示,嘉義縣第一次舉辦【舞蹈日】,7/20、7/21連續兩天的「+1PLUS街舞大賽」,將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街舞好手齊聚一堂,集結各種街舞風格頂尖舞者,比賽分「排舞大賽」及「BATTLE大賽」,已吸引上百位參賽者搶著報名,屆時現場好手雲集無不使出看家本領,將最青春、最活力的舞蹈功夫毫無保留的展現出。

 7/21「 BATTLE 大賽」將以困難度最高的「即興音樂尬舞」方式進行競賽,由DJ混合各種舞風,隨機搭配播放知名曲目即興,一對一街舞Battle ,舞者們彼此正面交鋒,透過不同曲風來考驗舞者表演的能力,展現的舞蹈風格是否能精準搭配音樂節奏,從放克音樂到流行音樂,饒舌到電子樂,經典嘻哈到近期人氣排行榜,這是一場真正與觀眾對話及互動的街舞比賽。

 李茂鍾副局長提及,舞蹈是一項最容易親自參與的表演藝術類型,禮記上說「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為推廣舞蹈的多元,舉辦第一屆「嘉義縣舞蹈日」,廣邀全民一起動起來,不分年齡、不分舞蹈風格,希望用音樂、肢體語言結合,在大街小巷用舞蹈說故事,人人都能是舞蹈明日之星,讓舞蹈由劇場走入全民,真正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分。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https://cypac.cyhg.gov.tw/

 嘉義縣民雄鄉建國路2段265號(05)206-5675

阮綜合醫院深獲國際醫療肯定 為關島病患切除18公斤腫瘤@RUN NEWS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19.07.11.高雄報導】

 美國關島的法蘭馨(Francine Clement,42歲,女性)在美國曾接受癌症化療,今年初發現腹部腫瘤,讓她覺得相當不對勁,經轉介來高雄接受手術,在阮綜合醫院醫療團隊的協助下,順利切除重達18公斤的腫瘤。

 阮綜合醫院學術副院長梁雲醫師表示,該院醫療團隊的正確評估,輔以精良的手術與溫熱治療、術後的照顧,順利完成手術;阮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蔡青陽醫師表示,來自美國關島的法蘭馨能順利切除18公斤的腫瘤,手術成功及病患術後逐漸恢復健康,正是國際醫療成功的具體表現。

 高雄阮綜合醫院溫熱治療中心主任洪國禎醫師表示,法蘭馨的腫瘤是他看過「最大、最重的腫瘤」,此次法蘭馨來阮綜合醫院進行的手術,是腫瘤減積手術與術中溫熱化學治療,相互配合以創造出極佳的治療效果,以手術切除腫瘤是目前根除固體腫瘤最好的方法。手術長達6小時,得以順利進行,並非僅由外科醫師完成,還有一般外科及肝膽腸胃外科林順久醫師、麻醉科陳太乙醫師、手術室護理人員、專科護理師王盈雅共同參與,團隊相互協作而完成。  法蘭馨表示,對於腫瘤切除手術的結果非常滿意,自從手術後一切都變好了,透過手術慢慢恢復健康,感謝阮綜合醫院的醫療團隊,讓她能迎向新的未來生活。

網路掛號http://register.yuanhosp.com.tw/register3/

阮綜合醫院http://www.yuanhosp.com.tw/

高雄市苓雅區成功一路162號(07)335-1121~31

經痛難耐險釀火災 子宮內膜異位症發作惹禍! 二年復發率超過2成 長期藥物治療才是王道

RunNews台北報導

經痛難耐險釀火災 子宮內膜異位症發作惹禍!

二年復發率超過2成  長期藥物治療才是王道

經痛難耐險釀火災  擅自停藥引發子宮內膜異位症發作惹禍!

    35歲的郁婷(化名)是一名家庭主婦,兩年前經痛就醫檢查,確診為子宮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就是所謂的「子宮肌腺症」,在醫師建議下服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服藥八個月後,症狀大為改善而擅自停藥,也不再回診追蹤。沒想到三個月前出現爆量經血,除了每天用掉十多片夜用衛生棉外,還伴隨嚴重經痛、無法走路。有次在廚房煮飯時因難耐經痛蹲下時,不慎打翻油鍋,差點把房子燒了,嚇得她事後趕緊回診就醫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兩年復發率達二成以上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女泌尿主治醫師洪煥程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常見的良性疾病,具有難以根治、易復發且轉移侵犯等特性。其成因是經血逆流至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若跑到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在子宮肌肉層內則稱為「子宮肌腺症」,逆流的經血堆積導致局部發炎及沾黏,造成患者出現經痛、性交痛、經血過多及不孕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洪煥程醫師指出,大多數患者會因為出現疼痛來求診,除了以緩解疼痛症狀為治療目標外,還需進一步評估患者年紀、囊腫大小與生育需求等條件進行個人化治療。無論是以藥物或採用手術治療,只要月經持續來潮,子宮內膜異位症就不會消失,若像案例中的郁婷因掉以輕心而自行停藥,或是手術後未搭配長期藥物治療者,兩年內復發率達至兩成以上,一旦復發,將面臨更嚴峻的治療挑戰。

 

新型口服黃體素有效抑制病症 建議長期用藥一年以上

   若將子宮內膜異位症比喻為超速的危險車輛,則黃體素就是協助穩定的煞車系統,可以顯著改善疼痛症狀,因此手術患者術後搭配長期藥物治療,能使兩年復發率趨近於零,延續手術成效。洪煥程醫師建議,患者應選擇適合長期使用、副作用較低的藥物,且至少用藥一年以上,才能有效控制病症。由於傳統的雄性素及停經針劑藥物容易產生雄性化或更年期症狀等副作用,不建議服用超過六個月;而目前已廣為患者接受且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因較無過去藥物副作用,可長期使用不需停藥,避免異位內膜生長。

 

勿因症狀減輕中斷服藥 每三個月定期追蹤找回良好生活品質

    洪煥程醫師提醒,如出現經痛、性交痛、骨盆腔疼痛或經血過多問題,建議及早就醫、釐清病況,依指示採取適切的治療方式。正在使用藥物進行長期治療者,應每三個月返診追蹤一次,勿因症狀減輕中斷服藥。若真有停藥需求,也應與主治醫師諮詢、討論,避免擅自停藥導致病症惡化,同時維持規律作息及健康飲食,以利穩定控制病情,重新找回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