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大[一宮廟一學堂]道法專班 中南區2022九月開班招生募集@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13.台南報導】

 【國立空中大學】、道法總會協助各宮廟成立學習專班,台南市下營區玄天上帝廟發起支持道學系統,各地陸續有宮廟響應開辦道法學習課程,永康武龍宮、學甲玉京觀、南區龍山寺、高雄岡山張良廟、高雄意誠堂等,期望能為道教培育各種人才;道教宮廟信仰佔全台超過80%的比例,卻遲遲沒有成立專門的學習與學歷系統,透過國立空中大學2022年九月於各宮廟開班上課。(修行、學習完成國立大學文憑)

▓玄天上帝廟:台南市下營區中山路一段1號(06)689-2362

▓永康武龍宮:台南市永康區永大路二段103巷8號(06)272-8329

▓學甲玉京觀:台南市學甲區秀昌里一秀154號之56(06)783-9967

▓南區龍山寺:台南市南區鯤鯓路102巷81號(06)262-0592

▓高雄張良廟:高雄市岡山區三和里菜寮路16號(07)322-9203

▓高雄意誠堂: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66號(07)334-3208

【空中大學】道法專班由沈中元副校長帶領授課,為道教師資與培育計畫召集各承辦人員規劃;對於空中大學道法專班有意願者,請洽詢中南區召集專員許旗成0939-445350。

國立空中大學https://www.nou.edu.tw/

小港醫院耳鼻喉科王緒佳醫師談口腔癌治療、整形外科重建@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10.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耳鼻喉科王緒佳醫師醫診分享,45歲張先生有抽菸、嚼檳榔和喝酒的習慣,因左臉頰出現慢性潰瘍情形已有3-4個月,而到小港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求治,經診斷為口腔癌且疑似侵犯到下牙齦側緣,為讓張先生在切除腫瘤後仍保持嘴唇外觀及顏面功能,手術計畫除將腫瘤廣泛切除外,並會同整形外科劉宗憲醫師及徐詣醫師共同接力施行[顯微自由皮瓣重建]手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目前持續復健中,團隊對於完成首例耳鼻喉科與整形外科合作執行口腔癌治療與重建,病人因此重拾笑容感到欣慰。

小港醫院】耳鼻喉科王緒佳醫師表示,這類手術的準備工作不是病人住院才開始,而是在門診階段就要和病人有詳細的溝通與解釋,手術對於病人來說不只是外觀的改變,同時也會造成功能上的缺損,透過術前充分的解釋讓病人了解整個癌症切除暨皮瓣重建的照護流程,讓病人在治療過程保有良好的配合度,不管是傷口的照護上,以至後續的復健與功能的改善,都能讓病人參與其中,讓其早日回歸較好的生活。

 [口腔癌切除併顯微皮瓣重建手術]需要耳鼻喉科醫師及執行顯微手術的整形外科醫師緊密合作,術前跨團隊的手術計畫擬定非常重要,由挺著8個月身孕的王緒佳醫師、整形外科劉宗憲醫師及徐詣醫師共同接力完成,團隊進行口腔癌廣泛切除及下頜緣切除、頸部根治性淋巴結清掃與氣管造口術,最後取左大腿皮瓣施行自由皮瓣移植,手術時間歷經10小時,口腔腫瘤切除暨顏面重建手術才宣告完成。

小港醫院】整形外科劉宗憲醫師提及,目前早期的口腔癌治療仍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後再依分期評估是否加上電療或化療,而廣泛切除可能造成患者外觀及顏面功能的缺損,進而影響社交生活、構音與吞嚥的困難。因此顏面缺損的重建就顯得相當重要。顯微自由皮瓣移植手術需依患者缺損大小客製化適合的組織,並於高倍率顯微鏡下進行動靜脈接合手術,是目前對於大部分口腔癌患者而言是最佳的治療選擇。此項手術的照護需要院內多單位跨領域合作,包括手術室團隊、加護病房及一般病房護理人員的細心照顧,才能讓術後恢復過程可以順利。口腔癌為台灣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4位,好發年齡多集中在40-70歲之間。鼓勵民眾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遠離口腔癌威脅。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http://www.kmhk.org.tw/

高雄市小港區山明路482號(07)803-6783

人工掛號(07)805-9152[開放至16:00]

語音掛號(07)807-0210

盛達電業攜手中租!府城首座6MW儲能案場開工動土

政府為因應國際淨零排放的目標,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面臨國內外政經情勢及能源轉型的挑戰,行政院大力推動「能源轉型」,以促進地方經濟成長、帶動民間投資,以期達成自主能源產業發展。台南市政府配合中央推動5+2產業政策,截至目前為止,無論屋頂型、地面型的同意備案容量皆全國第一,致力達成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目標,儲能系統成為不可或缺的「中繼站」及解決能源轉轉型後,系統所面臨之運轉問題的角色。

盛達電業攜手中租控股仲昱電業,成立夏晶股份有限公司,今日於台南市仁德區崁腳北段案場開工動土6MW dReg 0.25併網型儲能系統,提供每秒快速反應支援協助並穩定區域性電網頻率、提升系統穩定度及整體電力品質,儲能統包採購及工程委由盛齊綠能負責,包含:場域評估及開發、系統設計與整合,提供客戶完成台電併審流程、電站竣工併網、執行EMS控制、通過台電測試,以及儲能電力交易代投標與代營運;盛達宜蘭廠則負責儲能電池及相關設備組裝代工工程,完全展現台灣在地化技術整合團隊堅強實力,確保儲能系統10年運營安全及效率可靠度。

盛齊與中租旗下子公司仲昱成立夏晶,於5月在台南崁腳北段案場開工動土,建置首座6MW儲能系統。

中租能源資深副總經理謝明宏表示,盛達電業1973年以生產電源變壓器起家,專精於電源及資通訊研發製造,2017年公司跨足再生能源業務,成立盛齊綠能與盛陽綠能,專注於綠能投資與設備供應跟系統整合服務,提供專業的電力轉換設備,監控系統與MW級智慧儲能貨櫃等。期待在雙方互利合作下,加速開拓儲能市場。

盛齊綠能陳均宜協理表示,很高興有此次合作機會,攜手中租建置符合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之備轉輔助儲能系統(AFC)。國內綠能轉型相關配套措施已在各地積極發展,儲能系統可以協助平穩區域性用電狀況,同時集團更積極推動太陽能電廠、併網型儲能、用電大戶儲能,以及光儲分散式能源系統,目前國內自持有案場已累積建置達10MW,並協助外部客戶建置的案場總容量近日已突破80MW,分別坐落於宜蘭、台中、彰化、嘉義、雲林、台南以及台東等地區,提供全台灣最迅速的維修能量及分散式營運據點的完善佈局,盛齊期許將加快腳步協助企業完成永續目標和執行,促成能源產業與國際接軌,邁向永續。

國立高餐大附中111年全國高中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獲[餐旅群]專題組第二名、創意組佳作@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07.高雄報導】

 【國立高餐大附中】觀光事業科劉宸均、陳虹羽、楊紫晴及餐飲管理科黃珮榆劉羽吳帛勳同學參加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1年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2022.5/6台師大決賽,觀光事業科獲專題組[餐旅群]第二名、餐飲管理科獲創意組[餐旅群]佳作。

【高餐大附中】曾河嶸校長表示,觀光事業科學生以主題「赤紅之都尋古今,科技新城亮高雄-讓城市建築帶你走入高雄新樣貌」,選擇最具日本代表的歷史建築(逍遙園、武德殿)製作虛擬實境,並藉由此科技讓民眾認識歷史建築意義及推廣歷史修復後之建物,以及響應觀光局推動2021自行車旅遊年來設計一日自行車輕旅遊,以達到無碳足跡之旅,更期望疫情過後能增加民眾到此地旅遊體驗之意願,以達到推廣之成效;

 餐飲管理科以主題「挑出蔬適圈吧!磨出美味香鬆,醜蔬菜變天菜」,為了解決孩童挑食的問題,並達到營養均衡攝取的目的,特別選擇孩童挑食的蔬菜(苦瓜、青椒、茄子),並透過小農取得外貌不佳的醜蔬菜,而這些蔬菜其實和一般的蔬菜一樣,富含豐富的營養,所以本研究將這些醜蔬菜應用到本產品當中,達到惜食不浪費的目的。該競賽過程中,學生結合資訊科技、食物學等課程,使學習更創新及多元化,在認真學習之餘,不忘抱持著感恩的心,透過餐旅技能回饋社會公益。

觀光事業科陳柏勳、地理科石珊綺、餐飲管理科余珮荺、楊珮菁指導老師表示,專題製作競賽一直是高職階段重點比賽之一,【高餐大附中】餐旅教學重視學生專業發展,鼓勵師生跨域學習,幫助學生在專題製作學習上激發各種想法,並提供各種所需資源;專題製作的過程,是訓練學生學習如何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課程,以跨領域的思維模式去學習各種可能性的研究項目,並從中學習及研發各種實用性產品,讓學生能藉由專題題製作發揮創意、學以致用。

國立高餐大附中https://nkhhs.kmhjh.kh.edu.tw/

國立高餐大附中FBhttps://www.facebook.com/107973427674749

高雄市小港區松和路40號(07)806-0705

高師大、「明星花露水」2022.5/10陶瓷瓶設計競賽頒獎 文創夜碩一陳秀珍獲首獎@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10.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與百年品牌「明星花露水」合作,舉辦「明星花露水陶瓷瓶設計」競賽,讓【高師大】同學們發揮創意,設計出獨具特色的明星花露水陶瓷瓶,參賽件數達一百多件,經過專家學者公正公平的評選,由文創夜碩一陳秀珍、視設系大三徐維志、工設系大二胡育慈榮獲前三名;藝產班大三柯筱虹、視設系夜碩一楊孟樺、工設系碩一許仕劼、工設系大二邱祉諭、工設碩一林順發、工設大三胡軒寧、工設碩一陳昱菁獲優選獎。5/10舉辦頒獎典禮,邀請高師大吳連賞校長、明星花露水許清風董事長頒獎。考量疫情關係,僅邀請高師大教務長唐硯漁、明星發露水發言人許淨紋、公關執行長鄂見智及17位獲獎同學參加。

 許清風董事長表示,[明星花露水]今年邁入115週年,我們將秉持「傳承經典,與時俱進」的理念,持續推出各式文創商品吸引民眾之外,為了使這百年品牌,能夠永續經營發展,一直致力於與年輕人溝通對話,今年走進【高師大】校園與莘莘學子創造連結,借重學生們的創意與創造力,為明星花露水115年的紀念,做陶瓷瓶的設計,以無限創意,讓學生為明星花露水添上新意,也能了解現在年輕一輩對於明星花露水的看法與期待。首獎文創夜碩一陳秀珍,其作品名稱為金色牡丹,瓷瓶造型以明星花露水標準圖女孩為發想,外包裝將金黃色系”明星花露水主題”與”高粱酒”做結合,以鏤空外包裝來展現瓷瓶造型魅力,深獲評審青睞讚賞。

 吳連賞校長表示,【高師大】是南臺灣藝術設計教育重點大學,本次競賽由唐硯漁教務長、林漢裕老師、蔡頌德老師、郭郁伶老師、潘鈺丹老師指導,參賽作品包含文創在職專班、視覺設計、工業設計、藝產班等科系,學生在作品中展現出卓越創意與專業能力,多件作品都令人驚艷。每一件得獎都是傑出作品,透過本次設計競賽,讓相關設計科系得以將所學的專業知識發揮於實務上,大大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及就業競爭力,顯見【高師大】在藝術與設計教育具有厚實的教學量能與成果。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https://w3.nknu.edu.tw/

黃文棟[黃一的藝想世界-形神的涵泳]個展2022.4/22-5/17修平科大藝文中心(圖書館B1)@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4.22.台中報導】

 藝術家黃文棟(黃一)受邀2022.4/22-5/17於修平科技大學松月圖書館藝文中心舉辦《形神的涵泳》個展,展出30件作品;黃文棟夫人阮玲、膠彩大師張秀燕、藝術家王迎春廖迎晰邱悅慈蕭志夫到場祝賀。

4/22舉行開幕茶會,由修平科大吳東昇副校長主持,雖然疫情嚴峻,除修平科大師生外,更吸引中部地區藝文界人士及社區民眾前來共襄盛舉,前文建會副主委/故宮南院前院長洪慶峰、警政署警監督察吳啟瑞林世民律師(前台中地方法院民事庭長)、雕塑家謝棟樑林輝堂(前台中市文化局長)均致詞肯定。

 【修平科大】吳東昇副校長感謝黃文棟到學校辦展與師生分享優秀作品,[黃一的藝想世界展]有助於提升修平科大藝文風氣,創造校園美學氛圍,以及培養學生文化欣賞能力,是一場值得細細品賞的藝術饗宴。【修平科大】重視專業課程,也致力培養學生美學及人文素養,多年來,藝文中心定期邀請藝術家舉辦展覽,分享創作成果與心得,皆受到師生及社區民眾的喜愛;不僅提供藝術家發揮才藝的舞台,亦滋養修平藝術展廊,大大提升學校藝文風氣及吸引校內外人士參訪,讓學生有機會接觸藝術家多元創作,進而啟發興趣。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表示,黃文棟曾任職司法工作長達35年,投入藝術創作亦近30年,在藝術領域悠遊自得,作品從寫實、寫意、印象、抽象,到近期作品之油畫、鐵雕、木雕皆充分表現出通透生命的内在本質,超越了寫實、寫意、印象、抽象等形式概念的範疇,作品多元且極具創意,深受國内外藏家喜愛與甄藏。

 黃文棟對於推廣藝文工作更是不遺餘力,目前擔任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理事長,亦是中國江蘇省[台灣小鎮美術館]、文創藝術園區的藝術總監,對於推動兩岸藝術文化交流,貢獻極多。

藝術家黃文棟(黃一):1949年生於台中市/滌塵齋畫室主人

現任: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理事長

台灣小鎮事業集團 常務董事

台灣小鎭美術館、文創藝術園區藝術總監

台商曾國華建台灣小鎮美術館 獲邀加入江蘇美術館館際聯盟 2019兩岸書畫名家展7/28揭幕

【生活情報*兩岸e報】http://blog.news-007.com/kh/news_ii.html?nID=4796

▓黃文棟作品「小天使的玩偶」

凝視、靜觀、所畫之物其內在之聲,方能感知自內心深處響起;在凝視和靜默之閒迸發的是瞬間的靈光,彷彿是充滿藝術家哲思的世界停格;觀者,可藉由創作者之眼,重新認識尋常之物、日常物件的不凡之美。

▓黃文棟作品「神遊物外」

深沉冥想產生的寧靜,來自於對色彩光影的細緻處理,以灰色度調和顏料原色的光澤,微妙差異相近的複合色,減低心象所現鋒芒和尖銳,體現出渾然一體的高雅色相,從形體表象引入寧靜沉思,降低觸發情感波動的挑逗色系,映現創作者寧謐超逸的內心世界;提供觀者從各個面向,進入藝術家的創作世界。極簡構圖揉合低飽和度色調,呈現創作者在與物體、光線、色彩和時間的磨合相處中寘現的詩意空間⋯從凝視深處而幻化的心靈時空。

▓黃文棟作品「詩意的默然」

純粹的藝術是以心靈的修煉、生命的能量、生命的内在本質作為創作的主要元素,將藝術溶入生活與生命兌變的能量及心靈的修煉合而為一,在心靈與實體創造的間隙中,窺見並體現靈魂實相的本然,述说那通透生命内在本質的心靈故事,將生命的能量與心靈的淬煉內化、昇華,超越了凡心的框架;具有自然無為之形而上東方人文哲學的藝術思維,超越了寫實、寫意、印象、抽象等形式概念的範疇。

▓黃文棟作品「莊周夢蝶」

空間中不同維度的排列組合反映出未來主義和立體主義的嘗試,則跳脱寫實的物理表象,展現物件最為純粹的形態和外觀,流露其形而上學畫派的痕跡;形而上式的觀照和沉思,不僅表現一種視覺觀看的選擇,更是對於靜觀及描繪對象本質的探索,因而發展出作品具哲理的詩意,隨著時空的更迭而顯現微妙差異的構圖、色調和光影之變化。

修平科技大學https://www.hust.edu.tw/

台中市大里區工業路11號(04)2496-1100

華巍藝術新聞FBhttps://www.facebook.com/111352583889925

華巍藝術新聞http://www.huaweart.com/

陳士侯「樂藝耕讀」創作展2022.4/30-6/19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4.30.台中雄報導】

 藝術家陳士侯以自然為師,畫胸中丘壑,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藉著丹青重彩自在揮灑分享美的體悟,4/30-6/19於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室A「樂藝耕讀–陳士侯創作展」。

【臺中市府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表示,陳士侯老師2021年第一次回故鄉展覽,卻遇到疫情封館而無法展出,今年終於等到開展。陳士侯老師這一年來創作不間斷,現場比對去年的畫冊,即發現多了不少新作品。此外老師將畫作應用在陶盤、陶壺與服飾,站在公部門的立場,對好作品的打造與推廣,應該大大的鼓勵。也希望全國喜好藝文的民眾前來港區藝術中心欣賞非常難得的極致工筆創作。

 港區藝術中心表示,陳士侯老師出生臺中清水,自清水高中畢業後才北上進入國立藝專就讀。他的童年在抓泥鰍、撿田螺、挖蚯蚓、抓青蛙、爬木瓜樹、摘荔枝龍眼的歲月中長大,早年在家鄉除了上學,幾乎成天與農田村野為伴,從犁田整理、插秧、施肥、除草到收割,熟悉種植稻米蔬果等農作。藝專畢業後,他就自然的以昔時親身經歷過的鄉土生活作為繪畫的素材,把對鄉土的濃濃情懷揮灑得淋漓盡致。

陳士侯很高興受到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的邀請回到故鄉清水的港區藝術中心展出,目前他在桃園大溪開地種植蔬菜花果,過著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鄉居隱逸生活。山居歲月,潛心作畫,入畫的素材就是他園子裡種植的蔬菜花果。從每日照顧這些花卉蔬果的生命中,仔細觀察一花一葉的四時榮枯變化,以及蟲鳥在花果蔬葉間進進出出的脈動情態。這次展出的《絲瓜百吉圖》、《山茶花與藍鵲》、《牡丹孔雀》、《向日葵》、《紫藤花》和《臺灣原生種蝴蝶蘭》等,都是在他居家周遭俯拾即是的創作題材。尤其是《絲瓜百吉圖》,是配合工作室的工作桌,14尺長5尺寬的長度,以自己養的雞與自己種的絲瓜為題材,畫面恬靜而豐富,是自己很喜歡的作品。

 陳士侯表示,這次展覽還有一個主題為佛像,當初為配合佛經的出版,在35歲到42歲,總共畫了36尊的主尊佛,這是一個很大的機緣。他並說這36幅作品並無外流任何一張,每張畫約一個月,如《阿彌陀佛》、《韋陀菩薩》、《普賢菩薩》等,來到藝術中心這麼大的場地,展出更是適合。

開幕日會場,文化局曾能汀副局長、展出藝術家陳士侯、楊瓊瓔立委、臺中市政府參事陳志聲、臺中市議員楊典忠、臺中市議會議長張清照服務處主任王炤銘、臺中市議會副議長服務處秘書蔡連定、臺中市議員陳廷秀服務處秘書童永樺、前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秘書徐天福、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楊志文理事長、財團法人楊丁文教基金會董事王烟超、知名藝術家曹天韻、陳文濱、童建銘、史嘉祥、楊美玲、陳維銓及多位藝術家出席盛會。

臺中市府文化局https://www.culture.taichung.gov.tw/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https://www.tcsac.gov.tw/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FBhttps://www.facebook.com/tcsac.taichung/

臺中市清水區忠貞路21號(04)2627-4568

華巍藝術新聞FBhttps://www.facebook.com/111352583889925

華巍藝術新聞http://www.huaweart.com/

卓麗秋(心月)山水青花瓷個展2022.4/27-5/10中正紀念堂第一展廳@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05.台北報導】

 藝術家卓麗秋延續青花瓷既有美學,2022.4/27-5/10於正紀念堂第一展覽廳舉辦「心月意境-卓麗秋(心月)山水青花瓷個展」,呈現130件山水青花瓷、50件水墨畫作,以[青銅器器型]及[景泰藍器型]為概念創作,其獨特的山水青花瓷創作,受到藝文及專業人士的驚豔與高度肯定。

賴清德副總統、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孫曉雅處長、公廣集團前董事長陳郁秀、退輔會馮世寬主委蒞臨觀展讚賞不已。

 生肖屬豬的賴清德副總統對於小豬造型的青瓷感到饒富興味,一再讚許為國際級藝術品,更與當代歐美的流行線條色感並駕齊驅。

公廣集團前董事長陳郁秀深讚卓麗秋的藝術創作突破極具國際水準,件件讓人驚豔。

 退輔會馮世寬主委表示,高貴不是因為金錢地位炫耀來呈現,而是待人處事的態度,讚歎卓麗秋老師人品藝術造詣皆深厚。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表示,卓麗秋把文人畫移到瓷器上,從平面到立體到3D,從結構、色彩及畫面的邏輯,可說是面面俱到各個角度更是八面玲瓏,從各細部可以領悟藝術家多年來紮實的基本功。

4/30在中正紀念堂開幕式上,開幕式爆棚的人氣,看得出卓麗秋老師渾然寬厚的雅緻受到大家喜愛,卓麗秋的山水畫作也涵蓋世界各國的民族色彩,如喜慶紅、植物青、土耳其藍等地域色感。張義德醫師感謝所有來賓支持妻子卓麗秋在藝術中能千古傳世。

 卓麗秋的指導老師-國畫大師周澄教授坐著輪椅出席,師徒間互動的情誼倍感溫馨;卓麗秋老師顯少露面的法師母親也到會場,卓老師言談中哽咽對母親的愛戴自然流露的感人的情懷,在母親節前夕與會貴賓莫不動容。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梁晉誌司長分享卓麗秋創作山水青花瓷的意境之美,聆賞作品之間強烈碰撞是藝術呈現的極致。

 彰化縣副縣長林田富也專程至會場,對戮力山水青花瓷多年而有傑出作藝術表現的卓麗秋老師祝賀,對其夫婿在彰化火車站行醫的謝義德醫師仁心仁術奉獻鄉里在地公益不餘遺力深致謝意。

故宮博物院書畫處王耀庭處長表達對卓麗秋老師山水青花瓷所呈現的美感及創作表現手法,認為是項重大的突破,昇華了山水青花瓷的藝術定位,中西藝術融合及韻化質樸的展現却顯得豐實而圓滿。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提及,文化是懷古,文化也是嘗新,而瓷器的文化印象,更是華夏文化的高位階,歷代文人雅士,也經常在瓷器題字作畫。有別於一般瓷器的藝術氣息,而文人瓷畫的偶爾之作,尚不能以全方位的瓷器作發表本位。台灣近代延續華夏優美的文化,深受近代西方文化的衝擊,在東方的台灣,近期卻出現一位專研山水青花瓷的奇葩~卓麗秋;卓麗秋涉身藝術領域雖不是很長的時間,憑著聰穎天資,在因緣際會中,有緣結識近代中國山水畫周澄大師,卓麗秋在恩師旁敲側擊下找到藝術生命的一扇明窗。卓麗秋在瓷器釉畫上找到自己的天地,她選擇青花瓷釉來描繪創作她熱愛的山水,也將金屬元素融入作品,創作具有現代感的青花瓷作品。如此掀開一場藝術家卓麗秋專屬「山水青花瓷」的藝術天堂。

卓麗秋-心月藝術中心FBhttps://www.facebook.com/237944258143344/

彰化縣彰化市中正路二段53號0937-759329

華巍藝術新聞FBhttps://www.facebook.com/111352583889925

華巍藝術新聞http://www.huaweart.com/

潮人音樂祭2022.5/14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05.屏東.潮州報導】

 「音浪潮戲-潮人音樂祭」2022.5/14(六)09:30至17:30在屏東縣【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熱鬧登場,以音樂為語言,結合「獨立創作樂團」與「閩南語說唱藝術團」,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動態音樂場景。【潮州鎮公所】王建元主秘表示,除了演出外,在舞台周邊也廣招在地創意生活美食市集,嚴選屏東潮州在地的小農,以咖啡為主,搭配在地農產麵包,以及手作小物等,吃喝玩樂應有盡有,讓參與活動的樂迷可以同時體驗潮州的地景、物產、文史之美。「潮人音樂祭」加入戲曲、舞蹈等元素,融合老中青三代同台演出,創造銜接世代對話的舞台,不同演繹方式,將音樂創作展演作為潮州下一代的傳承,並為潮州注入薪傳的火花。演出團體包括潮州說書人、卓亞麥Yamai 185、黃綠紅大樂隊、茅草屋樂團、紛亂交錯、DO樂坊爵士鼓、光鹽民俗藝術團、皇潮舞蹈團、周克任Ft.江敬業、朱婧。

潮州鎮長周品全表示,感謝屏東縣潮州鎮do it音樂文化協會的創意發想,辦理「潮人音樂祭」,除了能讓在地的藝文團隊得到曝光外,也提升潮州音樂文化的能見度。潮州鎮一直以來致力推動農特產品,對於在地小農的輔導也不遺餘力,期待民眾們前來潮人音樂祭的同時,也來品嘗潮州的在地風味。

 屏東縣潮州鎮do it音樂文化協會林妏珊理事長表示,「潮人音樂祭」以音樂為主,地方文化為本,盼能串連屏東潮州在地表演藝術相關之藝文團隊,讓豐富的音樂、舞蹈、戲曲能量不斷流動,匯聚觀眾一同看見、聽見及體驗,不僅培養民眾對多元藝術形式的認知、以及多樣化的文化休閒活動選擇,也創造獨特的潮人音樂祭。

潮州鎮公所http://www.chaujou.gov.tw/

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czone30

■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0號(08)789-4515

王聖平[時光串流]油畫邀請展2022.5/4-5/29鹿港公會堂@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2.05.04.彰化報導】

 王聖平(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理事長)2022.5/4至5/29於鹿港公會堂舉辦「時光串流-油畫邀請展」;【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表示,王聖平此次展出作品以自然形象為基礎,試圖轉化意象,在具象與感性中探究繪畫的原理,為求「具體化」的落實,王聖平尋求蘊含於大自然中更自主的視覺意象,並將自我感受到的知覺具體化,賦予作品更豐富的內涵與張力,以展現階段創作目標;王聖平綜合近10年三個不同時期對於繪畫不同的體悟,其創作根源本於「美源自於和諧」的信念,期望在本次邀請展中,傳達給觀賞者更多「美」的貼切感受。

▓鹿港公會堂: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72號

王聖平「時光串流-油畫邀請展」開幕式與會貴賓:彰化縣文化局張雀芬局長&吳文副局長、台藝大前美術系主任吳永欽教授、【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總策展人)、嘉義市美術學會前理事長/美國舊金山亮點藝術空間蕭秋芬總監、前員林家商校長/佛光大學中南部執行長劉澤宏校長、台中春秋畫會曾淑慧理事長、中部美術協會水彩部徵畫召集委員林俊寅老師、彰化縣日新國小鄧仕文校長、彰化縣永豐國小陳國洲校長、彰化縣文開國小詹雪梅校長、彰化縣美術學會林鴻銘理事長、鹿港鎮文化所沈蔓玲所長,以及王聖平老師的學員。

 彰化縣文化局張雀芬局長表示,王聖平老師是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的藝術家,2010年勇奪法國藝術家沙龍美展銅牌獎,是彰化非常優秀的藝術人才,這次展出作品40幾件,從作品當中可以看到老師的風格轉換,筆觸也非常的自然,歡迎所有愛好藝術的好朋友即日起到5/29來彰化鹿港的公會堂參與老師這場精彩的個展。

鹿港鎮許志宏鎮長表示,很榮幸邀請到王聖平老師在鹿港公會堂展覽,藉由王聖平老師的畫作,可以感受到他不同時期的主題及筆法,由早期的田園風光,再到中期以更多樣技法呈現不一樣的田園,最後回到生活周遭相關的內容,也藉著此些畫作,感受各種不同的事物之美。近日在嚴峻的疫情下,大家無形背負許多壓力,希望透過本次展覽,可以讓所有觀賞者藉著王聖平老師的作品,感受生活周遭及田園之美,釋放緊張壓力並跟隨他的筆法遊覽畫布。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提及,王聖平老師[時光串流]個展可以看到王老師10年來的轉型,看到他的畫作顏色改變,以及從一個具象到現在的抽象,可以看到他不斷進步跟不斷的成長,她覺得今天會讓大家很感動的是,在鹿港是一個文化薈萃的地方,王老師在這邊成長,也從鹿港得到了全世界的大獎,為鹿港為台灣爭取非常大的榮耀。他的態度跟精神,讓我們大家很感動,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來看他的展覽,他展近50幅的畫作,每一幅都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精神,每一個時代的轉變。

※王聖平是彰化縣秀水鄉人,大葉大學藝術學碩士,現任「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理事長」,並分別擔任南華大學-彰化社大美術班兼任講師及彰化縣文化局油畫班外聘講師。2010年一幅「希望」的創作勇奪[法國藝術家沙龍美展]銅牌獎,獲得國際間一致好評;在國內也曾多次獲獎,並於2013年榮獲全國百號美展第三名的佳績。

華巍藝術新聞FBhttps://www.facebook.com/111352583889925

華巍藝術新聞http://www.huawe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