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管處2021-2022高雄茂林雙年賞蝶季11/6開幕@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1.04.高雄報導】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11/6於茂林生態公園辦理「2021-2022高雄茂林雙年賞蝶季」開幕,開幕演出由茂林青年會成員以勇士舞莊嚴祝願開場,魯凱、排灣青年組成Focus樂團帶來現代音樂演出,古、今風格揭開[賞蝶]系列活動序幕。

【茂管處】柯建興處長表示,紫斑蝶群聚過冬是難得的生態奇景,尤其是鮮少看到的「蝶河」(紫斑蝶集體飛翔)、「蝶瀑」(紫斑蝶集體在樹上停棲)、「蝶毯」(紫斑蝶集體在地面上吸水)等景象,適合早起到茂林生態公園遊賞的旅客,尤其疫情期間國旅潮仍不間斷,國人也開始探訪地方深度遊程,近期鼓勵以「微旅行」方式走讀小鎮與特色部落,發掘更勝於出國旅遊的趣味,創造獨特的美好回憶。

 【茂管處】在賞蝶季期間推出[部落探險解謎]Line@走讀實境遊戲,透過智慧型手機的Line帳號綁定,1帳號限玩1次,選擇多納、萬山或茂林部落數位內容,聽取耆老口述的動人故事,完成小任務即可至茂林遊客中心換取限量「部落藏寶圖」桌遊組合一份,闖關時間自2021年11/6至2022年2/28。

■[部落探險解謎]Line@走讀實境遊戲

https://theme.maolin-nsa.gov.tw/butterfly2021/ch/page-4-2.html#main

【茂管處】為讓遊客免受風景區塞車與停車之苦,建議善用高雄客運H31(旗山─多納)公車平、假日班次:由旗山轉運站出發,沿途停靠茂林區公所、蛇頭山、多納等地。該公車於賞蝶季10/16至2022年2/28平日3班次、假日6個班次,以里程計費,讓您一日暢遊茂林主要景點。

 系列活動與市集場次等資訊詳情請見「2021-2022高雄茂林雙年賞蝶季」、「Fun心遊茂林FB」網站查詢。

2021-2022高雄茂林雙年賞蝶季

https://theme.maolin-nsa.gov.tw/butterfly2021/

Fun心遊茂林FBhttps://www.facebook.com/Fun.Maolin

高雄市六龜區新威里新威171號(07)687-1234/0800-600766

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s://www.maolin-nsa.gov.tw/

屏東萬巒赤山社區[54老厝] 志工打造產業體驗推農村再生@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1.03.屏東.萬巒報導】

 屏東縣萬巒鄉【赤山社區發展協會】推動[農村再生]計畫,在社區規劃師、環保局等資源共同挹注之下,透過志工們的共同努力,將長年無人整理的窳陋雜亂之處打造成社區產業體驗場域「赤山54老厝」,提供舒適的場所且規劃日後作為社區產品銷售據點,並販售輕食茶點,吸引到訪遊客駐足赤山社區,體驗農村漫遊。

■11/6(六)14:00-19:00「星空電影野餐趣」

 赤山村潘嘉明村長、社區規劃師馬文珍表示,屏東縣萬巒鄉【赤山社區】鄰近沿山公路 185 縣道旁,座落於大武山腳下,主要經濟作物以鳳梨為主,社區結合「赤山54老厝」規劃一系列的產業體驗遊程,讓遊客進到田間體驗鳳梨種植、漫遊歷史悠久的萬金教堂,眺望大武山的晚霞,最後徜徉於田園餐桌晚宴,沉浸在赤山星空與美食中,讓到訪民眾來趟觀光兼具知性的屏東農村旅遊。週六、週日不定期辦理親子活動,臉書搜尋「老厝54號」追蹤活動訊息。

「赤山54老厝」試營運期間:週一至週五採團體預約制/周六日14:00-19:00,提供餐點、手作披薩、鳳梨豆醬,預約專線0976-389975、0981-951948

老厝54號 FBhttps://www.facebook.com/102905801779587

 

科工館「電信@臺灣 Online」VR環景2021.11/2線上開展 邀您24小時逛展體驗即時虛擬@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1.02.高雄報導】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工館)】、中華電信公司、財團法人台灣電信協會合作建置的電信數位博物館,將「電信@臺灣」實體展示數位化,並於110年11/2推出虛擬實境(VR)環景展示—電信@臺灣 Online,有環景模式與VR模式兩種,讓民眾能夠無論白天夜晚不管身處何處,皆能透過手機、平板或桌機,體驗即時虛擬互動看展的樂趣。

■「電信@臺灣」線上參觀https://telecom.nstm.gov.tw/vr360/

【科工館】、中華電信透過分年計畫合作,將文物與文獻數位化成果陸續上架。「電信@臺灣 Online」是以超高解析度的環景攝影技術製作為環景網頁,整合展示現場影片檔、文物資訊、展示說明文、可操作式的展示單元、口述歷史等,民眾可以如同親臨展場般,360度感受實體展廳裡充滿歷史感與古典雅致的展廳氛圍;更能依自己逛展的步調,近距離細細打量文物細部。VR環景更加入許多有趣互動體驗,將展廳原就深受民眾喜愛的互動裝置,以有別於實體展示的方式轉化後虛擬再現,包括貝爾電話發明情境、摩斯電鍵小遊戲、步進制交換機互動、良心電話亭互動等數位體驗,其中,電信雜貨店互動體驗中的廣播聲與虛擬場景,彷彿重新回到50年前的時光。

 民眾可在手機上點選VR模式,帶上觀看VR專用的紙板眼鏡,即可體驗「電信@臺灣 Online」的虛擬實景,不受開館或閉館時間的限制,沉浸在展覽中,也是在疫情期間的另一觀展管道。11/2至11/14自科工館臉書參加「做出屬於你的Cardboard眼鏡」活動,民眾可以跟著影片DIY製作紙板眼鏡,並且將自己的作品上傳科工館臉書分享,即可參加抽獎,有機會獲得電信主題的文創商品。

■模板下載連結 (共2頁pdf檔,請用A4紙印出):

https://telecom.nstm.gov.tw/ckfinder/userfiles/files/Cardboard%e6%a8%a1%e7%89%88%e5%90%88%e4%bd%b52%e9%a0%81(1).pdf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FBhttps://www.facebook.com/ilovenstm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https://www.nstm.gov.tw/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07)380-0089

慈濟【高雄靜思堂】抗疫獻愛2021.11/6打狗蔬喜宴&素食小夜市@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1.02.高雄報導】

 慈濟【高雄靜思堂】大愛廣場11/6(六)14:00~18:30舉辦「打狗蔬喜宴&素食小夜市」,由一群發願啟發行善行孝的年輕人推行健康蔬食、環保無痕的理念,請參加民眾自備夠大夠多的環保容器、餐具(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若是容器帶不夠,服務台有準備環保盒可以加購,望能匯集大家的愛心,把時間空下來獻愛心,疫起相挺護台灣。

輕發孝讀書會FBhttps://www.facebook.com/CFSKH

慈濟【高雄靜思堂】表示,自今年五月新冠疫情爆發嚴峻後,不少同胞喪失生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愛理念,慈濟、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等各界採購疫苖,過程雖然艱辛,如今全民能依續疫苗接種,形成一層保護網,確保人民能安心生活。11/6於高雄靜思堂前舉行一場極具環保與愛心抗疫的[打狗蔬喜宴],不僅舒身還可享愛美食,來自全台的素食夜市業者商家,會將當日所得捐至慈濟BNT疫苗專款。

 慈濟志工鄭楊慶師兄表示,全體志工感恩從全台各地來到高雄的知名「素食小夜市」相挺蔬食市集,還有高雄在地好幾個有名的蔬食品牌協力相助,各類美味蔬食應有盡有,邀請大家共襄盛舉,齊心抗疫護台灣。

慈濟基金會https://www.tzuchi.org.tw/

「慈濟高雄靜思堂FBhttps://www.facebook.com/tuold

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南路50號(07)398-7667

客傳會[浮光憶彩-VR體驗特展] 11/1-14六堆園區美一館@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1.01.屏東報導】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11/1至11/14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美一館]舉辦「浮光憶彩-六堆三百VR體驗特展」,[VR體驗主題]將六堆攝影家劉安明攝影作品、美濃畫家曾文忠油畫作品,運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新媒體技術,將平面轉製成VR互動體驗影片;【客傳會】陳邦畛董事長邀請大家來特展,戴上VR五感體驗裝置,就能瞬間回到熟悉的六堆客庄,騎上水牛遊客庄、看村民牽豬公、登上東門樓、輕踩五溝水,聞到九香,聽到客音,玩現代VR科技,愛上六堆客庄田園山水風光的美好。

11/1[VR體驗特展]宣傳邀請到客委會鍾孔炤副主委、客傳會董事黃心健、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浮光童夢原創者劉安明、高雄市客委會前主委陳志勇、屏東縣府客務處及六堆各區鄉代表,現場體驗VR互動影片,穿戴VR五感裝置感受像是穿越時空,十分有趣。

現場播映劉安明及曾文老師忠的預錄訪談影片,兩位老師難掩興奮介紹自己的作品被轉換成VR的感動。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https://www.hpcf.tw/

桃園市中壢區青峰路一段49號10樓(03)287-3066

潮州鎮公所「賽神蝦」2021.11/6潮州鎮中山公園@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1.01.屏東.潮州報導】

 110年度「潮州賽神蝦」大賽11/6(六)10:00至16:30於潮州鎮中山公園舉辦;周品全鎮長表示,屏東縣泰國蝦養殖戶約4800多戶,潮州鎮佔約4成,年產值破億。【潮州鎮公所】自108年開辦「賽神蝦」活動至今已第3年,逐漸打開潮州泰國蝦養殖業知名度,也讓全台各地民眾藉由這個活動認識潮州。

王建元主秘表示,今年的「賽神蝦」原計5月登場,因疫情關係延至11/6舉辦,不少蝦農為了參加活動,不計成本「留蝦」與會參賽,【潮州鎮公所】為感謝蝦農力挺,今年除前三名優勝獎金,更增加破紀錄獎金每名2000元,鼓勵蝦農們踴躍報名參加,也歡迎全台各地的鄉親朋友屆時蒞臨潮州共襄盛舉。

潮州鎮公所http://www.chaujou.gov.tw/

屏東縣潮州鎮中山路38號(08)7882371~4

遠東科大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獲1金1銀3銅@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0.28.台南報導】

 【遠東科技大學】參加「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與138家國內學研、政府、醫療單位及新創團隊總計437件創新作品共同角逐最高榮譽「鉑金獎」;【遠東科大】9件作品囊括1金、1銀、3銅,共5個獎項之優秀成績,此次得獎作品從環保、節能、製程優化、智慧型捕蚊燈…,各類型的發明項目,貼近產業實務,也希望呼籲相關產業商家可以洽談合作運用,藉由學術界的發明專利,為國內市場提供更優化的產品與更節省成本的製程。

https://online.inventaipei.com.tw/zh-tw/vproduct/exhibitor/%E5%AD%B8%E6%A0%A1%E7%99%BC%E6%98%8E%E5%8D%80/13DBCE88B2AF7F1E7A88B5AC2172A50B/info.html?cr=94

金牌獎廢鋁電解液資材化高純度氮化鋁粉末之方法

機械工程系陳智成教授、吳俊毅教授&創新商品設計與創業管理系鐘明吉教授共同發明。

銀牌獎-水域表層下的氣體供應裝置:

 化妝品應用管理系丁永強教授、王士毓同學共同發明。

銅牌獎-音頻感應式捕蚊裝置

工業設計系吳祥祺教授、林久泰同學、張睿宸同學、莊鎔瑄同學共同發明。

銅牌獎-常溫型蜂蜜乾燥設備:

 創新商品設計與創業管理系陳玉崗教授發明。

銅牌獎-銦鉍合金於散熱的用途

機械工程系王振興教授、吳俊毅副教授&楊詠荏、沈博凱、黃柏諺、胡峰豪、楊富安、蕭伊廷、洪嘉駿、王介勇、黃晢文及、陳信在同學共同發明。

遠東科大-機械工程系https://www.feu.edu.tw/edu/me/

 【遠東科大】前身為遠東工專,培育出國內各行業的優秀從業人員,包括魏德聖導演、謝龍介議員…等知名人士。十餘年前當科技大學競爭愈發激烈時,王元仁校長已觀察到未來的世界是創意當道,因此由鍾明吉副校長領軍下,全校師生致力於創新研發、專利申請及參加世界各大發明展,至今專利申請數已達5087件,專利核准數已達4598件,並榮獲國際發明展獎牌數達662面(金牌222面、銀牌180面、銅牌142面、其他獎項118面),為全國第一名。

【遠東科大】為鼓勵更多師生投入,專利申請費用及國內外參賽費用均由學校全額支付,使師生均無後顧之憂,因此十幾年來師生的發明遠征世界各國,戰功彪炳,其策略與成果在全國各大專院校中可說是脫穎而出。甚至在校內成立以創意、創新、創業為主題的「三創中心」;室內展示長廊擺滿歷年發明獎作品,牆上還設計一面閃閃發亮的「發明樹」,做為裝置藝術,每一片銀樹葉,其上都標示上發明獎得主的名字,歷年來隨著屢屢得獎,這棵「發明樹」已是枝葉繁茂。

 王元仁校長表示,【遠東科大】「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獎項大有斬獲,希望給學生一個強心激勵,台灣是個創意人才的好工廠,擁有絕佳的創意創新,定會有就業出路,只要願意用心學習,即便是技職大學也一樣可以出頭天。

遠東科技大學https://www.feu.edu.tw/

遠東科大FBhttps://www.facebook.com/feu.tw/

台南市新市區中華路49號(06)597-9566

屏東美術館10/26至2022.2/27「宜德思.盧信、安力.給怒」雙個展@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10.26.屏東報導】

 【屏東美術館】10/26至2022.2/27於201、202展覽室,展出宜德思.盧信安力.給怒共47幅作品。「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安力.給怒、宜德思.盧信雙個展」10/26開展,此展為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我們與未來的距離─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平行展之一,透由二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繪畫創作,在回溯與展望之間,啟發眾人對原住民文化符號新視野。

【屏東縣府文化處】表示,宜德思.盧信來自花蓮紅葉部落,她的作品總可見一種隱居式的美感,繪畫好像成了一種自我生命的修行,這次展出24幅創作是她 2002年至2019共18年來的作品回顧,在早期的「心臟」系列作品,描繪她之於自己原住民身分的情感認同;而圖紋的運用,也從過去寫實的意義轉化成某種感性的詩意符號,作品始終保持一種純粹性的美學。

 安力.給怒(賴安淋)出生泰雅族部落,以藝術家及牧師的身份,見證著基督信仰與族群文化、自我的生命故事。主要創作形式為繪畫與裝置,作品以基督信仰為内在精神,以原住民傳統文化經由當代性轉換後的藝術語彙為創作語言。此次展出23件作品,其中二件新創作油畫作品為首次發表。

2021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展《我們與未來的距離》,由【原民會原發中心】推動,結合「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藝術家駐園創作計畫,邀請10位藝術家於文化園區駐村創作,20位藝術家展出作品2021.10/15至2022.2/27從主展區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延伸至屏東185線道、台24線共9處場域展覽。

■九大展覽場域:

1.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縣瑪家鄉風景巷104號

2.屏東美術館/屏東縣屏東市中正路74號(201、202展覽空間)

3.屏東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屏東縣內埔鄉學府路1號

4.水門轉運站/屏東縣內埔鄉成功路251號

5.刀疤工坊/屏東縣霧台鄉霧台村神山巷70-1號

6.魯拉登藝術工坊/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2段95巷1號

7.三地門鄉原住民文化館/屏東縣三地門鄉中正路2段110號

8.鳥人天空工作室/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1段3-15號

9.路邊四十九號工作室/屏東縣三地門鄉馬兒村馬兒巷49號

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FBhttps://www.facebook.com/e.art168

屏東美術館http://ptam.ptcg.gov.tw/

屏東市中正路74號(08)738-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