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技高雙語學分班  新北41位教師領證投入協同教學

RunNews新北市訊

全國首創技高雙語學分班  新北41位教師領證投入協同教學

圖說:新北市教育局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作,全國首創開設「技高雙語學分班」,今(20)日於新北高工辦理「新北技職雙語學分班成果發表會」

新北市教育局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作,全國首創開設「技高雙語學分班」,今(20)日於新北高工辦理「新北技職雙語學分班成果發表會」,參加的學員歷經半年108小時雙語教學師資培訓課程,計有41位教師結業並通過CEFR B2等級之英語能力分級(聽、說、讀、寫),將取得教育部核發的雙語教學加註證書,投入新北雙語協同教學行列。

圖說:新北市教育局班成果發表會」,有41位教師結業並通過CEFR B2等級之英語能力分級

    教育局表示,深耕雙語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雙語師資,新北市技職雙語師資培訓採階梯式培力,去(109)年新北領先各縣市開設「技高雙語學分班」,首批計有55位教師參與雙語教學師資培訓6學分涵蓋3個科目的專業課程。培訓採微課程方式讓教師透過雙語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知能發展、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英語環境營造、技術型高中生活化評量、彈性課程模組與雙語授課,強化教師專業英語力及雙語課程教學能力。未來預計每年開設3班次,培訓近百位雙語教師,持續擴增技高雙語師資,以提供學生最專業的雙語教學。

圖說:教育局張明文局長(左五), 台師大進修學院宋蕙伶副院長(左一),台師大工教系戴建耘教授(右一)與雙語教學發表教師合影

  臺灣師範大學戴建耘教授強調,雙語學分班教學訓練內容參考國外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 Other Language)訓練方式,以專業科目內容結合雙語教學(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及動手做說英文三者搭配,讓教師逐漸習慣採用英文做為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工具之一,加速邁向雙語校園與雙語國家之路。

    本梯次雙語教師培訓以對使用英文作為上課的溝通工具,有熱忱與初步基礎的非英文科教師為主,透過專業課程協助教師利用課後參加英語能力檢測,以達到CEFR B2等級之英語能力為目標,期末每位教師皆全程使用雙語發展雙語教案,並上台進行雙語教學演示。

圖說:鶯歌工商吳依凡老師雙語羽球課程教學

圖說:榖保家商范成龍老師示範雙語美顏課程

  鶯歌工商體育老師吳依凡老師表示,體育課採雙語教學,從常用實用的專業英文開始,在課程中學習到專業的羽球發球技能、循序漸進的英文薰陶,期待在國際交流時,能聯想到運動英文,進而發展出會打羽球又聽得懂英文,且能勇敢對話的素養能力。樟樹國際實中多媒體動畫科曾怡寧老師表示,雙語培訓期間,從專業英文、課室英文、動手做學英文到各領域教師的教學觀摩,全方位的增能,希望未來能帶著孩子們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頂尖世界人才。
  格致中學徐榮駿老師與林明志老師共備,針對設計群學生規劃「3D創客-彩虹小馬」課程主題,過程中教導學生瞭解專業英文,如:laser engraver雷射雕刻機、wire saw machine線鋸機,學生可以用英文介紹機具,完成作品後學生能夠用英文做英文商品簡報。新北高工機械科彭碃貽老師說,參加雙語學分班後,透過這學期開始實際雙語協同授課,更清楚自己在雙語教學中的角色,已能夠完成微型雙語教學演示,收穫良多。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巿以生活化、普及化、在地化及國際化為核心概念落實雙語教育。技職雙語教育以「動手做學英文」為核心,推動「專業英文、職場英語、跨國連結」各項計畫,讓技職學生同時具備專業技能與專業英文,培育接軌國際的技職人才,立足世界舞台。

台南市府推技職教育向下扎根 戴謙副市長關心落實學習到位 新榮高中帶頭推動FUN心築夢@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3.19.台南.柳營報導】

 台南市柳營區【新榮高中】在技職教育規劃超前部署、用心經營,栽培許多優秀人才,配合台南市政府110年度技職教育系列活動「FUN心逐夢 技職飛揚」政策,推動前瞻雙軌計畫,學校對於多元學習方案,全體教職員工更是不遺餘力;戴謙副市長關心【新榮高中】校務運作、私校招生問題,期盼技職向下紮根,能落實學習到位,利益學童。3/19東山區吉貝耍國小、白河區仙草國小、白河區內角國小、鹽水區歡雅國小學生參訪【新榮高中】美甲、汽車修護等技職技藝。

 【新榮高中】陳炳輝校長表示,技藝向下紮根,多元雙軌政策除了對學校經營與招生有很大幫助外,對於企業培養員工與學生提早學習,對社會整體是多贏的。監察人胡學貴任教50餘年,最大夢想致力打造免費公益的多元學習校園,而【新榮高中】就是最好的圓夢學校。

 【中華圓夢公益展望會】許旗成理事長致力於【新榮高中】校務與志工服務,一路協助胡學貴監察人成就夢想,幫助新住民、原住民、低收入、身心障礙、家扶中心子女免費就讀【新榮中學】,希望透過教育的力量,使弱勢族群的社經地位向上流動。

新榮高中http://www.srsh.tn.edu.tw/

新榮中學FBhttps://www.facebook.com/srsh.tn

臺南市柳營區中埕里132-12號(06)622-2222

台北凱撒、奧森兒童博物館合作[小手拉大手]住宿用餐優惠 每晚3199元連假期間不需加價@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3.19.台北報導】

 【台北凱撒大飯店】因應兒童節連假推出餐飲優惠與住房專案,4月份推出「小手拉大手」豪饗玩的住宿與餐飲優惠,與奧森兒童博物館攜手合作,搭配[北歐風精緻客房],每晚只要3199元起,專案含兩客精緻早餐,週六或連假期間不需加價;平日入住享免費升等至[綺幻客房]與贈送 1名不佔床兒童(12歲以下)入住(含早餐)。「Checkers自助餐廳」4月份推出免費招待兒童用餐,凡小學四年級以下(含四年級亦即10歲,需出示健保卡)由一位全額付費的家長或親友(成人)陪同點用午/晚餐,小朋友可享免費用餐一客,餐檯上亦將安排綜合水果Pizza、番茄肉醬義大利麵、鳳梨系列甜點…等繽紛兒童主題創意料理。安排與寶貝們一起放鬆吃頓歡樂美味餐點,感受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體驗。

 [小手拉大手]住宿並贈送市價1150元套票(含1大1小的奧森兒童博物館入場門票、飲料1杯),內有十三座主題展區及天空、森林、地底岩洞3大空間,設有多項互動體驗並鼓勵親子共玩,和孩子們一同當一個冒險家或是探索者,體驗一系列寓教於樂的有趣活動。

台北凱撒大飯店http://taipei.caesarpark.com.tw

台北凱撒大飯店FBhttps://www.facebook.com/CAESARPARK.TAIPEI/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38號(02)2311-5151

新北學習共同體10年有成 透視課堂讓師生一起創造教與學的精彩

RunNews新北市訊

新北學習共同體10年有成  透視課堂讓師生一起創造教與學的精彩

圖說:新北學習共同體共識營-探討可視化的教學實踐

2021新北市學習共同體學校共識營今(19)日在秀山國小熱情展開,以「可視化的課堂教學實踐」開啟這學期凝聚共識的核心概念。教育局期待教師透過共學建立堅強的夥伴關係,相互透視課堂,看老師的教、學生的學,一起創造教與學的精彩。

圖說:每個學期初學習共同體先導學校夥伴一起要來聚集,共學、共打氣、再一起共前進

    新北推動學習共同體從101學年度開始有29所學校加入,到109學年度已有88所學校937個基地班,即將邁入第十年。透過共識營的舉辦,凝聚學習共同體學校的學習共識,做為推動主軸和相互學習的基礎。今年打破以往教學實踐的分享方式,改以「可視化的課堂教學實踐」方式,分小組5堂40分鐘完整的日本國中小數學、國語及社會課,再進行小組協同討論,進入深化學生學習經驗的層次。

圖說:新北學習共同體10年有成 透視課堂讓師生一起創造教與學的精彩

共識營由秀山國小張文斌校長進行專題講座,引用紐西蘭學者約翰哈蒂的說法解釋「可視化學習」,強調過去課堂教學實踐的報告多以PPT、照片來討論,看不到真實教學課堂中的多樣複雜性。「可視化」是學習共同體重要的教學實踐概念,無論是整節教學錄影重放或課堂真實觀課,開放課堂讓願意的人一起進來參與討論真實教學的狀態。講座中以日本金山駿太老師的四年級數學課例,和大家一起探討教師的課程設計如何引動學生不同面向的學習。

圖說:教師的每一個動作是否引起了學生學習,老師們湧出好多討論

自強國小許以平校長下午在教學實踐工作坊,進一步詮釋「可視化的課堂教學實踐」表示,公開授課影片紀錄是一個視角,與會的每一位夥伴觀課後會產生自己的內在詮釋。接著大家一起分享激盪,最後揉合的想法,會激盪出超乎想像的學習,這就是學習共同體的威力,學習建立在每一個人的思考貢獻,我們今日的討論如此,學生們在課堂上也應當是如此」。
  參加學員金龍國小楊晏菁主任興奮地表示,在工作坊大家一起觀看脇坂老師五年級社會課的影片,老師用心對學生發言的精要板書記錄,由學生細微動作表情觀察到因為被理解而產生的正能量情感交流,「如果每個人都被視為共同體的一份子,學生的學習熱情被鼓舞,課堂上都會是美好的情感聯結。」

圖說:學員一同透視課堂,創造課堂中教與學的美好風景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推動學習共同體十年有成,從不斷創新的討論議題展現各級學校致力推動學習共同體,共同關注課堂教學與翻轉學習的使命與熱情。除落實課堂中民主性、公共性與卓越性的理念外,紮實的備觀議課,讓教師們建立同僚性、透過教學對話進行教師專業成長,讓老師成為反思的教學實踐家,創造課堂最美麗的學習風景。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就諦學堂講座3/14程天縱談台灣轉型@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3.14.台北報導】

 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鑒於大眾看好台灣2021年的經濟前景,但在快速變動的時代裡,對於台灣、對於個人,下一個重點發展趨勢在哪裡,要如何看懂趨勢、擁抱趨勢,一直是廣受關注的熱點議題,3/14與[就諦學堂]共同主辦「創業導師 程天縱:從大歷史觀看產品4.0時代台灣轉型的機會」公益講座,邀請程天縱以豐富的跨國管理與領導經驗,提出對台灣未來發展的解方。建國中學徐建國校長、世新大學喻蓉蓉教授、台灣大學藍崇文特聘教授到場共襄盛舉。

程天縱曾任中國惠普總裁、德州儀器亞洲區總裁、鴻海集團副總裁,加上退休後輔導創業的經驗(包括創立「Terry&Friends」創業社群,在兩岸輔導超過600個創業團隊。在講座中充分運用其豐富的經驗及知識提出對台灣未來的產業建言。

 程天縱表示,未來會是結合動能與智能的產品4.0時代,只要能把握住這項機會,就會打造出強大的競爭力。程天縱觀察台灣的技術功底極佳,就如同擁有了龍身與龍尾,但還缺乏能帶動整條舞龍的龍頭,也就是品牌的終端產品。而要創造出龍頭,政府應該要扮演引領未來主流產業政策方向的「龍珠」,讓整條龍能齊心合力往正確方向前進,整合上中下游產業,就可活絡經濟再造台灣新動能。

 就諦學堂創辦人李三財相當敬佩程天縱老師對於年輕人的栽培,在認識五年期間,看到程老師以不同方式,包括透過臉書、文章、演講、書籍出版及面對面訪談等方式,主動把數十年的管理經驗傳承予下一代,特別購買一百多本程天縱老師的著作,供200位參加者現場義購,所得款項共5萬元,全數捐給【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作為服務新移民子女之用。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尤英夫董事長表示,感謝就諦學堂李三財創辦人的愛心,也希望藉著就諦學堂拋磚引玉之舉,呼籲社會大眾投身公益,關懷經濟弱勢新移民子女及其家庭,與在台灣轉型的這個關鍵時刻,攜手打造多元共榮的嶄新世代。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http://www.psbf.org.tw

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FBhttps://www.facebook.com/psbf.taiwan

台北市中山區長春路232號4樓(02)2504-8088

客發中心3/18[六堆300年/大家來種樹]傳承客家祭祀文化、種下文化根基@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3.18.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3/18結合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植樹節活動,邀請客語生活學校東勢國小附設幼兒園、麟洛國小附設幼兒園、榮華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學童,由【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及屏東林區管理處楊瑞芬處長帶領小朋友,跟著園區大獅兄家族一起透過植樹活動將客家祭祀用的盤花素材(矮仙丹、七里香等…)栽種在六堆這塊土地上,以文化結合環境教育的方式,為六堆300年的客家文化及傳承扎下根基。活動中,大獅兄家族透過人偶劇互動方式,讓學童學習簡單的客語跟文化,也在無形之中達到沉浸式文化扎根的作用。

※「盤花」是客家人祭祀伯公、神祇及祭祖的重要元素,象徵祈福的意涵,客家居民習慣在祭祀時將住家庭院栽種帶有香味的各式花卉隨手拈來,將花卉環狀方式層層堆疊起來,形成盤花作為祭祀時使用。盤花常利用的花卉素材有矮仙丹(新丁花)、七里香、樹蘭、千日紅(圓粄花)等。

 盤花取自於植物的花卉,保留原本的根與葉,呈現客家人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及民族特性外,也實踐了環境永續的理念。客家詩人曾貴海醫師的「客人花」的詩詞中就有提到「愛香花个客家人,帶著樹蘭含笑桂花同夜合,佇落腳个地方,種下族群香。沒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開滿庭院屋家,日日夜夜,客家人个生命花謝了又開…」,看出客家人敬天惜物且永續的精神。今年適逢六堆300年,客發中心透過舉辦植樹節活動,將盤花花卉栽種在六堆園區,象徵著客家文化從基礎扎根,也意味著客家精神傳承與延續的涵義。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很高興跟林務局合作植樹節活動,並且融入博物館的教育理念,教導民眾種樹除了可以調節氣候跟森林永續的功能外,讓種樹不僅僅只有環境永續的意義,還具有更多客家文化傳承的意涵在裡面。尤其是這次栽種的新丁花對客家來說,是象徵家族繁衍、守護新生的意涵。客家人常說的新丁花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矮仙丹,因為花形鮮紅且圓滿,栽種容易,又隨處可得,所以常拿來當作盤花的基底使用,更象徵著祈福的意涵。這次舉辦「六堆300年/大家來種樹」(liugˋ duiˊ samˊ bagˋ ngienˇ/ tai gaˊ loiˇ zung su)的活動,就是希望六堆後代子孫能繁衍興盛,並且持續守護這個具有豐厚歷史與文化底蘊的客家族群,達到文化扎根及傳承六堆精神的使命。

 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楊瑞芬處長表示,非常高興跟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合作,跟小朋友一起來種客家文化相關的樹種,除了生態永續外還能跟客家文化相結合,跟過去舉辦的植樹節節活動非常不一樣,讓植樹多了一層文化的底蘊。

 六堆園區栽種盤花的花卉種類,保存客家傳統的文化意涵及地方的認知與認同,還兼具文化記憶的保存,讓獨特的文化與習俗,永遠的留在六堆這塊美麗的土地上,也為「六堆300年」紀念大會暖身起跑。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眼鏡會讓近視越戴越深? 醫:正確矯正才能有效控制! D.I.M.S鏡片新技術 學齡前兒童也適用

RunNews台北訊

眼鏡會讓近視越戴越深? 醫:正確矯正才能有效控制!

D.I.M.S鏡片新技術 學齡前兒童也適用

 

近年政府推動108課綱,為了爭加學童競爭力,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選修各種才藝,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諸多學校為了提升學童能力,也加入了多項數位課程,如此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讓學童近視比率不降反增。根據教育部108學年的國小學生視力統計,一年級學生的近視人為兩成左右,而到了六年級已有超過六成的學生罹患近視,全臺灣國小學生近視人數已破50萬人。可見學童近視問題已成為家長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圖說:左為豪雅光學葉政憲處長 左中為豪雅光學林家慶總經理 右中為蘆竹大學眼科林岫儀院長 右為大學光學醫療集團盧政宏總經理

蘆竹大學眼科林岫儀院長指出,過去許多家長都認為眼鏡一旦戴上就拿不下來了,所以能拖則拖,但其實沒有得到正確矯正的近視學童,反而會因為看不清楚而「越看越近」,進入近視度數快速增加的惡性循環。近視的原因除了有先天的遺傳之外,更多的學童是因為後天環境和習慣所導致,包含3C數位的廣泛應用,提早學習閱讀和寫字,還有現在流行的才藝學習如圍棋、珠心算、作文、鋼琴等,都是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活動。「而近視不僅是看不清楚,如果沒有從小控制,容易演變成高度近視,將來得到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和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大幅增加,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註1)。因此,孩子一旦近視,即時並正確的矯正、維持適當的用眼距離相當重要。」林醫師補充說明。

圖說:左為余小弟 右為余小弟阿公

為了推廣正確的近視預防與控制觀念,大學眼科不但建立完整的視光門診流程,也利用新科技開發可即時紀錄與長期觀察的LINE@數位平台,讓家長可以方便又即時追蹤孩子的視力和眼軸長變化,是院所與父母聯合管控孩子視力的好幫手。以現年8歲的余小弟弟為例,在學校檢查視力不良後,家長非常擔心,好在透過大學眼科完整的學童視光門診,不但幫助家長了解到近視的正確觀念,同時也家長更輕鬆地掌握孩子的視力狀況。

 

    除此之外,大學眼科也提供全方位的兒童近視防控方案:常見的長效型散瞳劑,可搭配功能性眼鏡(變色或多焦點)使用;行之有年的角膜塑型片,只要晚上睡覺配戴,白天不用戴眼鏡也可擁有清晰視力;還有新興的學童專用日拋,白天用眼時配戴,每日拋、免清洗,以上都是可以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的方法。近期大學眼科更引進由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專利D.I.M.S.技術設計的近視矯正鏡片,鏡片的表面平均佈滿近視離焦區域,讓配戴的孩子眼中持續形成穩定的近視離焦,以達到近視控制的目的。7歲的王小妹原本在一般眼鏡行配了175度(右眼)和275度(左眼)的眼鏡,因配戴不舒服而到大學眼科就診,「散瞳檢查之後,發現她真實度數只有100度(右眼)和175度(左眼),幾乎過矯了快100度。」林岫儀醫師強調,孩子的調節力很強,配鏡前建議要到專業的醫療院所做完整的醫學驗光,以免配戴上不適合的眼鏡反而造成孩子眼睛的負擔。由於王小妹年紀還小,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評估後與家長達成共識,幫孩子配上了D.I.M.S.技術設計的學童專用鏡片,並且定期回診檢查追蹤眼軸長。配戴4個月後的回診結果顯示,王小妹不但視力矯正可達到1.0,且眼軸長也有穩定控制住,家長對此效果感到非常滿意。

 

    林岫儀醫師提醒,兒童近視若沒有好好控制,平均每年可能增加100度,因此越早近視,日後成為高度近視的機會也就越大。所以早日養成視力檢查的好習慣,發現近視時及早向專業醫師諮詢、治療和控制,並且定期回診追蹤狀況,才能保護眼睛安全,並且達到控制近視度數的效果,讓孩子擁有亮眼未來。

 

資料來源:

*註1https://www.mohw.gov.tw/fp-3206-21545-1.html

新北「上課yo!學生安全即時通」啟用 首創數位點名智慧校園

RunNews新北市訊

新北上課yo!學生安全即時通啟用 首創數位點名智慧校園

圖說:新北「上課yo!學生安全即時通」啟用 首創數位點名智慧校園

新北市邁出智慧校園一大步,市長侯友宜今(18)日至永和區頂溪國小啟用新北校園APP「上課yo!學生安全即時通」,實際體驗運用APP進行線上請假、數位點名、推播聯繫、即時管理等功能,該系統即日起提供各校運用,以落實行政減量,大幅提升行政效能。

圖說:今日啟用後將輔導各校逐步推動,預計110學年度起全市國中小全面實施,落實智慧校園

    侯友宜市長表示,新北市將「智慧城市」列為施政重點,積極推動各項新科技,提供民眾更便利的生活。在學校經營上,新北市是第一個推動學校數位點名的城市,家長、教師與行政人員運用新北校園通APP,即可線上進行請假、點名、聯繫,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動向及安全,不僅提升親師間的即時聯繫,減少紙本傳遞時間,亦可讓教育局即時掌握各校相關數據,適時加以協助或提供決策參考。今日啟用後將輔導各校逐步推動,預計110學年度起全市國中小全面實施,落實智慧校園。

圖說:行政組長運用即時通知和聯繫家長,瞭解學生缺席的原因,可讓導師及行政組長在處理班級事務上更加輕鬆

圖說:缺勤管理自動化,教育局即時掌握彙整全市學校缺勤報表,取代各校每日需公務填報的作法

    本次啟用四大功能,包含:學生請假線上化,家長可運用校園通APP幫學生請假,老師透過APP審核通過後,立即回傳訊息給家長,學生請假紀錄直接連結出缺席紀錄,全程e化,既省時又方便;課堂點名數位化,結合全市各班皆有配置教師平板及無線AP,老師可以直接用平板點名,缺席名單會透過APP推播給行政單位,取代過去紙本簽到遞送行政單位的作法;學生安全即時通,學務處收到缺席通知後,即刻透過APP推播「學生未到校」訊息至家長手機,亦可同步電話聯繫家長,以最短時間確認學生安全;缺勤管理自動化,教育局即時掌握彙整全市學校缺勤報表,可依照各分區、假別及學校顯示,取代各校每日需公務填報的作法。

圖說:新北市邁出智慧校園一大步,市長侯友宜今(18)日至永和區頂溪國小啟用新北校園APP「上課yo!學生安全即時通」

    今天參與試用的家長蘇筱喻表示,手機已經是每個人離不開身的用品,可以利用APP請假真是家長的一大福音,更重要的是老師審核通過後會直接推播訊息通知家長,顛覆了她對學校行政的認識。頂溪國小陳勇男老師則表示,有了校園通APP的請假點名功能,直接在系統平台紀錄了學生的差勤狀況,完全免除了紙本登記的方式,而且行政組長可以即時通知和聯繫家長,瞭解學生缺席的原因,讓導師及行政組長在處理班級事務上更加輕鬆。

    教育局表示,新北校園通APP於去(109)年底完成更新,提供親師生多達19項的功能服務,如學生請假、成績查詢及午餐管理等,今(110)年2月續推出「學雜費繳費」功能,現在更增加「上課yo!」請假點名,將持續努力創新,為學校、教師、家長打造更進步的智慧校園,提供孩子更安全便利的校園環境。

屏北高中78人報名繁星61人錄取 小清華原民班9人繁星全上榜@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1.03.17.屏東.鹽埔報導】

 【國立屏北高中】今年[繁星推薦]高三學生211人,報名繁星78人,3/17放榜共61人錄取(錄取國立25人),繁星錄取率達78.2%,為屏東縣繁星最多人的高中。林宏澤校長指出,【屏北高中】今年大學學測達62級分以上2位、50級分上8位、40級分以上41位。自強班26人報名繁星全數上榜,該班14人上國立、2人上醫學大學。該班導師余威毅表示,學生認真勤奮,做到預習及複習,養成規律的讀書習慣,班級形成好的讀書風氣,才能全班同學都摘星。

■梁嘉祐同學的學測成績國文滿級分、國英數自四科頂標、英聽A的優異成績錄取清華大學化學工程學系。他分享讀書方法,就是要養成規律的作息,課堂上不懂的馬上跟老師或同學討論,並且徹底完成複習的功夫,才能累積學科的實力。

■梁庭昊同學錄取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他分享數學的學習方法,要理解數學公式,不要死背。學校數學科老師們彚編的補充講義及練習題要勤加演練,練習久了就會觸類旁通,自然能在數學成績上有好表現。

■陳以芹同學以學測成績國文滿級分錄取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她分享準備國文的心得,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善用學校的圖書館,也要閱讀報章雜誌的社論,日積月累下來,對自己在閱讀題目及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劉佳仁同學以學測成績英文滿級分、國英數自四科頂標組合,錄取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他分享課業與興趣兼顧,除在校成績優秀,也曾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桌球比賽。

 

 林宏澤校長表示,今年學測雖然數學超難,落點難以預估,但【屏北高中】靠優質教學、行政團隊以各科成績人數去推估,再依學生的性向、學力綜合研判可能摘星的學校或科系,老師充分掌握學生的意向後由學生撕榜,創造出「多贏」的局面。

 【屏北高中】小清華原民班胡韻宇梁偉朋蔣忻嚴詠慈劉恩慈白翾溫柔王懷恩許承昕9人報名繁星全上榜,錄取國立大學5人,為臺師大、中興大學、暨南大學、臺東大學、東華大學,錄取中國醫、中山醫相關學系2人,2人分別錄取世新大學、銘傳大學。

許承昕錄取中山醫學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自明正國中畢業,近3年除課業上兢兢業業,努力不懈外之,也接受原民文化課程的薰陶,對自己的部落更加認識與認同,並且在學校課程的安排下通過族語中級。未來希望透過醫檢及醫學的專業知識,回到部落提升族人的醫療水平。

梁偉朋錄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學士班,自高泰國中畢業,選擇鄰近社區的國立屏北高中並經由甄選,就讀屏北高中的原民班。透過學校師長用心的教導,3年來,課業與原民文化兼顧,受到屏北師長的啟迪,希望有朝一日成為老師,為國家社會及部落培育人才,今如願錄取台灣師範大學,離自己的夢想又更進一步了。

■劉恩慈來自臺東縣成功鎮,畢業於新港國中,錄取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在屏北高中近3年的生活,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照顧及自我負責。學測成績放榜後,感謝清華大學陳舜芬教授利用晚自習時間依成績、性向、能力及未來的職涯逐一為我們分析,讓我們可以選填到最理想的學系。

 清華大學陳舜芬教授表示,小清華原民班採全國少見的大學與高中合作模式,實驗教育課程兼顧一般教育與民族教育的課程需求,分為一般部定課程、原民實驗教育課程、原住民族語文及非正式課程等。自成班以來原民班不但升學績效卓越,多元的族語課程,近3年族語認證測驗中級以上通過率達9成,並在全國語文競賽有優秀表現,展現兼顧一般與民族教育的亮眼成果。

  林宏澤校長提及,【屏北高中】小清華原民班歷年繁星成績表現亮眼,足以讓社會大眾肯定,並把原民學子託付給屏北。

屏北高中http://www.ppsh.ptc.edu.tw/

屏東縣鹽埔鄉彭厝村莒光路168號(08)793-7493

繁星錄取人數前10高中新北占2 林口高中全國第一 新北在地就學卓然有成 2,332名學生上榜

RunNews新北市訊

繁星錄取人數前10高中新北占2  林口高中全國第一

新北在地就學卓然有成  2,332名學生上榜

 

10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放榜新北市錄取率61.82%高於全國平均,其中新北市立林口高中錄取116人排名全國第1名,新北高中錄取105人排名全國第5名,全國錄取人數最多的前10所高中,新北市即占了二名!另外雙溪高中更是首度有學生錄取台大,表現十分亮眼。

    110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招生由68所學校、1,779校系聯合辦理,今年有1萬6,111個招生名額,新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參與大學繁星推薦共計49校,110學年度共有3,772名學生報名大學繁星推薦(公立2,685人,私立1,087人),共計2,332名學生錄取(公立1,649人,私立683人)。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今年錄取學生中有886名錄取國立大學(公立634人,私立252人)。其中錄取臺灣大學計42人、清華大學計34人、交通大學計21人、政治大學計45人、成功大學計37人、臺灣師範大學計45人、中央大學計40人、中興大學計38人、中正大學計26人、中山大學計17人,錄取學生有超過8成6以上為三年前選擇在地就學的新北國中畢業生,顯見在地就學卓然有成。

    新北市於高中高職旗艦計畫奠定的基礎之上,自108年開始推動「新北創新教育加速器計畫」,鼓勵與支持學校進行「跨國」、「跨校」、「跨學制」、「跨領域」的各項教育合作與提出創新教育方案,採用美國矽谷企業加速器的協作與共創精神,透過本計畫讓各界一同與市府共同投資教育,提供執行方案經費與資源,協助教育創新發展與執行,以提升新北市教育競爭力與合作力,實現跨教育階段校際間資源共享與互助合作,達成創新共好的理念,促使更多優秀學子在地就學,也反映在今年各校繁星成果上。

    另外為獎勵在地優秀學生就近入學,教育局訂定「新北市立高級中等學校辦理學生獎助學金實施計畫」,公告於教育局中等教育資源網,針對參加基北區各項入學管道錄取之學生訂定適當比例的獎學金鼓勵在地就學,提升新北市學生在地就學比例。

 

新北巿各校繁星個案故事

圖說:雙溪高中成立高中部25年以來首位台大生錄取護理系謝泯諺同學(左)、黃雨柔同學錄取政大民族系(右)

   雙溪高中成立高中部25年以來首位錄取台大生出爐!謝泯諺同學錄取台大護理系,成為校史第一人!同時黃雨柔同學錄取政大民族系,創下繁星2學生錄取頂大佳績。 統計今年32人報名,30人錄取,錄取率高達93%。32名錄取學生中,新住民學生計12人。在地學生謝泯諺同學,生長於隔代教養的單親家庭,父親平時在外地工作,大多時間和爺爺共同生活。也因此泯諺從小就立定志向,認真向學。國中會考獲得5A佳績的他,選擇留在雙溪,接受六年一貫統整設計的課程,更能系統性的學習。今年學測考出5科58級分佳績,透過繁星推薦,錄取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泯諺對此表示,從小就很常在醫院中看到護理師們照顧自己的家人,看他們辛勤、親切的照顧病患,令他十分景仰。因此最後繁星選擇護理系,期許自己在未來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師,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錄取國立政治大學的黃雨柔同學為平溪國中畢業,透過完全免試進入雙溪高中,在高二爭取機會赴美交換學生,精進自我拓展國際視野。雨柔表示,在美國一個月讓她體會到國外高強度的競爭力,更讓她了解到必須努力不懈才能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因此回國後更加鞭策自己,終於在高三有了美好結果。在美國,雨柔體驗到多元族群文化融合的生命力,讓她反思台灣對原住民、新住民等族群的政策可以更好,因此選擇政大民族學系,想要學習少數族群的文化及歷史,希望能為台灣社會貢獻心力。

圖說:秀峰高中錄取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的郭家怡同學是新二代孩子(中)

  秀峰高中今年共推薦103人,錄取81人,錄取率達79%,錄取的81人中有25人錄取國立大學,並有8名屬上列十所國立大學,成績亮眼。今年繁星推薦錄取台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的郭家怡同學是新二代孩子,母親為印尼新移民,從小培養多元文化觀,能以同理心認識這個世界,欣賞、肯定每一個差異。在學業上,佳怡於語文與社會領域特別有興趣,擁有積極正向的學習熱忱,更連續兩年獲選班級模範生。在社團裡,新二代的家怡擔任學校國際事務社的社長,基於對社會議題的關注,進而關懷社會各層面向與環境生態。由於成長過程中得到許多老師的幫助,因此「老師」這個職業成了家怡的志業,最終以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為第一志願,除了實踐理想,同時也希望保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特別是年邁的爺爺。家怡持續以穩健腳步,期許在大學階段發光發熱。

圖說:安康高中張民輝

    安康高中畢業於五峰國中的張民輝同學順利錄取中央大學物理系,由於父母皆為印尼人,明輝國小之前都在印尼接受教育,國中後才來到臺灣就學。在不熟悉的環境裡,民輝對中文理解能力不佳,加上輕微自症閉影響,讓他常與同學師長雞同鴨講,所幸在自己的努力與師長同學的協助下,漸入佳境,在進入高中後,更發現自己對科學領域的興趣。高中導師與物理教師仲崇道老師表示,民輝對物理興趣極深,平時會積極閱讀物理相關的書籍,也積極選修相關課程,並大量作實驗,未來將積極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期待有一日能成為優秀的理論物理研究學者。

圖說:三重高中歐芃真(左)

    三重高中歐芃真同學為身體病弱的學生,她表示在國中遇到一位陳彥豪老師,常常在課後時間留校特別為她加強數學,讓她沒有放棄最不擅長的科目,終於不負重望錄取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諮商學系。因為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高中也選擇就讀該校高中部。她也很感謝高中的導師童淑華老師。而芃真一路走來,克服身體的各障礙,努力向學,曾獲頒總統教育獎。想就讀心理與諮商學系是因為芃真覺得自幼的身體病弱,讓她對他人的感受更能感同身受,因此她希望能就讀心理諮商學系,未來也能幫助他人,就像她一路上接受他人的幫助一樣。

圖說:丹鳳高中羅濟恩(左)、黃宥嘉(中)

   丹鳳高中榜首羅濟恩兩年半前,認同新北市在地就學。福營國中畢業後,以33.6分的高分放棄師大附中選擇丹鳳高中數理實驗班就讀。濟恩喜歡丹鳳高中的教學設備新穎、開設的課程多元豐富,濟恩就學時間,全神貫注於學習,對於專題研究的桌遊數學,覺得特別新奇有趣。在Bebras 國際運算思維挑戰賽施策成績PR99。如今,濟恩掌握在關鍵時刻全力以赴,在學測成績表現亮眼—以數學15滿級分四科合計57級分的好成績錄取台大資工系。
  另外患有先天性遺傳疾病「肌肉萎縮症」的黃宥嘉,不只克服自身的身體限制,舞踏人生曼妙的姿態錄取台大工商管理學系。宥嘉逐夢的路並非平順坦途,從丹鳳高中國中部時期,宥嘉就喜愛寫作,雖然每寫一次,就讓固定萎縮的手部疲勞酸疼,但文字帶給他內心的安頓,激發的生命熱情,仍讓他沉醉於寫作的世界。高中時期,宥嘉代表學校得到區賽第一名的殊榮。高中時期的高中科展競賽,讓他印象深刻——和組員在研究中分工合作,達到完美分工,得到「新北市賽優等」,以及「團隊合作獎」。丹鳳高中溫馨多元的學習環境,讓他找到語文科學雙斜槓的自己。

圖說:竹圍高中葉璥慧(中) 

    竹圍高中體育班校排第一的葉璥慧同學為學校柔道隊員,在柔道項目的表現傑出,曾獲得108學年度全中運角力亞軍、中正盃柔道冠軍。身在單親家庭受隔代教養的她,為了想不讓家人擔心,對自己的要求更為嚴格,不僅要在訓練及比賽上表現出色,更要求自己兼顧課業,如今順利透過繁星推薦的升學管道,考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期待能有更強的能力以改變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