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國小首創借書不用證 每週一節不插電課程推程式教育扎根
RunNews新北訊
北新國小首創借書不用證 每週一節不插電課程推程式教育扎根
圖說:北新國小學生到圖書館註冊後,在辨識鏡頭前站立3至5秒,即可進入圖書館
「老師,我的借書證不見了!」、「同學,你又忘了帶借書證?」這樣的對話經常在小學的圖書館聽得到,而新北市北新國小為解決學生因借書證常遺失而無法借書的問題,首創全國小學之先,讓學生「借書不用證」,只要到學校圖書館註冊後,在辨識鏡頭前站立3至5秒,即可進入圖書館找尋想要借閱的書籍,再至櫃臺掃描書碼即完成借閱,使流程變得更快速又便利。
圖說:北新國小與技嘉基金會合作運用AI技術,利用人臉辨識替代借書證的功能
北新國小校長施裕明表示,為迎接資訊時代來臨,學校與技嘉教育基金會合作,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利用人臉辨識替代借書證的功能,爾後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借書,不管是小一或小六,直到畢業前都不用帶借書證,也不怕借書證遺失,同學不會再為遺失借書證,需要申請補發而傷腦筋了。
圖說:北新國小首創借書不用證
4年級學生許秉豪表示,最喜歡去學校圖書館看書,用辨識系統借書很有趣,第一次使用時有一點緊張也有一點興奮,但使用之後真的覺得很方便,以後不用帶借書證,因為自己的臉就是借書證,也不會擔心借書證會不見啦,真的很開心。
圖說:北新國小同學透過自我學習與組間團隊合作,學習邏輯和推理概念,
除了在學校環境融入AI技術外,學校也持續推動AI及程式教育,將不插電課程放入低年級校訂課程中,一、二年級同學每週都有一節「不用電腦的程式設計課程」,也特別設計「訓練邏輯思維與程式設計」課程,老師以生活或數學教導程式邏輯或網路訊息等內容,利用圖卡「不插電」方式上課,採用遊戲和手作的方式,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讓同學透過自我學習與組間團隊合作,學習到資訊課程中的邏輯和推理概念,進而培養資訊素養。
圖說:北新國小教師規劃不插電程式設計課程
施校長也說,學校仍持續建構中、高年級校訂課程,以發展程式與訓練邏輯思維課程為目標,在教育局的協助下,積極研發AI與物聯網相關課程,讓同學能因應未來的時代潮流。未來期望將資訊科技、人文與藝術等領域做結合,使孩子在未來不是成為生冷的科技人,而是有溫度的資訊科技應用與創新者。
新北市教育局近年來積極推動AI教育,108學年度共輔導78位校長及老師完成AI種子教師培訓,109年在偏鄉學校辦理AI科普教育營隊,幫助48位偏鄉學子學習新興科技,以縮短城鄉數位落差,亦辦理AI鯨魚機器人培訓工作坊,共有來自53校合計60位教師參訓。未來將持續辦理教師培訓及營隊,提升各學習領域教師AI知能與素養,將AI教育融入教學,讓新北學子在AI教育領先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