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陵熱播 墓室壁畫即日起巡臺揭密

RunNews台北綜合報導

大唐帝陵熱播 墓室壁畫即日起巡臺揭密

 

圖說:西安、臺北同步為「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揭幕,突破新冠肺炎的阻隔。

《大唐帝陵》紀錄片正在大陸央視等多個影片頻道熱播中,自7月播出以來點閱、收視率不斷攀升,大唐十八陵、唐代帝王及武則天其子孫的故事又掀起熱議。而經過慎密籌備,以「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為名的唐壁畫展,精選以章懷太子、懿德太子及永泰公主等墓中所發現的近50幅壁畫經典之作,特別巡迴臺灣各地展出。自即日起先於臺灣師範大學德群藝廊展出至10月8日,11月9日再轉往臺中中興大學、12月7日起於中壢中原大學展至隔年的1月16日。

 

9位唐墓墓主壁畫之最

這次展覽由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聯合主辦,將陝西歷史博物館最珍貴唐墓壁畫以高畫質輸出圖像展出9位墓主的經典壁畫。在全球被新冠肺炎籠罩下,此展覽備受各方注目。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于群特別於兩岸同步連線開幕式上邀請臺灣學子,於明年此時親自到西安探訪這些珍貴的唐墓壁畫。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緊鑼密鼓籌畫2年多,未因疫情而打退堂鼓,透過科技、互聯網、視訊,將極其珍貴的唐墓壁畫以等比高畫質圖像展出。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表示,唐墓壁畫因本身較為脆弱,轉以等比圖片輸出的型式展示,也是陝西歷史博物館(簡稱陝博)新的嘗試,而這次在臺灣的展出不僅僅是唐墓壁畫內容,現場還設計一些道具,以及文化體驗的環節,像是「壁畫臨摹體驗」、「唐裝體驗」、「互動故事解謎遊戲」、「唐妝創意攝影比賽」。他認為,這幾個方式結合起來,對展覽可能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圖說:現場更有導覽專業解說,帶民眾一同揭開大唐秘彩。

大唐故事道不盡 絲絲入扣

正值《大唐帝陵》在大陸掀起對唐代熱議,「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未演先轟動,「地下皇朝」瑰麗的珍寶以及章懷太子(李賢,武則天二子)、懿德太子(李重潤,李顯長子)、永泰公主(李仙蕙,李顯七女)與武則天及李顯(唐中宗)之間愛恨情仇的故事背景受到關注,三古墓之所修建原因雖無從得知,或許三墓出自於父母親自責也好、愧疚之情也好,三古墓的形制與規模,自填土到出土,在唐墓壁畫揭取、修復、保存上,注定佔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陝西歷史博物館壁畫研究保護修復專家楊文宗也提到,壁畫修復室是很講究的,陝博的修復室大約百坪大,其中溫度、溼度須控制好,連燈光也要納入其中,所有人員進出入都要控管,其中,因為壁畫通常面積比較大,修復的技術檯子也必須特製,更要具備升降、翻轉的功能。在修復過程中,也可以窺知唐墓壁畫從千百年前,由畫師從整理畫面、塗草拌泥和白灰泥、起稿、填色所完成的地下皇室。

圖說:唐墓壁畫中〈宮女圖〉最被外界津津樂道,畫風格外重視女性的自然美以及雍容、典雅、嫻靜的內在氣韻。

地下皇朝令考古學家著迷

楊文宗指出,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及章懷太子壁畫出土,壁畫可能更多反映中國傳統「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念,畫師在現實生活中擷取素材,描繪出逝者生前的生活場景。而在目前發現的唐墓中,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墓室才能有繪製壁畫的規格。此人日常生活以及當時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呈現,各各方面的生活場景透過畫師記錄下來,如儀仗圖就可看出君王出巡的大陣仗,這也是唐墓壁畫有別於其他類型壁畫最大不同的地方及特點。

 

楊文宗也提及,對於唐墓壁畫保存,大陸採取揭取、移出、修復及保存的方法。對於壁畫的保護,東西方還有些差異,西方到目前為止認為要原址保護,而大陸壁畫多集合至博物館裡。他也感歎地說:「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因為這些古墓一旦被挖掘後,已很難在原址得到很好的保護了。」

圖說:這不是cosplay,而是在「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展場互動體驗中,展現一種穿越時空,回到唐朝之感。

千古壁畫移及博物館再呵護

楊文宗舉例,1972年時日本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發現高松冢古墳,時代大約為中國唐朝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因為墓室中發現的海獸葡萄紋鏡與中國1958年在陝西西安銅人原獨孤思貞墓中發現的銅鏡一模一樣,因此古墓的年代應該就是在那個時期。當時日本政府隨即進行原址保護,在墓的周邊設置相關儀器來控墓內的環境(朝恆溫掌控),沒有想到古墓到2000年出了問題,日本政府也只好對高松冢古墳進行搬遷,因此,到目前為止要完全解決壁畫原址保護,他認為,全球技術還沒有辦法達成。

 

楊文宗直接點出問題,他認為,原址壁畫保存最大問題,在於位置處於地下,很難切斷地下的水源,就算在上游切斷,還是難保古墓受到損傷,一定要建造成一個恆溫、恆濕的密閉環境才能保存下來。至於這些千年古墓一直可以在千年後保存下來,即因下葬後隨即回填,形成一個密閉環境,有利於器物的保護。遠則幾千年以前,近則幾百年的壁畫,若都沒有被盜墓者侵入擾動過,亦未被自然力破壞的,比如地震、水災之類的,被打開的墓相對比較完整。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除了集合9位古墓之最外,還以線上直播的方式,特邀當代唐墓壁畫研究專家──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程旭副館長、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楊效俊及楊文宗進行講座。

 

講座

第一場:大唐風華——唐墓壁畫與絲路文明

時間:2020年09月29日(二)15:30-17:2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101教室

講者:程旭 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副館長、中國少數民族史專業法學博士

 

第二場:由真至藝——七到九世紀唐墓壁畫藝術風格變遷

時間:2020年11月12日(四)13:00-15:00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 陳其銓書道紀念室

講者:楊效俊 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第三場:古代壁畫的保護技術

時間: 12/15(二)10:30-12:00

地點:中原大學祐生建築館307教室

講者:楊文宗 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藝術家張立曄Aura靈光個展9/12-12/12【洪易美術館】藝點點457小畫廊@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吳宥憲/2020.09.12.彰化報導】

 藝術家張立曄9/12-12/12在【洪易美術館】藝點點457小畫廊舉辦「靈光」個展,作品色彩與圖像在畫面中較早期作品飽滿;主題與天地間的眾生之間,大小對比關係一如既往的強烈,而世界的建構多了許多細節供觀者尋味。從創作方法的角度來看,張立曄在作品中追求一種繁華似錦的圖象結構,在永不滿足的呈現中,與畫布的邊界斡旋。

 靈光~取自西方哲學家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傳達藝術家在心裡頭點盞微光,把能量喚醒並與自己連結,透過大自然與大樹,深入我們生活與文化。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生命的觸動,藉藝術療癒自我與大眾。

■展期:2020年9/12至12/12(週二~週日10:00~17:00)

■地點:藝點點457小畫廊

■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彰南路六段443號

※展覽開幕式&座談會:9/12(六)15:00

○開幕座談會與談人:黃文勇教授&黃志偉教授

https://youtu.be/-mCbqxottok

 華巍藝術新聞賴慕芬總監表示,有別於早期作品(台灣跑馬燈、檳榔西施),藝術家在此次「靈光」個展的近作中,鮮少將自己的形象放進去。張立曄稱自我形象的缺席為「我執」的缺席,然而在這樣的魔幻世界中,我們似乎是鑽進了張立曄生命核心中的花園,我們身在張立曄的身體裡。

 「創作對我來說是在我心中點起一把燈光,或是點起一把火焰。把自己的能量喚醒,跟自己連結,分享給大眾。創作是一種點亮,所以光一直吸引著我。」

 張立曄是善感的創作者,素人出身的他,以不同於藝術學院的方法,建構自己的繪畫方法與色彩和構圖的觀念。透過具象的變形來表達他眼睛所望向的世界。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光都會以不同的型態,再次在張立曄的生命中給予他啟發與感動。有時候是風景、有時候是人,有時候則是為了滿足原始欲求的創作欲望。

 光是讓他著迷的東西,特別是那些大自然中的生命奇觀。他興奮地分享了在各地體會到的靈光瞬間。像是與朋友前到三義的森林遊樂區中看見成群發光飛舞穿梭在樹林間的螢火蟲,這麼多發光的小昆蟲飛來飛去,像宮崎駿裡面的光。「一種能量滿溢的流動感,圍繞在環境當中,」 光在漆黑的夜晚,使他感受到環境中生機充滿。

 張立曄談起生命中的第一道「光」、第一顆〈黃金樹〉,對那超過20年的記憶依舊清晰。在談到〈黃金樹〉之前,必須先提及藝術家創作黃金樹的概念來源。1999年,張立曄與友人在遊覽北京的途中,與大覺寺的千年銀杏樹相遇。望向幾乎佔滿視域的巨大銀杏樹,張立曄感受到自然生命的崇高與巨大。面對1000年的生命,32歲的藝術家顯得渺小,微不足道。

 生命的偉大感動就這樣存於藝術家的記憶之中,等待藝術家於生命匱乏之際的再次召喚。

「2000年的時候我住三峽白雞山,白雞山莊冬天好冷,常下雨、溼氣重,連在芝加哥念博士回國借住的朋友都覺得冷。」張立曄說,「我有一個火爐,但她引起的熱輻射只有一小圈而已。就在屋裡來回踱步的時候,我靈光一閃,乾脆來畫一顆溫暖、燦爛又可以發光的樹吧。」

 大樹公生命樹,大地的祝福與禮物!

每個人都要成為大樹,完成自己,發光發熱!

迎向靈光消逝的時代,讓靈魂歸位,靈光重現!

人間有大美,完成自己,就是大美!

天地有大美,每一隻動物、每一棵植物都帶著神性!

每個人完成自我,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發出自己的靈光,那就是大美!

大自然也是一樣,大樹奮力生長成大樹,它完成了自己,綻放燦爛靈光!大花放大花的光!大魚放大魚的光!大獅放大獅的光!生命成長的每個故事,都是令人驚嘆、極致美麗的!

四季交替、萬物得時、繁衍生長、盡性發光!因萬物有靈,而萬物有光!

大美,而大發光!

張立曄

生於台灣嘉義

東吳大學社會系

【個展】

2019「 植物組構的萬物小宇宙」沃沃美學空間,新竹,台灣

2017「美麗國度-幻境.換境 張立曄,陳威宏雙個展」東門美術館,

台南,台灣

【聯展】

2019「轉譯-2019 黑金段藝術節」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台灣

「聲色現場Note colors」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台灣

「2019AArt上海城市藝博會」上海,中國

2018「第21回JAALA國際交流展」東京都美術館,東京,日本

「2018-熾熱靈魂」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嘉義,台灣

「地方x他方-身土不二」屏東美術館,屏東,台灣

「94狂-241英雄弄頭花」新竹241空間,新竹,台灣

藝點點文創美學http://www.artsdot2.com/

藝點點文創美學FBhttps://www.facebook.com/artdot2/

彰化縣彰化市彰南路六段4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