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365美術館】2025.2/16-3/4精銳藝術家黎幼那《花心》個展@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劉子綺/2025.02.16.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美術系大四學生黎幼那2025.2/16-3/4應邀台中市[ART 365美術館]舉行《花心》個展,2/16辦理開幕茶會,與會貴賓冠蓋雲集:東海大學美術系張惠蘭副教授、東海大學美術系廖敏君教授、東海大學歷史系張運宗教授、東海大學統計系林正祥教授、國立中興大學教研所沈育全教授、白文貴(前南投縣地政處處長)、亞洲研究院范安妮院長、茶道教授張誼如老師、台中市迦美地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呂玉英校長、張秀菊基金會郭碧雲執行長、劉家宏醫師闔家、相信光公司陳國定董事長、大石茶翫石宗仁董事長。

《花心》美術展覽介紹https://art365.tw/fickle-love/

 黎幼那是中荷混血兒,父親黎宗裕是荷蘭人,職業律師,母親白慧娟則是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兼師資培育中心地方教育輔導組長;白慧娟感性表示,黎幼那週遭有許多幫助他的貴人,讓他能夠順利找到自己的理想,黎幼那可以說是在場各位共同「接生」的孩子。

 張惠蘭副教授(東海大學美術系)表示,黎幼那是個很有自我主張和個性的孩子,站在老師的立場,她只是從旁扶持,年輕人未來要走藝術這條路,仍得帶點冒險性,黎幼那就很能勇於嘗試,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於今看到他的作品開出美麗的花朵,也能聽得到花開的聲音,很替他高興,自己亦與有榮焉。黎幼那在學校表現優異,在東海大學美術系第42屆師生美展,甫獲西畫組第三名佳績。

 黎幼那談到自己作畫的過程表示,每一件作品他都是認真的去表現,而且真心的對待,過去美好的回憶及心情感受,都內化成為他作品的養分及能量。黎幼那說,他喜歡結合花跟愛心的圖像,用以表達花的溫柔、美麗與脆弱,同時也喜歡用嘴唇造形表現作品的厚度、曲線與溫度。展覽以「花心」為名,黎幼那強調「我是一個花心的人,我的心,是花做的。脆弱又敏感,需要用無數個花瓣層層包裹著。」

 擔任開幕式主持人的東海美術系高他一屆學姐、也是黎幼那的女友李嬌來幽默補充說明,展覽取名「花心」,說的心是花做的,而非代表世俗的那種花心,黎幼那說他一點都不花心,聽得與會者都會心一笑。

 【ART 365美術館】藝術總監賴慕芬表示,這是一場關於感知、情感與內心世界的對話,邀請大家一起來探索黎幼那「花心」世界。在黎幼那的世界裡,花不是單純的形象,而是一種情感的映射;層層交疊的筆觸,像是感受的流動,斑斕的色彩,則映照生命的韻律。【ART 365美術館】成立一年多來,黎幼那是年紀最輕的展出者,第一次邀請仍在學的大學生辦展,確實是很大的挑戰,但看到他籌備的過程,非常的積極,作品不但有衝撞性,而且很有爆發力,他的畫作時而溫柔,如春風吹拂,時而狂野,如音符撞擊,真的是一位很優秀的新銳藝術家,未來性不可限量。

ART 365美術館https://art365.tw/

台中市西屯區龍門一街299號

客發中心2025農事學堂[蒔田體驗趣&夜宿生態博物館]2/22-2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劉子綺/2025.02.23.屏東.內埔報導】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2025年農事學堂2/22-2/23推出[蒔田體驗趣&夜宿生態博物館]活動,包含農作學識、環境教育、生態觀察、米食體驗、親子露營等一系列的活動課程。【客發中心】蒔田(插秧)活動首次規劃2天1夜的方式辦理,為的就是讓參與者能深度體驗六堆園區所規劃「2025蒔田體驗趣」文化樂趣,讓大家在園區中以最舒適的方式,從中認識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內精彩文化知識。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分享,2天1夜[蒔田體驗趣.夜宿生態博物館]課程活動一推出受到民眾喜愛,活動名額隨即額滿,這也是表示民眾對於六堆園區所推的課程活動極具信任與滿意。本次2天的活動課程多元與豐富,安排有故事姊姊以活潑有趣的方式講禾的故事,以及讓民眾自己動手做製作米食點心,還有大小朋友一起到田裡玩泥巴遊戲,享受與土地最直接的接觸體驗;夜間更安排生態觀察,尋找夜行昆蟲、蛙類、甚至還有神秘客-貓頭鳥(鷹),幸運的話還有機會一探芳蹤。

 【客發中心】江盛來組長表示,六堆園區往年皆種植白米,今年改種植圓糯米(台梗糯三號),就是讓民眾更瞭解客家各項常見傳統米食如:粽子、湯圓、粢粑、鹼粽、甜酒釀、粄食等最主要的米種成分,近年園區將友善種植稻米與屏東觀光酒廠合作共同推出六堆好酒(料理使用),就是與周邊產業單位共同發展的最好呈現。

 屏東觀光酒廠張國棟廠長表示,對於參與本次插秧活動亦是感到感動,六堆園區自2023年開始與屏東觀光酒廠合作,以六堆園區生產的稻米搭配屏東觀光酒廠百年製酒技術,製作出六堆好酒(料理使用)產品,品質極佳深受民眾好評,2025年期待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繼續合作,一同提升六堆產業的能見度而努力。

 受邀參與[蒔田體驗趣]活動的林邊鄉鄭慶堂鄉長表示,自從參與2024年[六堆秋收祭]活動後,對於六堆園區推動客家文化業務的用心與專業表示肯定,其中又以環境教育文化環節更是深有感觸;過往也參與過環境教育工作,鄉內更有環境教育認證場所「屏東縣綠能生態永續教育園區」1處;而今日所參與的蒔田活動則是六堆園區長年推動的[農事學堂]教育一環,這也是六堆園區環境教育工作中極具環教指標項目之一,過程中看到不同面向的環境教育層面,增加未來林邊鄉與六堆園區的交流機會。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蒔田體驗趣活動的重頭戲-蒔田(插秧),連同2天1夜夜宿博物館民眾與蒔田活動當天的民眾合計超過150位大小朋友一同來體驗。傳統蒔田過程亦不馬虎,從祭祀土地伯公到小農說明蒔田注意事項,為的就是讓參與的大小朋友在體驗過程中能獲得文化感受的收穫,而民眾的農事參與也展現出六堆客庄特有的交工(農夫相互協助)文化,並於農忙之後品嚐客家仙草湯圓甜品,藉以滿足自己辛苦勞動的心靈;以上這些蒔田體驗過程中也會從中教導民眾一些簡單的客語詞彙,讓民眾再進一步認識客家。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