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團隊專程南下觀摩成大CK-Bike自行車系統
陳聖璋/台南報導
台灣大學由副總務長徐炳義帶領台大團隊等一行10人,專程南下觀摩成功大學創新推出的校園自有公共自行車系統CK-Bike,實際體驗持成大VIP數位證件在機台感應註冊、挑車取車、校園騎乘,歸還等流程。
陳聖璋/台南報導
台灣大學由副總務長徐炳義帶領台大團隊等一行10人,專程南下觀摩成功大學創新推出的校園自有公共自行車系統CK-Bike,實際體驗持成大VIP數位證件在機台感應註冊、挑車取車、校園騎乘,歸還等流程。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2018.03.11.屏東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為推廣客家文化環境教育,3/11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舉辦「農事學堂-插秧」體驗活動,吸引近三百位民眾報名參與。許多小朋友表示這是第一次真正赤腳感受土地的溫度,彎腰插秧低頭下田,完整體驗農夫的辛勞及傳遞客家族群在土地上勤勞耕作的精神。園區特地於活動當日安排插秧機與人力插秧做對比,讓學員體會插秧農作由人工以至機械作業的時代變遷。同時傳遞人力插秧的環保概念,讓參與活動的親子瞭解使用機器插秧雖然快速,但機器會使用大量的能源而排出二氧化碳,增加環境負擔。採用人工插秧不但節能減碳,減少碳排放,也是對生產環境的友善回應,過程雖然艱辛,卻極富傳統農作文化及環境教育意義。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農事學堂」體驗活動共分成插秧、踔田、除螺、稻草人製作、收割及碾米6個主題,帶領民眾完整體驗稻米從一株秧苗到成為餐桌上一碗飯的過程,全程遵循農業時代客家人的自然農法耕作,順應各節氣轉換,並以無毒的方式進行除草及害蟲防治,維持田園環境的生態永續,同時滋養大地,歡迎大大小小民眾一同參與。
何金樑主任歡迎親子共同報名參與這個深具客家文化及環境教育的農事學堂體驗活動,接著4/1的「踔田」及後續活動,報名方式及活動資訊請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專頁。另外,六堆園區常設展將於3/28盛重開幕呈現新的客家風貌,歡迎大家正來尞。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thc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thcc.hakka.gov.tw/wSite/mp?mp=3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2017.12.20.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吳連賞校長12/20與康軒文教集團校務長楊傳蓮簽署「產學合作策略聯盟」,雙方建立產學夥伴關係互惠互利,為高師大學生開創校外見學及實習機會,共同為國家與產業培育更多具競爭力的優質人才。
高師大為落實學用合一與職涯接軌,在校長吳連賞博士的帶領下,致力於高等教育的創新與轉型,並設定師培生與產業人才(非師培生)的「雙核心」菁英養成教育目標。師資生的專業養成方面,特別規劃「三週實習」與半學期學校現場「教學實習」等制度,讓師培生能適才適性,透過實習機會將理論與實務結合運用於教學現場,提早體驗職場工作,以提升師資生適應力和競爭力;另一方面,藉執行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計畫、數位學伴線上學習與陪伴計畫及偏鄉輔導等,增進學生關懷弱勢與奉獻服務的教育情操。
吳連賞校長表示,為讓高師大學生畢業後能順利進入職場就業,在產業人才(非師培生)的職能養成方面,藉由高師大「學生產業實習課程辦法」、「學生校外產業實習時數證明辦法」等制度的建置,導入三明治教學與課程分流的推動,與相關產業合作,使其即早體驗職場工作,減少未來進入職場摸索時間,培養正確工作態度及提升就業競爭力。本次與「康軒文教集團」簽訂產學合作策略聯盟,有助於產業實習的積極推動,期能藉由「校內實習」與「職場見習」的輪替學習,創造「學生就業力、產業培訓力與學校專業力」提升的「三贏」局面。
康軒文教集團校務長楊傳蓮提及,康軒在教育產業方面已有多所學校及出版業,目前集團除向大陸發展外,同時放眼東南亞,已在泰國設點,未來更歡迎高師大學生到大陸公司學校或東南亞據點參訪見學與實習,相信能達成雙方培育與合作之目標。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2017.12.15.台北報導】
教育部12/15於臺北市花博公園流行館辦理「106年學校績優環境教育人員表揚計畫」頒獎典禮,由教育部朱楠賢主任秘書表揚106年獲選學校績優環境教育人員,肯定獲獎人員致力推動及落實學校環境教育,此活動也希望透過各環境教育人員的成果展現,激盪更多教育創意想法,增進學校環境教育推動互相學習與成長。
環境教育法自100年6月5日施行以來,規定所有學校每年須訂定環境教育計畫,且教職員工生都須進行4小時的環境教育,法規並要求各級學校須有一名環境教育指定人員並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認證。教育部為表揚各級學校內積極推動環境教育的人員,於106年辦理學校績優環境教育人員徵選活動,遴選出致力於學校環境教育的優秀人員,藉計畫成效優良及教學內容創新的案例,提供全國環境教育人員學習與交流,提升學校環境教育推動品質。
朱楠賢主秘表示,此次計畫徵選審查過程嚴謹,審查內容包含環境教育推動事蹟、教學或經營內容創新、對學校或師生的影響程度等,經過專家學者評選審查之後,從眾多優秀的環境教育人員中,遴選出8位卓越獎及26位優等獎。環境教育須靠學校教師及行政單位通力合作,在這次徵選活動可發現,學校環境教育人員運用各項資源以多元的方式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教育推動的趣味性與可行性。
這次獲獎者中,長榮大學洪慶宜教授在校內引導學生如何減少垃圾及汙染的產出,在校外協助各級學校推動環境教育工作;新北市立八里國中王俊凱老師透過國語日報專欄,以活潑的文字,帶領小朋友認識大自然,並學習愛護環境及尊重生命的態度;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廖宏彬校長,結合學校內有機農田推廣食農教育,以健康農耕結合環境教育,並改善校園環境問題,結合設計課程,帶領師生及社區落實環境教育。
教育部也呼籲學校環境教育並非個人工作,需要仰賴全校教職員及學生共同團隊合作,將正確的環境知識態度與素養扎根,進而擴及家庭與社區,喚起國民體認到人與環境的重要依存關係,關心周遭居住環境,藉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106年學校績優環境教育人員獲獎名單:
■卓越獎
大學組行政類:賴美秀(大葉大學)
大學組教學類:洪慶宜(長榮大學)
高中職行政類:曾秀菊(臺中市私立曉明女子高中)
高中職教學類:謝莉芬(臺北市成功高中)
國中組行政類:謝元入(臺南市南化國中)
國中組教學類:張毓禎(嘉義市北興國中退休)
國小組行政類:黃建榮(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
國小組教學類:李宏文(屏東縣高樹鄉新南國小)
◎優等獎
大學組行政類:林永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林雪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大學組教學類:黃富昌(南亞技術學院)
林俊宏(南華大學)
高中職行政類:林漢民(臺中市私立明道高中)
李佩貞(新北市私立聖心女中)
林繹勝(高雄市中山工商)
劉權儀(新北市私立竹林高中)
高中職教學類:吳宗原(臺南市私立慈濟高中)
顏端佑(新北市三重高中)
國中組行政類:許峻獻(新竹縣石光國中)
張至誠(雲林縣私立淵明國中)
謝鳳香(新竹縣東興國中)
林祺文(桃園市內壢國中)
國中組教學類:王俊凱(新北市八里國中)
柯斯媛(桃園市觀音國中)
國小組行政類:劉雲傑(桃園市中壢區中平國小)
廖宏彬(雲林縣潮厝華德福教育實驗國小)
施保成(新北市萬里區萬里國小)
蔡繼文(新北市林口區林口國小)
汪俊良(宜蘭縣冬山鄉大進國小)
國小組教學類:楊志文(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
楊紹政(新北市康橋高中[小學部])
李鑄恒(雲林縣古坑鄉水碓國小)
卓鴻賓(彰化縣二林鎮廣興國小)
林雅芳(嘉義市西區北園國小)
陳昭宏/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原住民知識經濟發展協會主辦,相關政府部門及社會事業單位大力贊助支持與指導舉辦2017「活力·E起舞動」第十五屆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在經過激烈、漫長的二個月評選過程,歌舞劇最終各組脫穎而出的冠軍分別為,國小組:臺東縣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國中組:新北市立丹鳳高級中學(國中部),高中(職)組:國立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大學(專)組:義守大學,歌謠組則是由臺東縣立賓茂國民中學於13組隊伍中脫穎而出,所有得獎學校於昨日晚間在國父紀念館大會堂盛大舉行成果公演,現場聚集了非常多的民眾慕名前來觀賞!
目前台灣有16族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認定,為傳續原住民族文化精神與保有其部落獨特性,中華民國原住民知識經濟發展協會理事長、立法委員廖國棟表示:「活力·E起舞動」全國原住民族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舞劇競賽,於民國92年開始舉辦,至今邁向第15年,從最初的兒童母語歌謠競賽晉升為歌舞劇的模式,但因學校要參加歌舞劇的門檻較高,為了讓更多學校參與,今年再增辦歌謠競賽,有效的增加參與隊數,從原住民小學一路拓展至國中、高中、大學,不僅促進學校師生結合地方資源,發揮集體創作之力量,更於課業之餘,激發原住民學子發揮藝術才能,讓原住民族的文化得以在整體的教育體制中發揚並永續傳承。
協會執行長陳姿伶期盼,透過本活動原住民學童能夠活用所學母語,並深入了解自己部落的文化,讓學童們了解更多不同部落的傳說,相互交流。今年歌舞劇規劃四大內容做為表演主題,分別為「文化」、「歷史」、「神話」、「新創」等,讓專業母語歌舞劇的模式演繹部落神秘傳說,並深化原住民族的文化研究,使各族群的神話故事、傳說、重大歷史事件、族群特色及耆老的口述歷史等得以呈現於舞台,成為最佳的教學題材,更藉此轉化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一項重要的資源。
本次全國最盛大之原住民歌舞劇競賽活動計上千位師生參與,每位學生於舞台上皆賣力演出,而每所學校對於歌舞劇均精心編曲、演練、彩排,並輔以專業燈光音響,以呈現出最優質的原住民表演藝術,將原汁原味一系列的原住民神話、祭祀等故事搬上大舞台。15年來,全台各地許多原住民校園藝文團隊已漸具規模,在各項文藝競賽中成為常勝軍,令人驕傲的是,其知名度與展演實力已獲社會大眾所認定,經常受邀至各大型活動、甚至是世界各地參加展演,將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與歌舞藝術之美宣揚至國際,具體呈現長年推動此項活動的具體實績。
這個活動的辦理不只是競賽,而是一個陪伴孩子們學習自己的傳統文化、協助自我肯定及成長的驅動力,培養原住民族青少年,用心傳承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精華與內涵,更建立其具備國際觀與市場前瞻性,藉此與社會大眾及國際舞台接軌,讓台灣原住民族在教育、文創、觀光與藝術各方面皆能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2017「活力.E起舞動」第十五屆全國原住民族 青少年及兒童母語歌謠暨歌舞劇競賽 總決賽 得獎名單 |
|
獎項 | 得獎單位 |
歌謠組 | |
冠軍 | 臺東縣立賓茂國民中學 |
國小組 | |
冠軍 | 臺東縣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 |
亞軍 | 南投縣仁愛鄉都達國民小學 |
季軍 | 苗栗縣泰安鄉清安國民小學 |
國中組 | |
冠軍 | 新北市立丹鳳高級中學(國中部) |
亞軍 | 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
季軍 | 南投縣立埔里國民中學 |
高中(職)組 | |
冠軍 | 國立臺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
亞軍 | 臺中市青年高級中學 |
季軍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大學(專)組 | |
冠軍 | 義守大學 |
亞軍 | 國立東華大學 |
季軍 | 國立臺東大學 |
王儒哲/台北報導
「好演員需要好劇本,好劇本也要好演員來詮釋」英文名師劉毅老師坦言台灣英文教育缺演員、選錯劇本的問題,進一步更指出「沒有章法」的窘境。他表示,許多英文老師對於教學本有滿腹熱血,但沒有持續學習,重複使用同一套教學方式,教學無相長,老師提不起勁,學生也學不好。
王儒哲/台北報導
由美國北伊利諾大學(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教育學院主辦、苗栗縣國際英語團隊承辦的「菁英英語夏令營」,讓孩子不用出國也能體驗海外遊學。
王儒哲/台北報導
美國綠建築協會執行長親赴台灣授證,全球綠色浪潮吹進校園,繼美國哈佛大學的校舍之後,臺灣德霖科技大學新建餐旅廚藝教學大樓也獲得全球最被廣泛應用、最具永續績效的綠建築系統-LEED (能源與環境先導設計) (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黃金級認證。6月2日上午美國綠建築協會(USCBG)執行長Mr. Mahesh Ramanujam親自飛來台灣頒發認證,也代表台灣校園建築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