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ews 記者蔡振宏 台北報導
又爆黑心假口罩,連鎖通路也遭殃!
民眾權益誰守護?專業藥師教你如何分辨!
隨著近日新冠肺炎境外移入案例增加,國外疫情也不見紓緩,民眾擔心疫情再度爆發,導致近日市場再現口罩搶購潮。但黑心口罩事件層出不窮,近期更有國家口罩隊品牌遭不肖人士盜用,導致通路販售店進貨後發現既然是假貨!這樣的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有什麼方式能夠協助把關,讓民眾能夠安心選購醫用口罩?
圖說:開業藥師沈采穎呼籲,民眾選購口罩最好選擇政府衛生字號認證的醫療用口罩
口罩再現搶購潮如何杜絕買到黑心口罩 專業藥師來解析
資深開業藥師沈采穎表示,防疫指揮中心於新冠疫情爆發初期,便實施口罩實名制度,確保每位國人都能有口罩使用,爾後由於疫情逐漸趨緩,在6月1日時便宣布口罩禁令解除,民眾除了在藥局之外,於各大超商與藥妝通路皆可恢復口罩的購買,當然,為穩定口罩供給數量與價格,口罩實名制度仍持續並行;近期由於疫情逐漸回溫,民眾擔心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的疫情再爆發,最近便開始瘋狂搶購口罩,屯貨以備不時之需。沈采穎藥師說明,根據經濟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每日的口罩產量約有1500萬片,不僅政府全力支援提升國家口罩隊產能,全台各大口罩製造商,如:中衛、3M、摩戴舒、南六、淨欣…等等,配合政府政策提升產量,保障我國人民口罩數量絕對充裕,民眾不必太過擔心,但也切忌勿貪小便宜,結果買到黑心假冒的口罩,得不償失。
圖說: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理事長高孟熙表示,推廣醫藥行銷師認證,在醫藥分級扮演品管監督角色,並協助杜絕黑心醫療產品,讓消費者安心。
黑心口罩事件屢見不鮮 如何降低不肖人士賣假貨?
針對於近期口罩仿冒事件屢見不鮮,台灣九大公協會之一的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高孟熙理事長表示,在醫藥(醫材、藥品)供應鏈當中,從一開頭的原料生產再到藥廠製造,這過程都是經有嚴格法律規範,當醫藥品製作完成後,便進貨至醫院、藥局等通路,提供消費者使用。然而在進貨至醫療院所的這部份,是由各大醫藥廠業務人員擔任醫藥行銷的角色,由於單純只有業務人員帶著名片與產品資料進行推廣,很容易就遭不肖人事假借名義,醫院、藥局人員也無從辨別是真是假,反觀其他歐美國家,推廣醫藥行銷師認證,在政府與公協會推廣下已行之多年,不但在醫藥分級中扮演著醫藥產品品管監督的重要角色,替民眾搭起了安全防護的大傘,杜絕黑心醫療產品,讓消費者買的無慮用得安心。
目前台灣已有將近3,000人取得專業醫藥行銷師認證,並於各大醫藥企業默默替民眾把關服務,有了醫藥行銷師與政府雙重認證把關,更能確保醫藥行銷人員銷售產品的履歷與來源,消費者們也能在選購時口罩時,更加安心選購。
新冠肺炎防疫不懈怠 國人應聰明挑選醫用口罩
沈采穎藥師呼籲,為防疫情再度爆發,平時的預防措施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保持社交距離、公共場所配戴口罩、時常注意手部清潔不亂觸眼口鼻等,樣樣不能少。另外,由於假口罩風波不斷,民眾在選購口罩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購買的口罩,是否由政府衛生字號認證的醫療用口罩,確認口罩包裝上的標示,必須有CNS檢驗標章以及BFE、PFE或VFE的過濾標章,另外也必須確認保存期限、相關使用說明以及購買註明MIT製造的產品,保障口罩品質。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要一起面對的長期抗戰,臺灣疫情防範作業完善屬國際典範,但也不該因此懈怠,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大家同心協力、共體時艱一起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