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宏/高雄報導
鄰近駁二的高案北極殿適逢中元普度與殿內康府王爺壽誕,今年除了舉辦普渡法會外,還特別依照古禮,重現僅存於澎湖當地的「操營」、「格界」與「造橋」法事科儀來酬答神恩。
廟方表示,高案北極殿供奉玄天上帝為主神,由澎湖大案山北極殿分靈來台至今已近六十年,也是全台唯一的分靈,為了此次活動,特別敦聘澎湖當地大案山北極殿法師團暨金鐘鑼鼓隊組團來台獻藝,其中多位法師的年齡都已逾七十歲,可謂是國寶級法師團。
在法師長帶領下,由一群國小學生充任小法(師),依科儀進行操營、結界儀式,祈求闔境平安,透過儀式將守衛鹽埕地方的眾神兵們操兵演練,並以法器斬除邪魔,緊接著走過「平安橋」,使信徒民眾可以藉著通過這座橋,免去各種困難災厄以常保平安,還能讓你事業旺盛、財運亨通順暢、心想事成。
廟方說,台灣幾乎沒有此等儀式,由於澎湖廟宇眾多且每間宮廟均有專屬法師,他們負責訓練8至12歲的小法師,這些小法師在成為法師後又留下為宮廟或村里義務提供服務,形成一種傳承及彼此交流現象,所以這些傳統法事科儀,也得以被傳承保留下來。
所謂的「操營」為操練五營天兵天將的法術,將守衛地方鄰里的眾神兵們操兵演練,以期能保衛地方、安定民心,通常在大型慶典或特殊日子才會展演。
「結界」在澎湖又叫「格界」,比起操兵演練的「操營」來說,更著重在消滅邪魔以保鄰里境內安寧的意義上,需要行陣演練還必須手執刀、淨鞭及刺球等法器以斬邪魔,其中格武界肅殺之氣較重,除了下場作法的小法必須在手臂上插上象徵各營將軍的「官將針」外,32小法還必須將手持的法器,於額頭及後背處劈砍割刺自己身體使之流血,以求用鮮血來淨化境內四方,目前此二儀式在台灣本島已不多見。
而「造橋」儀式在澎湖又叫做「造橋過限」,在台灣本島則多稱為「過平安橋」、「過七星橋」等,是一項普遍存在於民間的習俗。
其儀式的用意乃在於建造一座「平安橋」,使民眾可以藉著通過這座橋,免去各種困難災厄,以常保平安。
儀式內容包含種棉、收棉、織布、買布、造橋、過關限、答嘴鼓,過程約4個小時,小法師們會化作觀世音菩薩、娘媽以及四個仙姑,民眾可以帶著全家人的貼身外衣,在旁邊等待、觀看,等到法師長請宮廟諸神通過橋後,隨即告知大家準備過橋,民眾便依序通過橋頭、橋尾,通過橋尾後,小法持神印按押在民眾的衣領處,也會給予一張平安符,象徵著通過十二大關限,男人過橋賺大錢,女人過橋生男孩,老人過橋長命百歲,小孩過橋好教養。
廟方表示希望透過儀式動作、器物與誦唸吟唱語言,增加民眾對宮廟文化核心理念與情感理解,並傳達歷史信仰與文化傳統,以期提供宮廟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養份,且現行高雄地區有不少澎湖縣民移居至此,也期望此次活動,能喚起凝聚意識也建立新的連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