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聖璋/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85週年校慶(11日)於「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SATU)」,與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孟買印度理工學院、印尼萬隆理工學院、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共同簽署「國際壯遊計畫-聯合碩士學位學程」合作備忘錄,提供學子在台灣、東南亞、南亞三地跨域學習,開拓國際視野與國際移動力,期培育具備創新創業能力、負起社會責任及解決問題的新一代領袖人才。
成功大學耕耘12年、遍及東南亞、南亞地區、會員達一百多所大學的「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SATU)」11日在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一演講室召開。成大校長蘇慧貞、馬來亞大學副校長Yasmin Othman、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副校長HARUN、孟買印度理工學院副校長Subhasis Chaudhuri、印尼萬隆理工學院校長Prof. Kadarsah Suryadi在論壇的大學會員大會見證下,簽署「國際壯遊計畫-聯合碩士學位學程」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台灣、東南亞、南亞大學的第一階段的國際壯遊計畫,未來將持續擴大會員大學的參與。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表示,「國際壯遊計畫-聯合碩士學位學程」第一階段以永續能源相關議題為主題,參與學生不論在那裡學習,最後一個學期會回到「成大.沙崙綠智能生活村」學習創新、創意與實作,並產出研發成果。學程未來將探討其他大東亞地區關切的議題,該學程是結合學術與企業的平台,培養學生創新、關心社會未來發展,並成為承擔社會責任之領袖人才,希望會員大學共襄盛舉。
年輕人壯遊學習是數百年來歐洲傳統,他們憑藉著自己的知識與專業,在不同國家、地區自由移動、生活、學習及交換思想,為個人帶出無限可能,也促進整體區域的發展。「國際壯遊學習計畫-聯合碩士學位學程」也有相同的核心價值,要讓學生透過移動學習並結合創新、創意與實作,成為具有社會責任及解決問題的新一代領袖人才,為人類做出具體的貢獻。
「國際壯遊學習計畫-聯合碩士學位學程」,由五所不同的大學所組成的學程聯盟以及所提供的聯合碩士學程,並於修完學程後頒發碩士學位。學習方式採跨校移動學習,學生除在自己學校學習一個學期,再來兩個學期分別移至其他兩所學程大學夥伴學校學習,最後一個學期規劃回到成大歸仁校區的「成大.沙崙綠智能生活村」
東南亞、南亞地區經濟成長快速,「能源」是重大議題,「國際壯遊學習計畫-聯合碩士學位學程」,初期將先設「能源工程聯合碩士學位學程」,成大、馬來亞大學、孟買印度理工學院、印尼萬隆理工學院、馬來西亞沙巴大學相關科系學生都可以提出申請。為吸引優秀學生東南亞、南亞的學生參加,海外學習期間除了免學雜費及住宿費外,每個月更提供2萬元台幣獎學金,讓學生無後顧之憂。
成大、馬來亞大學、孟買印度理工學院、印尼萬隆理工學院、馬來西亞沙巴大學五校聯合碩士學位學程,係以為SATU論壇為平台,結合SATU論壇會員大學的力量,打開台灣、東南亞、南亞等跨域新管道,構築可長可久的跨域學術合作機制,同時具備個人學習移動、創新與典範實務交流合作、政策革新支援等三大行動方案,以提升東南亞、南亞地區學子移動學習的動能、思想交流,帶動區域發展與成長。
「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成立意旨在提供對話與交流的平台,透過邀請東南亞及南亞優秀大學校長與會,以進行學術交流、增進我國對於東南亞及南亞各國高等教育政策的瞭解與掌握,以達到區域性、跨國界的學術交流合作。2005年,在各方的倡導與推動,「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國際秘書處順利於成功大學設立,積極規劃與推動SATU校長論壇的各項活動,經十多年的耕耘與努力,如今已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大學聯盟。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成員包括台灣、新加坡、菲律賓等9個國家地區,國內外共計140所會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