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News台北報導
響應2020 世界心臟日 心臟專家共同呼籲注重心臟健康
心血管患者染新冠肺炎 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三至五倍
台灣最新「心衰治療指引」帶領醫療向前走 造福全台36萬名心衰患者
圖說:今年度2020世界心臟日的口號為「Use Heart to Beat」.
國民健康署:推動心血管防治計畫 提升國民心臟健康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許多病患為避免前往醫院而自行取消回診,可是對於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擅自停藥將產生致命的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指出,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約3.1%,而罹患新冠肺炎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致死率則為整體死亡率的三至五倍[1]!且為響應2020世界心臟日「Use Heart to Beat」的精神,黃瑞仁執行長特別提醒,即使沒有新冠肺炎疫情,心血管疾病仍長年威脅國民健康,不可大意,若民眾感到身體不適,務必及早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有鑑於心臟疾病為台灣常見疾病之一,國健署自107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透過國民個人健康行為的改變,期望可以提升台灣整體健康狀態,同時降低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威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趙庭興秘書長也分享,為了將國內外最新的治療趨勢帶給臺灣患者,2019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也發布《2019年心臟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期待未來心衰患者可以在完善的治療之下,減少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重症及死亡風險雙高 患者應穩定治療
根據衛福部今年六月公布的資料[2],心臟疾病為台灣108年十大死因第二位,近2萬人死於心臟疾病,而心臟疾病又與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息息相關,許多國人身懷「三高」卻未必規律就醫或用藥,導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臨極高的死亡風險。黃瑞仁執行長憂心指出,自從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二月爆發後,醫院看診人數明顯看到變化,門診人數大約減少15-20%,急診人數更減少30%,雖然疫情趨緩後,看診人數漸漸回升,卻仍比過去減少10%左右。心血管疾病患者若沒有妥善用藥控制,可能會面臨冠狀動脈破裂、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心臟衰竭等情況,威脅生命安全,尤其心臟衰竭五年死亡率高達50%,缺乏治療的情況下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目前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地肆虐中,全球多個研究機構皆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將更容易轉為重症或死亡。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於3月刊登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病患前3名合併症分別為高血壓占31%,心血管疾病占14.5%及糖尿病占10%[3]。《歐洲心臟雜誌》的研究則指出,新冠肺炎中,高達四成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4],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也有二成為心血管疾病患者[5]。黃瑞仁執行長呼籲,心血管疾病患者務必要規律就醫,與醫師持續控制病情,以降低患者面臨傳染性疾病時的重症和死亡風險。
全台預計36萬名心臟衰竭患者受惠 心臟學會引領醫療向前走
趙庭興秘書長說,已開發國家中約有1-2%的成人罹患心臟衰竭,而在70歲以上的人口當中,心臟衰竭的比例則會提高至10%[6]。台灣360萬的老年人口中[7],預計有高達36萬位心臟衰竭患者,而且隨台灣的老年人口持續增加,心臟衰竭對於台灣國民健康的威脅也隨之遞增。根據衛福部《2017年群體衛生福利品質指標報告》,充血性心臟衰竭是高盛行率及高復發率的疾病,2015年台灣心臟衰竭住院率大約是每十萬人口161.1,在HCQIP參與國共同評比當中位居第11位,較2010年前進4個名次。趙庭興秘書長指出,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為了提高國人心衰竭之照護品質,掌握最新之實證,發表《2019年心臟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引》,幫助心臟科醫師可以快速掌握最新的診斷與治療標準,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獲得的治療照護品質更完善。
國家政策多重計畫守護國民心血管健康
由於2013年美國心臟協會AHA公布的治療指引強調,心臟衰竭治療應以患者為中心的照護,透過患者主動積極地參與自己的治療過程,患者將有更高機會接受照護內容、進行自我管理並遵從醫囑。國家健康政策決策者也參考國內外專家意見,106年健保署擴大實施《全民健康保險急性後期整合性照護計畫》,而國健署則自107年起開始推動《國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第一期計畫》,更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攜手合作推出《心臟衰竭患者自我照護手冊》,期望能減少心臟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為台灣國民創造健康的未來。
病友故事 : 6旬大學教授心臟衰竭被迫退休!穩定治療後重回校園延續志業
一位年約六旬的心衰患者,原任職於國立頂尖大學的教授,為教學奉獻了一生。前年卻因為急性心臟衰竭住院,醫師檢查他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僅有30%,僅有正常人的一半水準,因此他的身體循環極差,學校評估他的身體狀況後,希望教授可以提早退休,但教授捨不得放棄一生志業,努力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控制,不到兩年時間,他的左心室射出分率已回到60%-70%的水準,順利重回校園、延續志業。黃瑞仁執行長表示,心臟衰竭常見症狀為累、喘、腫,目前已有許多治療選擇,建議患者應規律回診並穩定用藥,尤其現在已有整合性醫護團隊提供心臟衰竭照護,許多患者獲得機會重拾人生。
[1]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20,41:網路預發表.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20.02.003
[2] 衛福部(2020),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3] JAMA Cardiol. 2020;5(7):831-840. doi:10.1001/jamacardio.2020.1286
[4]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1798–1800 doi:10.1093/eurheartj/ehaa231
[5]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0) 41, 2070–2079 doi:10.1093/eurheartj/ehaa408
[6] 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33, Issue 14, July 2012, Pages 1787–1847
[7] 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