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聖璋/台南報導
聯發科技與國立成功大學15日共同宣布成立「城市聯網防疫計算聯合實驗室」,與台南市政府攜手利用創新科技打造智慧城市科技防疫計畫。第一階段將推出全台首創結合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科技的「智慧捕蚊燈」,打擊登革熱、做好防疫工作,守護全民健康。臺南市市長賴清德、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聯發科技副董事長暨總經理謝清江前、行政院科技會報執行秘書郭耀煌及台南市衛生局長林聖哲等,共同主持並啟動智慧捕蚊燈科技防疫計畫。
聯發科技與成功大學的科技防疫計畫以臺南市為起點,為市府團隊現有的登革熱防疫機制再添助力。此科技防疫合作將於明年春季實施第一階段計畫,在臺南地區以里級為單位,部署200個以上的智慧捕蚊燈裝置,全面迎戰登革熱流行季節。
賴清德表示,2015年成功大學與台南市政府的合作開啟了登革熱防疫官學合作的先驅,很高興這次加入來自產業界的研發能力。相信聯發科技與成功大學合作的科技防疫計畫,將為台南市的登革熱防疫工作增添助力,讓台南朝向智慧城市的目標更進一步。
蘇慧貞指出,聯發科獨具慧眼,重視重要的社會議題,使得防疫能有許多不同的面向投入。而從大學的角度我們歡迎這樣的伙伴,從城市的角度我們更感謝聯發科將台南當成一個起點,大家共同努力將研發的科技捕蚊燈產品帶向世界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展現台灣另一種力量、另一種可能。
謝清江強調,傳染病進入快速跨國傳播時代,與成功大學合作的科技防疫計畫期望透過創新科技提升對傳染病疫情的掌握,目標是先在台南地區建立成功典範,未來逐漸推廣至其他縣市,最終擴及其它東南亞國家,甚至邁向國際,只有重視全球防疫人才培育,未來才有健康的全球社會。
打造智慧城市科技防疫計畫,借重成功大學資訊工程系暨醫學資訊研究所莊坤達助理教授和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系柯乃熒教授在資訊科技、公共衛生及醫療領域的專長,組成跨領域科學防疫的頂尖團隊。利用聯發科技LinkIt 物聯網開發平台及晶片讓傳統捕蚊燈變智慧化,在捕蚊的過程中,蒐集病媒蚊資料。智慧捕蚊燈將大數據即時傳送至雲端後,成功大學專精的人工智慧系統接手進一步分析,尋找隱性的病媒蚊孳生源點,精準地劃定出高風險區域,將防治模式轉換為即時性高、小範圍的重點打擊模式,對可能發生的疫情進行熱點預警,進而幫助市府防疫人員進行防治評估及規劃。
智慧城市科技防疫計畫是產、官、學三方首度聯手展開傳染病防疫努力的起點,從登革熱疫情處理經驗最為豐富的臺南作為第一站,初期將專注在臺南地區的防疫計畫落實,進一步修正且優化整體系統,改善登革熱防疫工作,並希望在不久的未來逐步拓展至台灣其他縣市。
在防疫規模上,聯合實驗室未來計畫從登革熱及茲卡病毒等蚊媒傳染病的防治經驗出發,運用更多創新的ICT技術,如物聯網、人工智慧對談機器人、影像辨識及大數據分析等科技,延伸至其他的傳染病防治及醫療端的就診協助等需求面,進一步實現智慧健康相關應用。未來透過智慧城市的物聯網建置,能即時預警民眾傳染病流行區域;運用人工智慧科技,進入傳染病流行區域時,提醒民眾採取適當的防疫措施。透過智慧雲端服務,主動告知症狀、提供就醫訊息,並在就醫之後透過智慧機器人回應追蹤危險症狀,同時提醒需立即回診就醫的警訊。
成功大學-聯發科技城市聯網防疫計算聯合實驗室
城市聯網防疫計算聯合實驗室,除聯發科技投入物聯網設備設計人材及資源外,成功大學方面整合了跨領域研究學術團隊,包含電資學院,醫學院以及理學院,投入人工智慧,公衛防治,醫療臨床,數理模型分析等專業學研能量。以跨學科整合的前瞻思維,協助民眾透過社群網路互動,深化共同防護居家環境的信念;輔助政府公共衛生政策相關規劃;以創新技術實現智慧醫療等目標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