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113學年度EMBA&EMLBA招生 2023.11/27高雄說明會@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27.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113學年度高階經營管理(EMBA)、高階法律管理(EMLBA)碩士在職專班2023.11/1-12/22招生報名,[EMBA中心]翁銘章主任11/27舉辦高雄場招生說明會;【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率領學校一級主管參與,分享【高大EMBA中心】一貫秉持培育領袖的宗旨,勉勵學員們除了在專業領域追求卓越外,更應該要懷抱善良、熱心公益的態度,發揮所學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善盡社會責任。陳月端校長對即將展開的新學期表達殷切的祝福,期待學員們在這個平台收穫豐碩,[高大EMBA中心]將繼續以卓越的教學品質,引領學員開拓未來,為台灣的管理精英培養薪火相傳的領袖人才。

 高雄大學[EMBA中心]翁銘章主任介紹精心設計的EMBA課程,新增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及碳經濟等前瞻課程,讓學員能夠深入了解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高雄大學】是南台灣唯一擁有完整法學院體系,[高階法律班]強化法學實務教學內容,提供學員更深入的法律知識,讓法學專業與管理技能相得益彰,為學員提供全方位的專業素養。

 【高雄大學】校友總會李宗銘會長、法律班傑出校友楊淑玟分享EMBA學習經驗及成功案例,為說明會提供寶貴的建議,並激勵學習的熱情,展現了EMBA中心大家庭的凝聚力,而這也是透過就讀EMBA建立人際關係、拓展人脈非常重要的一環。

 李亭林執行長表示,[高大EMBA中心]12/1在金門金湖飯店2樓多功能廳辦理金門招說會、12/9在台東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2樓會議室辦理台東招說會,【高雄大學】EMBA高雄、金門、台東管理班及EMLBA法律與管理專班皆已熱烈報名中,[高大EMBA中心]以優越的師資陣容、全球化視野、終身免費學習的特色,提供一個成就未來領袖的卓越平台。期待更多優秀的菁英加入我們,攜手共創輝煌。

113學年度高階經營管理碩士(EMBA)在職專班簡章(高雄班、金門班)

113學年度高階法律暨管理碩士(EMLBA)在職專班簡章

113學年度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IEMBA)在職專班簡章(台東適用)

高雄大學-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https://emba.nuk.edu.tw/
國立高雄大學https://www.nuk.edu.tw/

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07)591-9000

新化高工管樂團112年臺南市學生音樂比賽2023.11/23高中職組[打擊樂合奏]特優@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23.台南.新化報導】

 【國立新化高工】管樂團由葉翰庭老師帶領11/23參加[112學年臺南市學生音樂比賽]榮獲高中職組[打擊樂合奏]特優,將代表台南市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

 【新化高工】林聰明校長表示,[新工管樂團]成員來自台南各國中管樂團,也有上高中才由樂隊老師手把手教學開始學習的素人學生,雖然該校不是傳統的音樂名校,但是學生非常有學習的熱誠,平時除了本科建築、水電科的專業科目之外,都是利用課餘晚上的時間及假日時間到校練習,加上管樂團葉翰庭老師的指導,家長會、導師及全校的配合及支持,這次才能在臺南高中諸多音樂名校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的榮譽,並代表臺南市參加2024三月的全國中學音樂賽,實屬難能可貴,也成為學生難得的學習歷程經驗。

 【新化高工】林聰明校長提及,「全人教育、適性發展、多元學習、發掘每位孩子的潛能」,一直是【新化高工】教育體系的理念,相信孩子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天賦才能,不僅在專業術科上發揮優異表現,完善多元的升學輔導環境,讓學生都能奔向自己的夢想前進,成為世界的光,地上的鹽。感謝指導老師對學生的指導以及行政單位協助,才有機會成為推動學生前進的風與電。

新化高工http://www.hhvs.tn.edu.tw/

台南市新化區信義路54號(06)590-3994

新化高工112年高級中等學校工業類技藝競賽4金手7優勝@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25.台南.新化報導】

 【國立新化高工】參加2023.11/21-25於國立嘉義高工舉行「112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工業類技藝競賽」,與132所學校29個職類1000名選手互相觀摩競技,【新化高工】17位參賽選手獲得4金手7優勝佳績;【新化高工】林聰明校長感謝大亞電線電纜公司連續6年提供該校電機科學生線材練習,讓選手在訓練期間可以增加練習機會,才能在比賽獲得優秀成績;巨將隆工程(股)公司贊助該校每年10萬元,供學生參加各項競賽及技術士技能檢定使用,讓清寒學生無後顧之憂。

■112年工科技藝競賽【國立新化高工】榮獲4金手7優勝

(1)機電整合:簡銓德-金手獎第3名,指導老師:陳科州

(2)機電整合:黃昱誌-金手獎第3名,指導老師:吳俊成

(3)鉗工:蔡杰恩-金手獎第6名,指導老師:鄭亦翔

(4)車床:李妮臻-金手獎第8名,指導老師:劉與濠

(5)化驗:賴家騰-優勝第12名,指導老師:蔡明政

(6)室內配線:江翊誠-優勝第12名,指導老師:洪嘉鴻

(7)模具:葉博翔-優勝第13名,指導老師:沈鈺玲

(8)數位電子:沈俊鴻-優勝第14名,指導老師:吳炫德

(9)室內配線:許恩嘉-優勝第14名,指導老師:洪嘉鴻

(10)電腦輔助機械製圖:張旭杰-優勝第15名,指導老師:蘇修平

(11)工業電子:鄭庭佑-優勝第18名,指導老師:鄭正義

 【新化高工】機械科獲得[車床職種-金手獎]李妮臻同學從高一開始利用課餘時間跟著老師和學長練習,高二時更獲得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區賽銅牌成績,只可惜在全國賽擇優賽中無法晉級,結束全國賽後又因為交通費與餐費開銷,晚間努力練習而時常太晚回家,家人擔心夜歸會危險,所以無法諒解技能練習的型態,中斷練習一個月,在李妮臻不斷的與家人溝通後,最終獲得家人支持,開始高三的工科賽訓練。李妮臻在班上不僅是唯一女生,學業成績上也是班上的前三名。工科賽訓練期間不只是平日整天練習,假日也都主動爭取到校練習,感謝導師劉與濠老師的教導和鼓勵,機械科黃聖文老師指導比賽技巧,不間斷給予信心,培養堅強的心理素質,在這次比賽時終於展現努力練習的成果。

 【新化高工】機械科獲得[鉗工職類-金手獎]蔡杰恩同學在暑假期間每天到校練習,在酷熱的夏天悶熱工場內,揮汗鋸切與銼削,刻苦耐勞紮實練習的身影令人敬佩,蔡杰恩同學與模具職類優勝的葉博翔同學,都經歷兩年的選手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難題與加工的錯誤打擊信心,但兩位同學皆保持初衷努力堅持下去,一有問題立刻就詢問老師、學長,甚至在最後階段由機械科協助指導老師及選手協調前往其他學校進行交流與競賽,透過不斷精進與練習,在比賽中獲得佳績,光耀新工機械科的招牌。

 【新化高工】林聰明校長表示,參賽學生從培訓開始就一直保持強烈企圖心與進取的學習態度,在訓練期間更利用晚上及假日留校加強訓練,終於在比賽中獲得佳績,[機電整合職種]榮獲金手第3名更是難能可貴;機械科(3位)、電子科(2位)、製圖科(1位)、化工科(1位)參與競賽皆獲獎,獲獎率100%,亦創下歷年最佳紀錄。

新化高工http://www.hhvs.tn.edu.tw/

台南市新化區信義路54號(06)590-3994

高雄大學打造[亞灣新創園]二週年2023.11/20亞灣號新創嘉年華@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20.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配合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企署)打造南臺灣最大國際新創基地[亞灣新創園]已屆二週年,11/20以「亞灣號新創嘉年華」為主題舉辦週年慶活動,展現新創活力;【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李亭林教授(亞灣新創園計畫共同主持人)表示,[亞灣新創園]自110年12月開幕,聚焦5G、AIoT、數位內容、智慧港灣等領域,積極打造具磁吸力的南臺灣創新聚落,並攜手AWS、台灣微軟及新加坡ACE、日本KicSpeace、印尼Prima等國際創業資源,協助新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園區迄今已累計輔導逾452家次新創進駐,整體促成投資與衍生商機逾17億元,成果斐然。

 【高雄大學】李亭林教授提及,「2023亞灣號新創嘉年華」除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謝戎峰主秘、高雄市政府經發局高鎮遠副局長、【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出席外,並邀集輝達(NVIDIA)、微軟、大同世界科技等大廠及新創團隊共襄盛舉,現場安排各式展演活動及逾20家新創攤位展示,並由獲頒日本2023 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的設計師李潘龍將此獎獻予中企署,參與貴賓共同見證亞灣新創園的創新能量與培育成果。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中企署)】謝戎峰主秘說明,「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於2023年9/26改制,將新創納入署名,並推動新創國際化等重要工作,【中企署】委託【高雄大學】李亭林教授協助打造[亞灣新創園]國際聚落,執行「臺星新創交流計畫」,積極促成台灣、新加坡雙邊新創交流及媒合商機,未來將持續透過跨國落地方案,帶動台灣新創企業與國際夥伴的合作,加速拓展國際市場。

 【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提及,規模化、國際化已成為競逐市場的重要關鍵,台灣在近年國際創業環境評比上持續進步,[亞灣新創園]深耕大南方新創生態系已漸成形,未來將積極迎向亞灣2.0,透過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切入發展5G、AIoT、ESG等創新議題,並將持續鏈結企業大廠、國際加速器與創投等夥伴資源,期待未來有更多新創團隊、企業大廠加入共創,並與政府攜手合作,以「規模化」、「國際化」策略激發創新動能,讓新創從南方出發,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國立高雄大學https://www.nuk.edu.tw/

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07)591-9000

客委會客發中心「2023六堆秋收祭-食福宴」11/18六堆客家文化園區@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18.屏東.內埔報導】

 客委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六堆秋收祭系列「食福宴」11/18晚間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席開百桌,客委會劉育玲顧問、鍾屏蘭委員、徐彩雲委員、范姜淑雲委員、【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高市府客委會鍾炳光主秘、屏縣府客務處李明宗處長與六堆12鄉區代表、策盟單位,共計120桌來自各地的民眾一起食福慶秋收。上桌主菜是運用客家傳統料理手藝與匯聚六堆各鄉區當季物產的美味料理「六堆盆菜鍋」,無論口感、色、香、味、型均完美呈現,還有「饗宴慶團圓拼盤」、「鹹豬肉米糕拼客家肉餅」、「老菜脯雞肉鍋」、「鼓汁油淋鮮鱸魚」、「金銀油蔥粉絲煲白蝦」、「創意甜湯」、「季節水果」等多道特色料理,期望大家共下「食福」,新的一年,事事順利。

 【客發中心】「六堆秋收祭」2023年邁入第8年,11/4開幕活動從日到夜不間斷,單日就創下入園人數1萬5千多人的高人氣,從11/4到11/18已超過4萬5千多人次參與系列活動。「六堆秋收祭」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連結六堆十二鄉區,共同展現六堆客庄從祈福到還福慶豐收,及對天地的感恩與崇敬,而今整個大環境雖已改變,但在客家庄不變的是「祈福、還福」的傳統,依舊在年頭、年尾的日子裡,舉辦謝天感恩儀式,以及還福祭儀後「食福」的習俗。「食福」有期望能分一點「伯公」的福氣,據說吃得越多、「福」就愈多,這樣才能把滿滿的「福」帶回家,意味著滿福臨門。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秋收食福宴」推出不到1周的時間就高達百桌,感謝來自各地1200位民眾熱烈參與,有遠從台北、新北、竹北、桃園、苗栗…等地的朋友一同來六堆園區食福。[食福宴]邀請到六堆美濃區第三代主廚,擁有23年資歷的劉春樹總鋪師,以六堆在地豐富當季物產料理出美味菜餚,如「饗宴慶團圓拼盤」結合客家與原住民元素來創作的料理,「老菜脯雞肉鍋」老菜脯被客家人視為珍寶,素有客家人蔘的美譽,可以拿來燉湯、煲粥,非常適合常熬夜、身心疲憊的人食用。「食福宴」安排多元族群表演-傳龍武學/客家武術、原住民-排灣貝拉古謠傳唱、客家新生代-青鳥合唱團、新住民-妮藍泰國文化藝術團,及今年剛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山狗大後生樂團壓軸演出,希望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客家饗宴,及感受六堆客庄秋收的喜悅與熱情。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提及,「2023六堆秋收祭-六堆靚靚秋收蓋鬧」系列活動到11/26,期間還有「行讀六堆」遊程,帶大家體驗客家美食DIY遊程、「田邊採菜活動」、「老屋磅米呈」、「生態觀察與故事屋」、「六堆細人仔滑步車歡樂營」、「送12鄉區伯公回鑾」等活動,以及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的「臺灣意象展」;六堆12鄉區及高屏地區從2023年11月到2024年兒童節期間,陸續推出許多精彩活動,如:原發中心「南島國際三聯展活動」、屏東縣客家事務處「巧克力與米食節」、六龜的觀光藝文季、萬巒的伙房藝術村與萬巒節、佳冬新丁祭、美濃秋冬樂活嘉年華暨花海彩繪大地,及2024年兒童節連假即將推出全新劇作「獵人與黃爵(黃鸝鳥)」黑光人偶劇,該劇主題曲是由剛獲得第34屆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獎」之山狗大樂團的劉道文老師創作與演唱,歡迎大家來六堆地區感受南部客庄特別的風俗民情。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客委會客發中心六堆園區榮獲環境部[112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域]評鑑優異@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18.屏東.內埔報導】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112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11/18代表領獎,歡喜的感謝同仁努力並受到認可,期望更多來六堆的好友了解客家文化與環境永續實作之間的關聯。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表示,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自103年起辦理環境教育體驗活動,至今已有10套認證課程,園區也辦理許多特色文化活動,像是秋收祭、特色露營及火焰蟲復育觀察等,都是透過客家文化來宣導環境共好的重要,是國內少數透過文化傳承推廣環境教育的單位,每年許多機關團體特別到六堆園區體驗環境教育課程。六堆園區於109年榮獲第七屆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今年獲得評鑑優異單位,這是我們對自我的要求,也希望我們團隊結合更多力量及新知不斷向前進步;感謝一路陪伴我們環境教育一同成長的志工及夥伴單位,六堆園區將秉持以六堆生態博物館永續發展的概念,持續推動客家環境文化教育。

 【客發中心】何金樑主任提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112年度將環境教育效果擴大,不僅辦理課程,於各活動中皆融入環境教育意涵,透過文化體驗傳遞環境教育意涵,讓環境教育不設限於課程上,不斷找尋各界可以合作的夥伴,讓客家文化、環境教育推廣效果相互加乘。六堆園區每年辦理火焰蟲親子共學體驗、秋收祭、博物館日、客語夏令營、野餐日等一系列精彩的文化體驗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關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可以即時獲得更多及最新資訊。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https://thcdc.hakka.gov.tw/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https://thcdc.hakka.gov.tw/8268/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FB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屏東縣內埔鄉建興村信義路588號(08)723-0100

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2023.11/8-12率EMBA師生赴日產學交流@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14.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陳月端校長、【高大EMBA中心】翁銘章主任2023.11/8-12率EMBA師生前往日本大阪&京都參訪松下資料館、CGLL中西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島津製作所、京阪奈科學城、ATR國際先進電信研究所、KRI公益財團法人關西文化學術研究都市推進機構、QST國家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等知名機構,讓學員們更加深入了解日本各領域的技術與發展。

 陳月端校長表示,【高雄大學】EMBA師生們參訪走讀[松下資料館]公司創辦人「松下幸之助」的經營理念及企業創新歷史與技術發展趨勢,[CGLL中西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創新生活科技領域的最新趨勢與發展方向,[島津製作所]精密科學儀器的創新與應用,[京阪奈科學城]科技研發環境與生態系統,[ATR國際先進電信研究所]、[KRI公益財團法人關西文化學術研究都市推進機構]、[QST國家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院]當代科技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未來發展趨勢。

 【高大EMBA中心】翁銘章主任提及,參訪行程讓EMBA師生們透過與日本關西地區的企業和機構進行深入的座談與互動,除深入了解日本當地的企業文化和發展趨勢外,更體驗國際產業的獨特魅力與創新,希望藉由這次寶貴的交流機會,能夠充分吸收和學習,並將所得知識和經驗帶回國,為臺灣產業發展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啟發。【高大EMBA中心】將持續提供更多類似的國際學習機會,致力於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管理人才,為國家產業發展注入更多的創新與活力。

高雄大學-高階管理人才培育中心https://emba.nuk.edu.tw/

國立高雄大學https://www.nuk.edu.tw/

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07)591-9000

科工館6樓三方館2023.11/11-2024.8/25[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11.高雄報導】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羅有關傳播科技藏品約有5萬件,是國內難得在聲音、印刷、影視、電信四大類別都有典藏物件的博物館,2023.11/11-2024.8/256樓三方館推出「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與收藏家林本博、Sony Taiwan、公視台語台、義守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中華電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媒體中心合作,展出逾百件、橫跨超過1世紀的傳播科技文物,透過跨時代新舊文物的展示,使各年齡層、不同世代的觀眾都能在特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共鳴與感動。

 【科工館】李秀鳳館長表示,「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除融入場景的實體展之外,另設計「線上劇場版」,以人物對話、實境解謎的手法,讓觀眾參與一對戀人穿越時空的愛情故事。除尋找謎題線索之外,觀眾加入遊戲就像是真的和故事裡的角色對話一樣,還有結局彩蛋等著你發現這對戀人的愛情秘密;展場版與劇場版兩個版本讓觀眾時而在真實展場,時而在架空的劇場故事中穿梭,不論是哪一種版本,觀眾都可以在故事中找到適合傳遞訊息的媒介,建構關係,傳達情感、思想,重新描繪每個人心中「愛」的輪廓。

 傳播學者施拉姆(Schramm, 1981)有個著名的「最後7分鐘」觀點:如果把人類的傳播史看作一天,那麼,重大的傳播科技發展都是在這一天的最後7分鐘才密集且快速產生的。人們總是眩惑於科技的神奇,卻經常忘記歷史的悠遠,為此,科工館策展團隊特別揀取傳唱3000多年的《詩經》詞句,作為各展區的標題,從「在水一方」的追尋直至「與子偕老」的信任,隱喻人與人之間關係情感的發展脈絡,並特別邀請藝術家打造「時間的長河」大型裝置藝術品,是科學工藝融合文學藝術的嶄新體驗。

 「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合作單位眾多,展出物件豐富多元,包含臺灣第一台活字版印刷機、世界最小的口袋型留聲機、全球第一代Sony Walkman®隨身聽、超過兩尺高的電影放映機、蘋果第一台暢銷個人電腦Apple II等。博物館館藏給人的感覺多是老舊的刻板印象,為能吸引年輕觀眾的目光,別出心裁營造衝突感,展場空間的視覺風格以明亮穿透、繽紛多彩為取向,輔以好拍好玩的鏡面打卡牆、書牆、拍貼機等,讓新舊文物適當融合呈現,親子、年輕族群、甚或古物愛好者皆不容錯過。

 「人造關係-開箱:傳播科技特展」特別邀請一日廳長來導覽,活動時間:

11/18-孫介珩(導演)11:00-11:30、13:30-14:00

11/25-jjjason (攝影工作者與KOL)11:00-11:30、13:30-14:00

12/2-沒有營養的生活智慧王(生活日常/實驗/網紅)11:00-11:30、13:30-14:00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https://www.nstm.gov.tw/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FBhttps://www.facebook.com/ilovenstm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07)380-0089

台北凱達六週年2023.11/11-12/30餐飲滿6千送6百 [歡樂耶誕城]平日住房2888元起@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來曉婷/2023.11.09.台北報導】

 台北【凱達大飯店】2023.11/24滿六週年,11/11至12/30推出用餐優惠,館內各餐廳享「滿6千送6百」,滿千再送抽獎券1張,加碼抽六大國內旅遊行程;住宿推出「歡樂耶誕城」住房專案,雙人房平日2888元起,家庭4人房平日4888元起,專案每房贈送派對零食組與夾子園體驗券2張。

 【凱撒飯店連鎖】皮金營執行長表示,感謝大家陪伴我們走過6年,在疫後旅遊需求帶動下,今年【台北凱達】住房業績達標並創新高,住房率超過9成,平均房價也上漲300元左右,但我們有750間客房,如此龐大的量體,要如何堅守品質且讓服務到位,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而成本不斷提升的餐飲更是面對著低毛利、高人力的衝擊,可以預見2024年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我們將會始終堅持信念用熱忱接待每位顧客,突破重重的關卡,努力達成「永續生意」的經營。

凱達大飯店https://www.caesarmetro.com/

凱達大飯店FBhttps://www.facebook.com/CaesarMetroTaipei

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67號(02)2306-6777

高雄大學2023臺星新創交流計畫 李亭林教授率8家企業10/30-11/2新加坡SWITCH展@RUN新聞

【RUN新聞-記者吳富正、張秀蓮/2023.11.03.高雄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配合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之亞灣新創園2023年續與新加坡創育機構Action Community for Entrepreneurship(ACE)合作推動第二年「臺星新創交流計畫」。【高雄大學】李亭林教授(亞灣新創園計畫共同主持人)帶領8家新創企業-台灣碳材(Taiwan Carbon Materials)、振生半導體(JMEM Technology)、懷慕科技(Ness Wellness)、悠由數據應用(Data Yoo Application)、泰科動力(TAC Dynamics)、雄欣科技(iAMBITION)、奇策智能雲端(Crypto-Arsenal)、拉普達(Raputa Inc.)參與10/30-11/2新加坡SWITCH展;團隊表示已與許多在地及國際VC商談募資並討論落地,並與ContiTech、Singapore Polytech、SMT Tech等企業促成商機。

 【高雄大學】李亭林教授表示,「臺星新創交流計畫」推動至今促成商業合作至少13案次,並累計創造約3000萬元商機。由雙方分別推薦潛力新創,運用5G、AI、IoT等核心技術,聚焦「數位轉型、智慧城市、智慧製造與物流、智慧醫療、及綠能科技」主題應用。透過移地培訓與交流、共同業師輔導、深化新南向政策,引領台灣新創開拓東南亞市場。

 【高雄大學】說明,[2023臺星交流計畫]除攜手國發會「Startup Island Taiwan」參展新加坡SWITCH 展年度盛會外,更與策略夥伴ACE進行移地培訓,行程安排台灣新創Demo Pitch,邀請新加坡當地投資人、企業夥伴等聽取我方新創募資簡報,期以達成商機或資金媒合。其次,帶領新創與新加坡在地創育機構和創投Genesis Alternative Ventures、A*STAR – Agency for Science交流;安排跨國企業亞太總部如Microsoft Singapore、LaunchPad參訪;關鍵社群Enterprise Singapore、ACE.SG、NUS Enterprise、BLOCK71等單位交流。目前團隊仍在新加坡培訓,將全面性地接軌東協生態社群。

 【高雄大學】李亭林教授提及,[亞灣新創園]將持續努力深耕東南亞市場商機,讓台灣新創透過海外鏈結國際資源與資金,增加新創品牌曝光機會,未來也將持續與新加坡建立常態性的雙向交流、落地服務,協助雙邊企業在商情和資源媒合上更加暢通,積極展現台灣新創能量。

國立高雄大學https://www.nuk.edu.tw/

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07)591-9000